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你还想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今天看到朋友圈晒自家娃考钢琴六级的视频,你一股酸味袭来,立即付款给孩子报了个钢琴班;刚刚你还云淡风轻地说,孩子还小,好好玩几年再说,转眼看到同龄的孩子不仅会制作全英文手抄报,舞蹈、钢琴、马术、国际象棋也是随手拈来,你立马就不淡定了: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万一被自己耽误了怎么办?
让妈妈焦虑的远远不止哪个兴趣班没有上,哪个技能被“别人家的孩子”甩下了,还包括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短缺的儿科医生、奶粉代购的质量、幼儿园老师的职业道德、小升初考试、校园霸凌……每一条似乎都能让妈妈的焦虑感爆棚。
印度电影《起跑线》讲的是一对印度中产阶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与太太米塔,为了让女儿皮娅进入好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给出了妈妈米塔决定给女儿择校的依据——一本杂志的名校排名。米塔拿着排名,念经般地和丈夫念叨:“皮娅如果不能进好的幼儿园,就上不了一个好小学;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因为进不了好学校,她就学不好英文,别人说英语,她就会惶恐,然后沮丧,无法融入社会,她要是吸毒怎么办?!”
丈夫拉吉问:“怎么你所有的故事结局,都是皮娅开始吸毒?”
这个杂志上的排名让米塔觉得,如果女儿进不了好学校就会学坏,就会吸毒堕落,女儿的一辈子就完蛋了。拉吉虽然很怀疑这个排名的可信度,但他还是按照妻子的想法去做了。尤其是当他看到周围的人为了孩子的择校更疯狂时,拉吉和妻子一样也被焦虑附体了。
于是,拉吉夫妇俩为了女儿的择校问题,拼命折腾,出尽洋相,受尽内心的煎熬。
妈妈内心的焦虑不仅使得自己不知不觉中做了被收割的“韭菜”,也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心的不安、焦虑和担忧投射到孩子身上。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对孩子影响最糟糕的父母,就是焦虑的父母。”
自从怀孕那一天开始,只要一提到孩子,很多妈妈就无法做到冷静淡定了。殊不知,教育孩子和养花种草一样,不仅要先了解花草的特点,还要顺应自然规律,以便区别不同种类,合理浇水施肥,然后静待花开。一味地焦虑或者拔苗助长,不仅会伤了自己,也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孙太太和丈夫都是从农村摸爬滚打出来的,好不容易在城市买了房子站稳脚跟,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孙太太说服丈夫,不惜重金把孩子送进了附近的重点小学。这还远远不够,为了给孩子一个更优秀的未来,孙太太一口气给孩子报了书法、美术、跆拳道、足球、大提琴等八个兴趣班。
每天放学,孙太太就带着孩子直接奔向上课地点。周末也不是在上课,就是在赶去上课的途中。
有一天晚上,正在赶作业的孩子跑过来对她说:“妈妈,明天能不能不去上大提琴课?”
妈妈说:“那怎么行?这节课不上,下节课就跟不上了。”
“妈妈,我不想去,我太累了!”
“要是觉得累,就赶紧写完,早点休息!”孙太太可不允许当天的任务完不成就睡觉。
孩子执拗地站了一会儿,就砰的一声把门撞上,回房间了。
孙太太以为孩子又闹情绪,就没理他。
过了一会发现没动静,进去一看,孩子已经从10层楼跳下,年仅8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孙太太后悔莫及,哭诉自己不该给孩子报太多兴趣班,是自己害死了可怜的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曾经告诫父母:“爱”孩子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掌握的,一定要努力防止一不小心就由“爱孩子”变成了“害孩子”。
妈妈的过度焦虑,会导致自己盲目地通过外在手段强行向孩子灌输知识,却没有唤醒孩子内在的渴望。而这种被动的施压,早晚会把孩子压垮。
就算孩子侥幸没有被压垮,也会逐渐失去灵性,失去热情,变得僵硬,甚至迟钝。比如,一个孩子因为上小学前就被妈妈送去学习汉字,学习英文,学习加减法,到了一年级,学习得心应手,被称为“神童”。妈妈高兴不已,觉得自己教育得很好。不曾想,到了二年级,孩子成绩开始直线下滑,三年级已经彻底成了“垫底生”。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和青少年容易焦虑的个性特质更可能是受父母的影响。研究者指出,这种焦虑的个性特征并非通过基因遗传,而是通过家庭环境传递下来的。尤其母亲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根据科学家的观察,孩子在1岁的时候就能读懂母亲的情绪了,而当母亲在童年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又在成年后面临各种社会竞争,就更加无法把稳定的情绪传给自己的孩子。
陌陌的妈妈是一个比较焦虑的人,总担心孩子着凉会生病,也不敢让陌陌像别的孩子那样参加户外活动。因此,尽管陌陌已经上了大学,还是像小时候那样体弱多病,而且身体稍微不舒服,自己就会特别紧张。远离了父母的保护,陌陌心里总是感觉没底,也经常感觉很紧张。后来因为心脏经常不舒服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他患了焦虑症,需要吃药调理。
妈妈的紧张焦虑,最先伤到的就是孩子。妈妈不焦虑,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孩子才能自动自发,努力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