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路上,胆大之外更需要心细(1 / 1)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成功者之所以能最终走向人生的顶峰,除了出众的能力外,最重要的还是胆大心细。胆大心细的人,做事一般都果断而周密。

胆大心细,既是人的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心理素质。一个人的成功,与胆大心细之间有着必然联系的;同样,这一特性也决定着一个人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胆大心细,是做好工作、事业成功的助推器;缩手缩脚、粗心大意,什么事都做不成。

一位有名的物理学教授睡到半夜醒来,发现自己的实验室里依然灯火通明。他走进实验室,看到一名学生正在实验台前忙碌着。他走过去,关心地问:“怎么这么晚还没休息?你现在做实验,白天都做什么?”

学生回答说:“我白天也在做实验啊。”

教授稍微停顿了一下,说:“我们固然要提倡勤奋精神,但令我好奇的是,你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实验上,用什么时间来思考细节问题呢?”

这位自以为学习勤奋的学生,将自己的所有心力都用在了实验上,却忽略了对于细节的思考。实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发现细节问题,结果他却本末倒置。埋头苦干、积极投入,固然不错,可不懂得如何拿捏、盲目透支精力却是不必要的。胆大心细,才是真正的有胆识。成功者在行动之前都会认真观察细节,然后再去卖力工作。

刘永行1948年出生于四川新津,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早年参加过革命。1977年刘永行考入成都师专数学系,三年后回新津县当了一名教师,捧起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1982年8月,刘永行和兄弟们决定辞职回乡创业。于是,拿着1000元钱,四兄弟开始了创业历程。经过五年的努力,他们兴建了西南最具规模的“希望饲料研究所”,开发出“希望1号乳猪饲料”,兄弟几个也由专业户变成了私营企业家。

1992年,在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刘永行兄弟的“希望”牌1号乳猪饲料获得金奖;同年,刘永行出任四川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在刘永行的带领下,一年后“希望”进入上海市场,成立了希望集团的分公司。

几年之后,四兄弟分家。之后,刘永行兢兢业业,在上海浦东建立了集动物饲料、食品、生物制品等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全国大型民营企业——“永行”企业,下辖三大集团,共62家公司。一年后,刘永行以10亿美元的资产总额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第2名。

每个成功者的脚下都要踩踏许多条交错往复的路,能不能让自己踏上成功之途,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胆识,更在于是否关注细节,是否胆大心细。

关注细节的人,往往也是最善于思考的人,他们能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一旦将这些小问题解决掉,也就获得了成功的可能。切记:任何成绩都是由一个个的小细节组成的!

艾柯逊是世界有名的经营奇才,他善于经营,是个非常有头脑的商人,1921年的奥地利之行,让他步入了自己的光辉人生路。

一天,艾柯逊在奥地利街头闲逛,忽然想要写点东西,便信步走进一家文具商店,打算买一支钢笔。可是一问价格,令他大吃一惊,因为一支在美国标价几英镑的钢笔,在这里被卖到将近30英镑。

有了这样的意外发现,艾柯逊感到异常惊喜,立刻就对奥地利市场进行了一番详细、周密的调查,结果发现了导致钢笔价格昂贵的根本原因:当时奥地利只有一家钢笔厂,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生产能力有限,缺少货源,物以稀为贵,钢笔价格自然会居高不下。

艾柯逊立刻决定,在奥地利投资办钢笔厂。他直接找到当时的维也纳政府,诚恳地游说:“政府已经制定了政策,要求每个公民都得学会读书和写字,可是,没有钢笔怎么行?我想生产钢笔,请给我颁发执照。”

要求得到批复后,艾柯逊就立刻开始筹划。他去了德国历史最悠久的钢笔名城,因为那里集中了许多著名的钢笔生产厂家,掌握着制作钢笔的秘密技术。

艾柯逊花重金买通了一家工厂的一位技术骨干,让这位技术骨干以到瑞典度假为名,召集了一批技术工人,悄悄来到奥地利。投产后8个月,就生产出上亿支钢笔,当年就创造了上百万英镑的利润。到1926年,工厂生产的钢笔不仅满足了奥地利市场,还先后出口到美国、中国、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

艾柯逊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主要就是因为他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奥地利钢笔很贵。正是依靠小小的钢笔,依靠敏锐的思维和高效率的行动,他在奥地利的土地上赚取了上百万英镑,最终成了世界名人。成功钟爱胆大心细的人,艾柯逊就是凭借对细小事件的观察和探究,才闯进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在世界商界创造了一个奇迹。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由细节组成的。只要将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有了完成的可能。因此,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不仅要胆大,还要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