陋习点评
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聪明,但大部分最终都没能获得意料中的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意志力,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让孩子吃点苦,其实不是为了让孩子吃苦而吃苦,而是一种心理承受力的锻炼,可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和耐挫能力等等。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谁也说不准人生会遇到什么,孩子们如果从小没能品尝什么是苦难,什么是挫折,长大后其心灵必然是脆弱的,难以抵御人生风雨。
所以,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很必要。
教法随想
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但为了培养孩子的意志和毅力,父母要让他们体会生活的艰辛,比如孩子上下学不必开车接送,而是带他们去挤公交车;或者让孩子参加武术、跆拳道等体育锻炼;在暑期可以让孩子做些零工,到乡下、贫困山区等地方体验劳作,在这些艰辛与快乐中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并且获得各方面的成长。
作为国际顶尖的女校,英国私立女校每年学费高达两三万英镑,但教育环境之艰苦让人大跌眼镜。据英国杂志刊载:“木板**只垫着一床薄薄的褥子,冬日的寒气会从老旧的窗户里不断渗透进来。早餐未必能提供好的餐食,仿佛还停留在简·奥斯丁的时代。”英国贵族们为什么花大钱把孩子送到如此艰苦的环境?就是希望孩子们在吃苦中磨炼意志,锻炼能力。
事例解读
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做客的时候,我发现他上六年级的儿子有个非常有趣的举动:过会儿从自己房间跑出来,穿过客厅进到书房,一两分钟以后又从书房急匆匆返回房间。我对他的举动感到十分好奇,终于在他又一次穿越客厅跑到书房的时候,我跟在他后面也进了书房。只见朋友的儿子站在大大的书柜面前,抬头定定地盯着摆在书柜架子上的一排汽车模型,看了一会儿之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回了自己房间。见我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朋友这才向我解释了原因,原来这是他儿子自己新发明的“自我激励法”。
朋友的儿子成绩虽然还不错,但想要考上他理想中的初中,并不是那么有把握。于是,为了激励自己进行最后的拼搏,他儿子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套汽车模型拿出来,交给爸爸妈妈保管,自己则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按照自己定下的学习计划学习,爸爸妈妈就任意处理他的一个汽车模型。相应地,每当达成一个定下的目标,他就能收回一个模型。
朋友表示,他儿子一向贪玩,这一回真是对自己下了狠手,不过这也要得力于妻子的“鼎力相助”。据说上一次,因为一时动摇,他儿子悄悄违反了自己定下的“禁令”,在本该背英语单词的时间跑出去和朋友打游戏了,结果被提前下班回家的妻子撞个正着,妻子二话不说,直接打开书柜拿了一个汽车模型出来,不顾儿子的苦苦哀号,当着他的面直接丢进了垃圾筒里。为那事,儿子足足有三天没和他们说话,但军令状是他自己签下的,心情平复之后,也只能把苦水往自己肚里咽了。现在,他儿子只要学习的心思一动摇,就会跑到书房去盯着那排汽车模型看一会儿。有时候一天能跑几十次,但不得不说,他儿子的成绩确实有了相当明显的进步,只要能保持下去,估计考上理想的学校没有什么问题。
朋友儿子的“自我激励法”让我觉得相当有意思。当我们在做一件非常漫长的事情时,中途往往会产生许多次动摇,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因一时的软弱或懒惰而对外界的**妥协,但每次妥协过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深重的后悔和愧疚。
人的意志力通常是呈波浪形发展的,当意志力达到顶峰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果断地拒绝一切**,向着既定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去。但当意志力下滑到低谷的时候,即便理智不停地告诫我们,我们也可能因为一时的软弱而犯下错误。在这种时候,如果能出现一个助力来帮助我们稳定住自己的内心和意志,那么无疑对我们走向成功是有巨大帮助的。而朋友儿子的“自我激励法”,实际上正是为意志力买下的一重“保险”,在意志力薄弱的危险时期,这个“保险”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助力来作为意志力的一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