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愧疚式溺爱”害了孩子(1 / 1)

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说,我也想时时刻刻都陪在孩子身边啊!可是身不由己,我要赚钱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很多父母都误以为给孩子打造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买进口食品、昂贵玩具、名牌童装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却常常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正渴求。

一位爸爸因为工作关系常年在外面飞,有时几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因为心中觉得对孩子有亏欠,每次回家都会给孩子带很多礼物。每到这时孩子都会接过礼物,扑在他怀里开心地说:“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然而有一次他回家没有带礼物,孩子立马生气了,对着爸爸吼:“你是个坏爸爸,我不喜欢你。”他这才意识到,孩子爱的是他回家带来的礼物,而不是他本人。

对于孩子来说,比起物质需求,他们更需要爸爸妈妈的情感联结。他们不希望父母缺席自己的任何一个成长阶段,他们需要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需要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去面对未来的生活,需要有完整的人格去应对一切的磨难与挫折……

因为自己没时间而一味用物质对孩子进行补偿,这被称为补偿心理。这种父母为了减少自己的愧疚而用物质进行补偿,表面上是爱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害了他们。因为这会使孩子歪曲对爱的认识,让孩子觉得爱一个人就是给他东西,如果不给他东西就是不爱他。长此以往,孩子会越发地追求物质。

另外,一味地用物质补偿孩子,也会让孩子的自我价值被贬低。让孩子觉得父母那么忙碌地工作挣钱,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工作比我更重要。这会让孩子自惭形秽,极大地贬低孩子的自我价值。

留守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补偿,物质上的满足并不等于陪伴,它无法填补孩子心中的虚空。如果出于经济和工作原因,父母不能经常回家看望留守的孩子,就利用好电话、书信、网络等通信工具,架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安徽留守儿童张超,在两年时间里与他在杭州做保安的父亲通了80多封信,两年里张超只见过父亲一次,张超说:“虽然我也很想父亲,不过我能感受到父亲还是对我很关心的,只要我一想父亲,就会把信拿出来看。”张超在学校里成绩优异,与同学相处也很融洽,每个星期最高兴的事就是收到父亲的信或者电话。

与很多缺乏家庭交流的留守儿童相比,张超这种情况比较令人欣慰。很多人在外辛苦打拼是为了孩子,孩子却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可孩子也很委屈,说父母不理解他们。其实,问题并不是出在爱不爱的问题上,而是出在沟通交流上。作为长年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要经常保持与孩子沟通。

曾有一篇名为《一位打工父亲写给12岁儿子的一封信》的文章在网上疯传,这位父亲在信中叙述了孩子出生的艰难过程,妈妈当年本来要在家生他,可是预产期过了半个月还没动静,只好去医院做剖宫产。因为没钱住院,爸爸只好去信用社贷了1000元款。

爸爸给儿子讲当时的艰难,并不是诉苦,而是为了让儿子学会感恩。他说,在住院期间,有那么多好心人主动借钱给自己,这些值得铭记一生。为了还债,在孩子还没满月的时候,他就打起行囊,远走他乡。经过奋斗,他已经在城市里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事业,他对儿子说:“苦难对强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弱者来说是前进的绊脚石。”

这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虽然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打电话早就代替了写信,仍然有很多父母心疼电话费,每次都是说几句就匆匆挂掉。其实,有些话用写信的方式会让孩子更觉温暖,信的形式也容易传递爱,看到父母的字迹,孩子往往会有一些亲切的感觉,也方便孩子保存阅读,反复翻阅回味。毕竟声音没有文字实在,外出的父母应该多写信与孩子沟通,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既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让留守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文字能力,减轻孩子的孤独感。

著名翻译家傅雷的《傅雷家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傅雷的儿子傅聪、傅敏常年在外读书,傅雷无法在孩子身边教育孩子,他就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用谈心的口吻进行交流,循循善诱地教导傅聪、傅敏,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教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最后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

当然,写信也不能代替打电话,一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居两地,容易生疏,所以不愿意接父母的电话,或者觉得没有什么话可以跟父母说。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要注意一些小技巧,给留守在家的孩子打电话的时候,不要每次都是问“表现怎么样”“学习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应该多关心孩子生活的细节,比如问孩子“最近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啊”“有没有受到老师表扬啊”这些孩子感兴趣和骄傲的话题,这样才显得跟孩子有话可讲,沟通才不会出现障碍。

除了声音、文字,父母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孩子多见面。这样,孩子能经常见到父母,也就不会出现生疏、抵触的情绪了。很多时候,留守孩子就是因为自己长期见不到父母,而别的孩子却能经常和父母在一起,所以才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乃至生出很多不良想法,而网络可以有效地实现孩子与父母见面的“重大愿望”。

也许你的孩子就是留守儿童中的一员,也许你的孩子一直在自己身边,但无论如何,作为父母,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群孩子的内心,关注他们的成长,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他们从此不再孤单,不再受伤,成长路上多一些快乐,多一点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