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女孩爱心的起源,也是女孩将来在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能让女孩的人格大放异彩,让女孩更具人格魅力。因此,培养女孩时一定要注意呵护她的同情心。
周末,妈妈带着小希和同事一起逛街。途经一个地下通道,她们看到一个盲人在拉二胡行乞。
小希满脸怜悯地对妈妈说:“妈,给我几块钱,我去送给那个盲人叔叔,他太可怜了。”
妈妈抚摸着小希的头,微笑着说:“你真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好女孩。”说完,掏出5元钱给了小希。
看到小希向盲人跑过去,同事十分不解:“这些乞丐虽然看着非常可怜,可是社会上有很多假乞丐,都是靠别人的怜悯发财的。”
小希妈笑着说:“我知道,可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向有困难的行乞者施善,是培养孩子同情心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有些人没有生活能力才来行乞,确实非常可怜。即使遇到了骗子,
也最多损失几元钱,却能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这样做还是值得的。”
因此,每当看到残疾人或没有工作能力的老人行乞,妈妈都会让小希给他们一些钱。当然,看到健康的年轻人也在乞讨,妈妈就会告诉小希事实的真相,让她学会明辨是非。在妈妈的教育下,小希懂得了同情弱者,同情心得到了很好的呵护和培养。
例子中,正是在妈妈言行的陶冶下,小希心里善良的种子才会发芽,才会对有困难的行乞者产生同情心。我们相信,在妈妈的培养下,小希长大后一定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女孩。
“同情心”这个词语我们都非常熟悉,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别人说“这人怎么这么没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同情有困难的人,多关心他们。”那么,具体来说究竟什么是同情心?所谓同情心指的是,人们对某件事或某种情感的觉察与同情感,以及这种情感的表露;同时,同情心也是一种能够和别人引起某种感情共鸣的能力。要想培养女孩的爱心,就要引导她们同情弱者。
◆通过养小动物来培养女孩的同情心
女孩大都喜欢小动物,家长可以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待女孩饲养小动物的现象,赋予女孩照顾小动物的任务,让其在饲养过程中关心小动物的健康、情绪、卫生清洁、饮食、排便、活动等。相处久了,女孩就会为小动物的活泼可爱而开心,会为它的生病而担忧,就在关心和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内心逐渐产生同情心。
暑假回到老家,父亲带着女儿来到一座由碎石垒起的坟茔前,父亲问女儿:“你知道这里埋葬的是谁吗?”
女儿摇摇头,父亲笑了,说:“这里埋着一只老山羊。”
“爸爸,为何要给一只羊建坟呢?”
“我之所以要给这只老山羊建坟,是因为它是我们家的功臣,想听听它的故事吗?”
“爸爸,我想听。”
“这只老山羊是母羊,小时候你奶奶顾不上照顾我,我就跟这只羊玩。它就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我负责它的饮食和起居。”
“爸爸,它真是功臣。”
“人要有感恩之心,要记得别人对我们的好,即使是一只动物。还有一点就是,与动物相处久了,能从动物身上学会很多。比如,忠诚、奉献、与人相处的和谐等。所以,它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女儿头倚靠在父亲的肩头,想象着爸爸和山羊玩乐的过程,一幅温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
孩子一般都喜欢小动物,为了让孩子有个伴,有些父母会在家里养只小猫、小狗。其实,养育小动物的过程,也是引导女孩培养同情心的过程。
小动物属于弱势群体,女孩跟它们比起来,简直就是庞然大物。在人类社会中跟人类生活,小动物本身就是孤独的,只有让它们感受到人类的爱,它们才能健康成长。秉着大者保护小者的认识,就要鼓励女孩给小动物多一些爱心和同情。
◆做有爱心的父母
事实证明,孝顺的女孩大都很善良,因此父母在培养女孩善良的性格的同时,要引导她们关心他人、关爱父母,因为,父母是女孩的至亲,也是女孩最应给予回报与关爱的人。
周四晚上,杜先生宣布周六要带着女儿去爬山。女儿高兴极了,提前一个晚上就收拾好了自己的背包,可是,周六早晨,妻子却意外犯了胃病……
为了不让父女俩担心,妻子强撑着为他们收拾好出游所需的东西。杜先生一眼便看出了妻子的异样状态,把女儿叫到一边:“我们今天不能去爬山了,你妈胃病犯了。”
女儿一听,就着急了:“不行,不是已经说好了吗?再说了,我妈刚才还收拾东西,我看我妈很正常。实在不行,就咱俩去。”
爸爸耐心地告诉女儿:“你妈不想让我们担心,才装出没有病的样子。你没有看到妈妈的脸色很苍白吗?咱俩去爬山,把你妈一个人留在家里,没人照顾她。”
女儿还是坚持要去爬山:“我不管,我就是要去爬山。”
杜先生回答说:“我之前是答应要带你去爬山,可是现在你妈病了。作为一个孝顺的女孩,爱妈妈比玩更重要。”
女儿琢磨了一会儿爸爸的话,最后说道:“爸爸,今天先照顾我妈,等我妈病好了,咱们再去。”
只有让女孩学会爱父母、体谅父母,她才能用善良的心去爱别人、体谅别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爱自己女儿的同时,还要向女儿索取爱。这样,她才不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天经地义的,才会把爱父母当作一种自发的行为,在爱父母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去爱更多的人,成为一个懂得关爱他人的善良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