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别人家的孩子”,你也不是“别人家的妈妈”(1 / 1)

当我们指责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时,是不是想过自己和别人家的妈妈也存在差距呢?

这不,一个妈妈再一次对孩子说:“你看看隔壁谁谁谁,都没有报英语班,每一次英语都是100分。你呢,上着英语班,就考95分?”孩子忍不住,霸气回怼:“我不是别人家的小孩,你还不是别人家的妈妈呢!”妈妈气得火冒三丈,却又无从反驳。

妈妈动不动就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对比,目的无非是想激励孩子,让孩子变得和别人家一样好。这源自妈妈内心的欲望: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就期待自家的孩子也要做到,否则就预示着自己养的孩子没用,或者说自己教育是失败的。相比于自己的期待,妈妈已经顾不上关注孩子的个人感受,结果却深深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在《少年说》节目里,有一个小姑娘叫袁璟颐。她的闺蜜是学霸,每次都是全校第一。她的妈妈就经常对她说:“你看你成绩那么差,人家考全校第一,她怎么会愿意跟你交朋友?”

袁璟颐非常难过,在台上哭着对妈妈说:“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说:大多数父母虽然知道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较是不明智的行为,但他们仍然会忍不住去比较,即便不公开比较,也会默默地比较。

比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从成绩到练琴,从身高到胖瘦,从脾气到爱好,乃至于吃饭是不是挑食、见人是不是打招呼,简直无所不比。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负性攀比”,指那些消极的、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会使人陷入思维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这种比较,有毒。

电视剧《小欢喜》中,“学渣”方一凡好不容易摆脱了年级倒数第一,考到年级倒数二十左右,但妈妈对他的排名依然很不满,母子二人在大庭广众下发生争执。方一凡气妈妈永远都看不到自己的好,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还总拿自己和别人比。一气之下,他干脆破罐破摔,从今天开始不学了,大学也不考了。

孩子最在乎的莫过于妈妈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当妈妈总是数落孩子这也不如别人,那也不如别人,孩子内心就会生出一种巨大的无能感。他们会因此否定自己的能力,像一个蹲在角落里被遗弃的孩子,内心充满深深的无助和自卑,满脑子都是放弃的念头。

另外,当妈妈总是欣赏、肯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而对自己的孩子处处不满、否定和打击,孩子就会认为只有自己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才能获得妈妈的爱。如此一来,孩子就会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在做事的过程中完全屏蔽掉自己的主观感受,完全以外界的标准来驱使自己,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与自己失去了联结”。

这些孩子长大后,无论是在工作的抉择还是生活的喜好上,抑或是人际关系的应对以及婚恋伴侣的选择上,都很容易陷入迷茫,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所以,妈妈们,请换位思考。你的丈夫总拿你和其他女人比较。“你看看人家某某的妻子,做的饭菜比饭店的还好吃。”“你看看某某的妻子,多会穿衣打扮。”“你看看某某的妻子,把两个孩子教育得多有礼貌,见面就打招呼。”……你会不会因为这些话而努力去学习做一个更好的妻子?肯定不会,因为你内心想的是:“有本事你找她去啊!”“你觉得她好,你去和她过啊!”性子烈一点的,恐怕当场就要跳起来:“我就这样,你爱过不过!”

所以,不要再做这种无意义的对比,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印度有句俗语:“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去看,不要去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是上天赐予他的礼物,关键是这些“彩蛋”能否被发现。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与其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家孩子的缺点比,不如尊重差异,然后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帮助他进步。

如果真想通过比较激励孩子的上进心,就引导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这次跟上次比”。

江苏一位父亲说,他儿子以前考0分,现在考了7分,要庆祝一下,所以他花1000多元买来一车烟花。父子二人站在璀璨的烟花下,脸庞被温暖的火焰照亮,被照亮的一定还有孩子奋进的信心。不久后这位父亲告诉记者,孩子最近一次考试暴涨到50分了。

哪怕是孩子取得了一丁点的进步,妈妈就给予真诚的赞美,也能帮助孩子专注于提升自己,不断进步。

每每发现孩子不如别人,就反省自己现在的思维和行为是否能养得出“别人家的孩子”,找到“别人家的妈妈”的优点,尽力去弥补学习,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