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习点评
当孩子的要求大人不能满足的时候,孩子往往会使出杀手锏,各种形式的无理取闹。一些家长心比较软,虽然嘴上对孩子严格要求,但在行为上往往选择迁就孩子,甚至是没有原则地退让。当孩子抓住这个规律之后,就会不停地使用这种方法让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逐渐就养成了无理取闹的习惯。
比如,孩子喜欢吃糖,吃了一块糖之后还要吃。糖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会导致蛀牙,可是,看着孩子大声哭泣,可怜兮兮的样子,家长就又给了孩子一块糖。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认识到坚持原则的重要性。如果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家长不答应,就要坚持下去,不能妥协。当孩子认识到用无理取闹的方法不管用的时候,就不会这么做了,而且以后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也能够自律。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除了一些家长选择妥协之外,还有一些家长选择了压制的方法,如果语言恐吓无效,就会用武力压制。如果孩子对压制不服,逆反心理就会被激发起来。有的家长用哄的方法,短时间内可以奏效,但是多次使用,孩子识破了家长的办法,哄也就无济于事了,甚至孩子还会变本加厉。
教法随想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妥协和压制都不是聪明的做法。妥协就等于纵容孩子,压制则会令孩子的情绪反弹。
心理学家布鲁斯·格莱朗博士曾经说过,频繁对孩子说“不”是最不恰当的拒绝方式,孩子仿佛被父母推到了门外,他们会委屈甚至愤怒。
事例解读
面对孩子的过分要求,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有家长曾经问:“我的孩子5岁了,总喜欢在家里搞破坏怎么办?”
我也有同样的经历,孩子很小的时候,儿子问:“妈妈,我要把音箱拆了,我要看看电视里面有什么……”
孩子对很多事物都感到新鲜,这说明孩子正在探索,用这种方式认识世界。我们所谓的孩子搞破坏,就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
虽然孩子是在探索世界,但是家长不能纵容孩子做过分的事情,也不能说“不”,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效果是非常好的。
儿子4岁的时候,我领着他到朋友家做客,他和朋友的小孩玩得很开心。到该走的时候,儿子还没有玩够,问:“妈妈,你看这个玩具还没有组装好呢,能再待一会儿吗?”
我说:“好的,你在这组装玩具,妈妈自己回去了。”
儿子一听,乖乖地站起来,很不舍地看了一眼地上的玩具,跟我回家了。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教育太有难度了,尤其是当他们要求很多的时候,如果不满足,就会大哭大闹,令人心烦。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聪明的父母不会说“不”,更不会用谎言欺骗孩子,更不会用武力、责骂的方式解决,而是要了解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帮他们建立良好的规则,当出现破坏行为的时候,用他们喜欢的游戏转移注意力是比较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