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两个卖西瓜的青年,坐在树荫下争论。青年阿福说:“只要我的西瓜好,就不愁没人买。”青年阿贵却反驳道:“西瓜好有什么用,没有好的机会,遇不到好的买主,再好的西瓜最终还不是会烂掉!”
这时,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位白胡子老人,笑着对两个青年说:“你们争论的问题很有趣,我建议你俩不妨来比试一下。”随后老人挥了挥手中的拂尘,接着说:“阿福啊,我现在把全天下最好的西瓜都给了你,但是拿走了你的机会;阿贵啊,我现在把你的西瓜都变成了烂瓜,但我会给你很多好机会。就让咱们来看看,你们两个谁能先过上富裕的生活吧。”
话音刚落,老人竟然消失了。这两个青年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遇到的是一位老神仙。两个青年赶紧向老人消失的方向拜了三拜,然后各自卖起了西瓜。
一个上午,阿福那边一个买瓜的客人都没有,阿贵那边呢,经常是人来人往。没过多久,阿贵的西瓜就都卖完了,阿福的西瓜却一个都没卖出去。阿贵得意地边数钱边向阿福炫耀道:“你看,还是机会重要吧,我的瓜再不好,只要有人愿意买就行。”阿贵话音刚落,突然有人领着很多官差来抓他。那人喊道:“就是这个卖西瓜的,我家儿子吃了他的西瓜,一直闹肚子,现在连小命都快没了。大人,快抓住他呀!”
阿贵一听,卷着钱立刻逃跑了。阿福看官差因为天气热已经满头大汗,就赶紧切开一个西瓜,递到官差面前说:“大人先消消火,吃点西瓜吧。”官差一看阿福的西瓜,就馋得直流口水,还叫来其他官差一起吃西瓜。很快,大家就都知道阿福的西瓜好吃了,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买阿福的西瓜。
至于拿着钱逃跑的阿贵,本想用这些钱做点木材生意。可谁知阿贵进的都是烂木头,虽然有很多人愿意与他合作,还有很多人前来购买木材,但最终阿贵还是因为东西不好赔得血本无归,再次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后来有一天,破衣烂衫的阿贵来到一座大宅子前,他觉得从宅子里出来的主人特别眼熟,仔细一看,竟然是阿福!阿贵觉得异常惭愧,终于意识到自己是真的输了,就算他有再好的机会,手里的商品不好,也注定不会成功。这时那位老神仙又出现了,他告诉两个青年:“西瓜就像是我们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过硬的能力,就算是机会来了,你也根本抓不住,搞不好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两个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老神仙见他们已经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挥了挥手中的拂尘,让一切恢复到了从前。
其实很多渴望成功的人,都会像故事里的阿贵那样,认为机会很重要。他们往往觉得自己之所以还没有实现梦想,就是缺少一个伯乐,缺少一份能够收获成功的机会。他们中的很多人等来了机会,但却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错失了机会。
机会在成功道路上所起的并不是绝对的主导作用,相反,机会是可以被主动创造出来的。成功的人身上真正闪烁着光芒的,是不可替代的能力。能力构成了他们人生格局的稳定内核,有了超凡的能力,即便是经历失败、机会缺失,他们依旧可以凭借顽强的毅力执着地冲向成功。这也恰恰应了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有很多有才能的门客。其中有个叫作毛遂的人,在平原君那里待了三年,没有被重视。在这三年里,毛遂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患上拖延症,他一直都在认真读书,仔细关注天下形势,注重提升自身能力。
有一天,秦国大军压境,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搬救兵,于是平原君就打算从自己的门客中挑选出二十个有才能的人和他一起去。可偏偏挑了十九个人之后,平原君觉得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了。这时毛遂抓住机会,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平原君就问毛遂:“你在我这里待了三年,没有得到重用,你会有什么才能呢?”毛遂极其自信地告诉平原君:“这三年就是我储备能力的时间,现在您大可以放心用我,保证不会让您失望!”
毛遂相信自己的能力,表现得非常自信。他的这种自信感染了平原君,平原君便决定带着他一起去楚国。没想到到了楚国后,平原君跟楚王怎么谈也谈不拢,毛遂却凭借自己的手段把楚王给说服了。在毛遂的帮助下,平原君成功地从楚王那里搬来了救兵。毛遂也因为这次才能的展现,深受平原君的器重。
能力的练就,本就是个慢功夫,需要日积月累地练习和提升。作家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准备和收集素材,又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创作,最终写成了这部百万字的文学长篇巨著。整个创作过程充满了艰辛,在这期间,路遥阅读了很多书籍和资料,还到各地区体验生活。他把自己完全融入故事之中,精神层次上的写作变成了每天的日常。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来之不易的创作过程,《平凡的世界》呈现给读者的是一部如同史诗般的壮丽画卷。全书还没有完成,就已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音频的形式和听众见面。《平凡的世界》面世后,曾一度出现众多读者在书店排队购买的热闹景象,路遥也因为这部作品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所有的成功和荣誉,对于在创作中百般磨炼自己的路遥而言,无疑是一个理所当然的机会,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些机会是因为路遥具备了足够的创作能力,把《平凡的世界》写得非常出众后,必然会出现的机会。
所以对于那些每天都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拖延症患者来说,如果再不清醒一点,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强大自我,每天依旧在一种拖拖拉拉、浑浑噩噩的状态下生活,那么即便是真的出现了好机会,恐怕也未必能抓得住。
不要在碌碌无为的时候抱怨自己缺乏机会,要学会审视自己,每天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又用了多少时间在做白日梦。成功学大师卡内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机会,真正缺少的却是已经为机会做好准备的人。”无论我们现在拥有怎样的人生格局,其实都没有理由垂头丧气,依旧应当咬紧牙关、积极进取。早晚有一天你会发现,当你做的事情越多时,收获的经验和教训就越多,这些都是帮助你成功的珍贵养料。不要在意旁人的冷嘲热讽,我们必须要坚定地相信,主动做出改变的人,才是最明智的人,而那些在原地停滞不前、办事拖拖拉拉的人,才真正是愚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