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儿童教育专家小巫根据自己的育儿经历出版了两册很畅销的图书,之后就有人跟她反映:“你怎么把Sam(小巫儿子)夸得跟朵花似的,好像Sam浑身上下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对此,小巫特地发了一篇博文,她这样写道:“在我看来,Sam的确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啊!”小巫说她常常在一些育儿论坛上看到很多“我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某某缺点”之类的问题,她就在想:这些妈妈们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了,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的孩子”,结果却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我们抱着打造十全十美的孩子的目的,苛求孩子每样事情都做到最好,结果打造出来的只能是没有内驱力、没有生命力的机器。孩子如同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如果对小树的枝叶修剪过度,小树就会枯萎。只有给小树一些自由的空间,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现代著名诗人柳亚子曾说:“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写道:曾有许多人问过我,父亲是否像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师那样对我教育的?比如在家吃“偏饭”,搞各种形式的单独授课,亲自每天检查督促作业,询问考试成绩;还另请家庭教师,辅导我练书法、学乐器;或在写作、待客之余,给我讲唐诗宋词、童话典故之类,以启迪我的智慧。总之,凡是当今父母们想得到的种种教子之方,都想在我这里得到印证。我的答复却每每使对方失望。因为父亲对我的教育,就是母亲在《鲁迅先生与海婴》里讲到的那样,“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1936年9月5日,鲁迅临去世时留下了一个著名的遗言,就是收在《且介亭杂文末篇》中叫《死》的那篇文章。对于儿子的未来,他写道:“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这更加体现了鲁迅对儿子不苛求、顺其自然的态度。
有人反驳,在这个复杂的社会,教育孩子能顺其自然吗?这里说的顺其自然不是放羊式教育,任凭他四仰八叉地胡乱生长,而是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苛求孩子成为那凤毛麟角的1%。
德国人卢安克写了一本书叫《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其实他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1968年9月,卢安克出生在德国汉堡。小时候,他与双胞胎哥哥性格孤僻,不管别的小孩怎么欺负,他们都不反抗。
为了两个孩子,他们45岁的父亲放弃了收入优厚的工程师工作,到一所华德福学校当老师,然后用华德福的理念教育孩子。卢安克被父母送进一所不用考试的学校,课本都是孩子自己写的。他说:“我的父母和老师没有把我当成傻瓜,没有让我做那种考傻瓜的练习题,比如说‘用直线把词语连接起来’。这种练习只是把一个人有创造能力的思维变得标准化。第二个原因是,我的父母和老师没有把我当成聪明人,没有过早地开发我的智力。”
后来,卢安克参加中考,外语不及格,就去一家小帆船工厂做学徒,自己设计帆船,参加国际帆船比赛。再后来,他通过展示自己的设计品打动教授——不是高考,进入了汉堡美术学院。
毕业后,他不想为了工作赚钱而失去自由,就随着兴趣漂流,来到中国的偏远山区。很多人都搞不懂卢安克为什么不赚钱不结婚,卢安克的父母却选择理解他、支持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样的,他的哥哥、妹妹都在从事自己喜欢的类似于志愿者的工作,在家人眼里,卢安克根本就不是失败者。当然,最重要的是卢安克认为自己在从事自己喜欢且能让自己更自由、更快乐的事情,而这恰恰是生命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也许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成为卢安克,但我们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吗?我们首先应该让孩子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让孩子快乐地生活才是给他真正意义上的爱!
父母应当给孩子适当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他去做他喜欢的事情。并且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不要对孩子的成绩太过苛求,应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他。
可是,中国父母最难接受的,也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会是一个极平凡、极普通的人。他们总是抱着无限希望,创造各种条件,想把孩子培养成世俗意义上的“大人物”,最好是受万人敬仰的那种。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苛求孩子门门功课争先,样样都拿第一,在中国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虽然这都是出自父母对孩子强烈的爱,可以理解,但是给孩子提出过高的标准,让孩子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即,就会导致孩子丧失信心和勇气,逐渐产生自卑,甚至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反正我也达不到你的标准,那我还不做了!
不要迷恋龙凤,那只是个传说!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培养孩子的过程就是慢慢接纳的过程,慢慢接纳自己就是平凡的父母,也慢慢接纳孩子就是个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