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珍惜时间,格局需要时间打磨(1 / 1)

格局决定结局 陈烈仲 1265 字 2个月前

美国前总统杰斐逊说:“珍惜时间的人,连抱怨的空闲都没有。”为什么我们要如此珍惜时间呢?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你也无法预测自己究竟会以哪种方式走向生命的尽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拥有的时间,在有限的生命长河里,把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好。

创作了《罗马的农村》《兰衣女》等著名画作的法国画家柯罗,就是个很珍惜时间的人。据说曾经有位年轻的画家,拿着自己创作出的作品慕名找到柯罗,请柯罗帮忙指正。柯罗仔细看过之后,给了修改意见。这位年轻画家很开心,就对柯罗说:“太感谢了,这些意见很中肯,我明天就开始着手改进。”

谁知柯罗听画家这么说,却生气地皱起了眉头。柯罗大声对年轻画家说:“明天修改太迟了。你现在就不能马上动手吗?把事情放到明天,如果今天晚上你就去世了怎么办?”年轻画家被柯罗这么一说,羞愧得赶紧拿起他的画作,跑回去立即开始修改。

珍惜时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今天能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不然就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总是把事情留给明天,那么明天的事情又该怎么办呢?难道要留给明天的明天吗?正如明代诗人钱福《明日歌》中所唱:“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时间是一种最耽误不得的东西。你耽误了一秒,就会想要耽误一分,耽误了一分,就很可能会耽误一个小时。时间就如同散沙一样,从我们指缝间流走了。最麻烦的是,流逝掉的时间,便再也无法弥补回来。时间没有了,就真得再也没有了,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时间,看似很多,但其实只会越来越少。

许多大格局的人早就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他们更加明白,时间是挤出来的,要学会节省时间。具体来讲,节省时间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选择做那些省时省力的事情。美国心理学家卡曾斯说:“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节省时间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做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节省时间。

思考时,你首先要想的就是什么事情是自己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同时对事务的优先级加以筛选。要知道,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你亲自动手去做的,特别是一些不是很重要、可有可无的事情,能剔除掉的要尽量剔除。这样你才能保证在省时省力的前提下,做到时间利用最大化。

有一家餐厅老板,他每天都非常忙,除了要管理员工,他还要监督食物采购、饭菜质量、餐厅卫生等许多事情。可是有一天,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把这家餐厅的水费单给送错了。老板没仔细看,就直接用支付宝把水费给缴纳了。

交完水费核对地址的时候,老板才发现,原来他给自己隔壁的奶茶店交了水费。他就打电话给自来水公司客服,咨询这件事情的解决方案。客服说到自来水公司请相关领导批准,然后再到财务那里结算就可以了。

老板一看程序这么烦琐,自己又很忙碌,就直接找到了负责他们这个片区的水费抄表员,把相关情况告诉抄表员,抄表员觉得这是自己工作的失误,就直接帮老板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其实最初,他也没想到事情可以这样解决。不过后来,他很庆幸自己多尝试了一条途径,不然还不知道要额外消耗掉多少时间去自来水公司办事呢。想通了的他慢慢地放手了一些不必亲自动手的工作,不但轻松了很多,店里的业绩还更高了。

第二,寻找做事的最优组合方案,提高单位时间利用率。我们都知道,时间其实是能够挤出来的。你觉得自己一天24个小时实在不够用,恨不得有48个小时。如果你善于挤时间,这24小时是完完全全够用的。

这需要我们怎么做呢?很简单,就是把手头的事情优化组合,如果你干一件事情的时候,还可以兼顾到另一件事情,那么就相当于拥有了双倍的时间。这就像是我们用电饭锅焖米饭,在锅子的上面再放一个笼屉,笼屉里可以放些小花卷和馒头。过了一会儿,米饭焖熟了,笼屉上的小花卷和馒头也蒸好了。这样的话,时间和能源都得到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和利用。

有的上班族妈妈,工作很忙碌,但又非常想陪伴孩子。于是当孩子周末去学钢琴、学舞蹈的时候,这些上班族妈妈往往会随身携带着笔记本电脑。孩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学习,妈妈便在教室外面处理工作,而不是无所事事地闲聊。

至于那些学习型人才,他们更是会利用好空闲的分分秒秒去吸收知识和信息。你可能会发现,某公司高管,他会一边健身一边戴着耳机,耳机里播放的是国外知名学府的管理学公开课音频。还有某位总裁,他的豪华跑车里除了播放新闻类的广播节目外,还会播放许多心理学、金融学、国际关系学的书籍音频。

大多数时候,我们实在不应该抱怨自己没时间。其实只要把时间安排好,让手头事务能够优化配置,时间应该是充足的。这其中,做事效率相当关键。我们需要养成在单位时间内做最多有用功的好习惯,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第三,制定弹性工作计划。任何时间管理的核心都是要制定计划,不过这个计划究竟好不好,主要还在于它是否具有弹性,是否可以随时调节。也就是说,我们制定的工作计划,应当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具体地说,首先,你要把需要处理的事务和目标都列出来。针对相应的事务以及自己的能力,给出初步的完成时间。然后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注意评估你的完成情况,看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如果不能完成,要找到相应的原因,看看是受客观条件影响,还是你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如果是客观的问题,那么要想想它能否做些更改,如果是主观的问题,那么就要从自身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当然,所有这些后面步骤,都要进一步附上初步预估的完成时间。

除了对具体事务做计划外,我们还要对自己的整个人生格局做长远的规划。这样从宏观上,你对事情的总体进展会有所把握,那么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也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了。

我们常听新闻上说,国家有五年、十年、五十年等发展规划。企业往往也会有类似的发展规划。那么细化到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每个想要不断拓展自己人生格局的人,我们也可以用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时间段来做规划。这样的规划也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加以评估和调整,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够真正将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好。

人生格局本就是需要花时间打磨的,我们要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千万不能虚度了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