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守承诺,对于大格局的人来说,是一种习惯。信守承诺就是要说到做到,要言出必行,这样的人在他人眼中是可以信赖的。当你收获他人认可的时候,也往往意味着利益或者其他优势的获得。
人心隔肚皮。想要让别人信赖你,哪怕是达到稍微信赖的程度,其实都是很困难的。别人可能会问:“我凭什么相信你?”其实坦率地说,凭的就是你说出的话以及做到的事。
为什么有些人让人觉得不可信?因为心口不一,说到不能做到。这类人往往把话说得很漂亮,口头保证也经常很及时,可就是行动滞后。当真正需要大刀阔斧地干些事情的时候,这人却掉链子了。不过,如果这时他能够坦率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更加积极的行动去挽救,那么大家对他的信任还不至于损耗得太多。怕就怕只会遮掩自己的错误,明知道已经失去大家的信任了,还满嘴跑火车,极尽忽悠之能事,把自己说得好像是个圣人,责任却推卸得一干二净。最终结果就是,这样的人在大家眼里再无信用可言。
现代社会对于信用极其看重。支付宝、京东金融,以及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各大银行都有相应的信用体系。它们通常会以积分的形式,来衡量一个人的信用好坏。信用好,往往意味着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金融和社会福利,信用不好,那么买房、买车甚至到医院就医,可能都会遇到阻碍。
以支付宝为例,蚂蚁花呗、蚂蚁借呗、芝麻信用积分等很多模块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信用体系,信用高的客户可以通过支付宝获得更大额度的资金支持。支付宝平台还将信用与共享挂钩,芝麻信用积分带来的便利就更多了。出行的时候,可以凭借信用使用共享单车。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信用租房改变了以往按季度、按年交付租金的模式,信用好的租客甚至可以逐月缴纳租金。
再看看京东金融,京东金融和京东的购物平台密切相连。信用好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买东西方便、退换货迅速,信用分高的顾客可以先退款再退货。这对于那些平时工作繁忙又热衷于网购的人来说是非常方便的。
曾经有社会学的研究专家预言,未来的20年内,信用体系将大规模占据我们的生活。一个信守承诺的人,除了通过勤勤恳恳的劳动获得收益外,良好的信用情况也会让他在现代社会里如鱼得水。阿里巴巴曾经有一条招聘信息中,就对个人支付宝的芝麻信用有所要求。那么我们或许也可以这样认为,在未来的某一天,想要应聘一家公司,除了投递简历外,还需要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信用情况。反过来看,不信守承诺的人,在未来恐怕会遇到很多阻碍,生存甚至都会成为问题。
信用这个东西,如同我们在银行里的存款,是可以被储存的。除了信用积分这样已经被量化了的信用外,我们在他人心目中形成的信用形象,就更是如此了。
每个人都知道,了解一个人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段里,核心的一点就是信用形象的建立。人是复杂的个体,这个世界上又没有谁具备直接洞悉一切本质的双眼。所以我们只能依靠以往的相处经验,也就是他人留给你的或者你留给他人的印象了。
好印象积累多了,他人就会尝试着去信赖你。可如果这中间掺杂有半点坏印象,他人可能就会怀疑你。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信用形象,其实是非常脆弱的,有时甚至不堪一击,往往是苦心经营很久,好不容易赢得了他人的信赖,但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某件事情,顷刻间就被毁掉了。不过庆幸的是,信用形象主观性非常强,同时还具有时效性,所以在弥补的时候不像信用积分那样相对困难,只要肯做出积极的努力,以极其诚恳的姿态弥补和维护信用,重拾可信赖的形象也是极有可能的。
在前些年的网购平台上,假货风波此起彼伏,淘宝、京东等很多电商平台都相继被查出假货。一时间那些热衷于网购的买家,不再信任网上销售的商品,甚至明明买到的是真货,拿到东西后也会心存怀疑。于是在电商平台的商品评论区,会看到有人专门把网购来的商品和实体店买到的商品发图做对比。虽然很多人都没有绝对的证据,而是在那里胡乱猜疑,但这种猜疑的氛围,明显就是对平台的不信任,也干扰了很多消费者的正常购买行为。
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重拾信赖,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相继开展了打假举措。阿里巴巴的马云甚至专门组织了打假团队,据说这支团队初步由2000多人组成,后期人员数量应该还会上浮,队伍里除了有技术人员外,还加入了刑侦等专业人员。淘宝和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更进一步完善了售卖假货的处罚规定和细则。新闻上曾经报道过,有一个淘宝店主因为售卖假货,被罚了16万元,判了一年半的刑。
如果想让一个人把诚信当作习惯,每天都能够身体力行。除了要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信用加以重视外,还要意识到失信于人的严重后果。这样才能避免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小小的失信不会对人生大格局产生什么影响。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对于信守承诺要保持一种警醒的状态。特别是你很想要违背约定,让自己享受片刻轻松的时候,一定要在内心深处告诉自己,这样做很危险,它极有可能会彻底毁掉你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人生格局。请成为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吧,用心积累信用储备,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信守承诺赋予你的收获,是物质财富所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