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真朋友还是伪朋友(1 / 1)

高质量社交 张波 1364 字 2个月前

我们的汉字非常有意思,例如,“人”字,看起来格外简单,却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一撇一捺,你是一撇,只有找到能够扶持你、帮助你的一捺才能站稳,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还可以这样理解:人只有在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改进和修正自己的前提之下,才能站立起来。

这些诠释都说明了,人从一出生开始就需要有人帮助,从小需要父母,长大需要老师和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领导和同事,然后你的客户和社会各行各业的朋友加入进来,让你在扮演每一个角色时都可以找到认可、接纳和肯定你的人。

你也会发现,只有你自己先站起来,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才有机会和可能去吸引别人。这就要求你在社交关系中做到对待他人热情、真诚、坦率、活跃、可靠、正直、友好以及以心相见,才能被他人接纳、喜欢甚至拥戴。但是,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有时候人的表面和内心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很和蔼善良,实际上内心却很阴险毒辣;有些人表面看起来沉闷寡言,实际上是个热心肠的人;有些人位居高官,看似常人难以接近,实际上却是爱民护民的好官;有些人对你说的话总是让你很不顺耳,后来你却发现他只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有些人总是对你说着甜言蜜语,后来你却发现对方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

人之所以复杂,就是在很多情况下其行为和初衷是相悖的,因此对我们进行人际交往、拓展社交造成一定的难度。如果单凭表面印象,你是看不出真相的,所以才有了这样一句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这也提醒了每一个正在打造社交圈、拓展社交资源的人,在结交他人时,除了坦诚待人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设防心理。所谓设防心理,就是与他人相处时所产生的防范心理。例如,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或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他人的伤害,或总是怕对他人说心里话会被人当成笑话等等。这些再正常不过,要知道适度的设防心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可以帮助你分辨真朋友和伪朋友以及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等等,所以我们提倡在社交过程中谨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是太敏感导致过度的设防又会在社交过程中产生负面作用,它会使周围人对你产生心理距离而敬而远之,从而对你正常的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

著名的雕刻家米开朗琪罗曾说过:“雕刻就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的一种艺术。”这句话说得十分精辟,不仅适用于艺术,也适用于人际交往。有人说,交友其实就是一种分辨哪些人不可交的艺术。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擦亮自己的眼睛,看清哪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然后尽量交那些可交的人,远离不可交的人。

如果在你的周围有下面这样一些人,请你一定要慎重对待:

1.太注重个人得失的人

通俗地讲,每个人进行人际交往、拓展社交,都是有着一定的目的的。例如,为了寻求帮助,为了获得利益,为了事业能进一步发展,为了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如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于注重自己的个人得失,无视他人的利益,最大的可能还是你自己。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有一类人,为了个人利益,处心积虑、想方设法占熟人的便宜。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甚至不惜背叛朋友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的人,也许会因此而达到目的,但仅此一次,因为谁都不傻,愿意谦让是因为对方还愿意把他当作朋友,看清真面目后,断送友情,终止利益,坏的影响口口相传,被隔离出辛苦经营起来的人际圈,仔细想想,得不偿失!

如今有一个现象:有一些人好几年都不联系你,忽然某一天给你打来了一个电话,告诉你,某月某日他要结婚了,他家的孩子要过满月了,他有乔迁之喜了,或者他遇到什么事了需要借一笔钱……很多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都很纠结:去吧,已经没有什么交情了;不去吧,对方已经向自己发出了邀请。最后要么去了,带着满心的委屈和不快回来;要么不去,心里又过意不去。其实,最好的选择就是看对方的诚意。如果对方是真心希望你去,那你就去,反之,对方毫无诚意,只是想要从你身上获取利益,你就不去。总之,对于太注重个人利益的人,避之则吉。

2.太过挑剔别人的人

喜欢挑剔,从某个角度说是追求完美,从另一个角度说,是缺乏包容之心。这种人的特点是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不如意,看别人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毛病,他们能在最完美的东西中发现不完美,能在没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能在每个人的身上发现让其不满意的蛛丝马迹……表面上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可一转身,你的那些缺憾就会被他放大,甚至到处传播。

李福强和吕明哲在起初交往的时候彼此对对方的印象都很不错,所以成了非常要好的哥们儿。由于李福强能力比较突出,品行也很好,在朋友圈里那可是有口皆碑。吕明哲虽然和李福强的关系不错,但当别人称赞李福强时,一事无成的他却总是很失落,于是经常在背后说李福强的各种缺点、犯过的错。经过他的渲染,李福强很小的缺点在他人眼中成了大污点。李福强很生气,便逐渐疏远了吕明哲。

这样的事情生活里处处皆是,你的身边总会有这样的几个人。假如你遇到了一个能在鸡蛋里挑出骨头的人,最好不要和他交朋友。他或许会貌似真诚地对你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可你的勇气在他无限挑剔中渐渐削弱,自信受到打压,自卑逐日剧增,只要你见到他,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曾经有前辈对我说:“不看人对你,单看人对人。”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能从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上看出他对待所有人的态度和方法。在你冷静的分析辨别之后,就可以做出决定,该不该终止和这种人来往。

3.太过忘恩负义的人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从小,每个人都被教育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父母让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感恩大自然给了我们丰盛的食物,感恩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感恩朋友的相助让我们渡过了难关……在报答别人的同时,我们也会付出行动去帮助别人,让别人也感恩我们。可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感恩别人和被别人感恩的人。

然而,在新闻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消息,有善良的社会人士收养了一个孤儿,含辛茹苦地将其抚养成人后,他不但不报答养育之恩,反而向养父母索取财富。特别是当收养者年老、重病在身,看病住院耗尽家资的时候,他却神秘消失或者拂袖离去……这样的人、这样的事难免会让人心寒。所有不懂感恩,容易忘恩负义的人,都不值得我们交往。

很多读者看到此,心里明白几分,以上所说的这几种人不可交往,但生活中常常碍于面子,或者心存善良,抱有一丝幻想:或许他只是一时糊涂,或许他也会改变,那么,你就拭目以待,在他没有成为你想要的样子之前,请与之保持距离。归根到底,品行不端的人、只为自己着想不为他人着想的人,都不值得交,根据这条原则,你就很容易判断哪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