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很多妈妈习惯性的反应就是大吼大叫,把孩子狠狠训斥一顿。从心理学来讲,妈妈大吼大叫会使孩子变得胆小、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的主张,长大后常表现为没主见。更多的孩子会把这种模式复制到跟其他人的相处中,认为吼叫就是正确的沟通方式。甚至有的孩子干脆成了表里不一的人,表面上因为畏惧而顺从,实际上内心非常叛逆。一旦有了反抗能力,这种叛逆就会全面爆发,摧毁亲子关系。
妈妈大吼大叫还会损伤孩子的大脑。儿科专家表示,当孩子听到吼叫和责骂时,大脑就会做出“战斗”“逃跑”的反应,然后心跳加快,瞳孔放大,手心出汗,**失禁……这种紧张状态长期持续对孩子的大脑是有损伤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要妈妈不吼不叫实在是太难了。比如孩子看完书之后总是乱放,开始,你还能轻声提醒,但孩子并没有因为你的提醒而有所改正,惹得你只能一次次提高嗓门,他仍然一次次重犯。最后你只能大发雷霆,质问他,为什么不肯听话!
面对孩子的犯错,李玫瑾教授提出了一个让很多人诧异的观点:孩子要是犯错了,父母要假装没看到,这在心理学上是行为主义。孩子犯错之后,家长的吼叫甚至打骂是一种负强化行为。在孩子认知水平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当他们的行为被指责,这种行为就被强化在孩子的脑海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简单来说,就是妈妈的吼叫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加深了记忆,所以才会屡教不改,不断重复错误。
彼得看到妈妈正在院子里割草,非要缠着妈妈教给他如何使用割草机,于是妈妈慢慢给儿子讲解起来。当她教到“割草机该怎样掉头”时,她的丈夫突然在房间里喊她,于是妈妈就进屋去了。
独自在院子里的彼得,想把刚才妈妈教给他的割草技术拿出来实践一下。于是,他就在花圃中大胆尝试起来。只见割草机所到之处,漂亮的花朵花叶遍地、花瓣四飞,美丽的花圃转眼间就变得一片狼藉。
妈妈重新回到院子,看到眼前的情景大吃一惊,顿时怒不可遏,因为这个花圃可是她牺牲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弄起来的。妈妈气得简直快要疯掉了,她大吼道:“彼得,你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我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你!”妈妈怒吼着向彼得跑去,彼得已经吓呆了,他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
就在妈妈准备惩罚彼得时,爸爸飞快地跑过来,然后面色严肃地说:“亲爱的,别这样!儿子还小,在他的眼里花花草草都一样。要知道,我们是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草!”
丈夫的话让她感到万分羞愧,看着被吓得不知所措的儿子,她感到非常抱歉,自己刚刚差点就因为愤怒的情绪而伤害到儿子。
被破坏的花圃可以再修复,被剪掉的花朵可以再播种。可是,如果因为愤怒而伤害了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将永远无法痊愈。特别是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一旦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造成创伤,也许终生都无法愈合。
孩子犯了错误,如果是原则性的错误,当然要惩罚。但妈妈要分清,自己是在发泄情绪,还是在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如果是后者,方法有很多,何必使用生气的方式?
三毛一家人在台湾时,生活非常拮据。由于家里孩子多,三毛的妈妈规定每月每个孩子只有一块钱的零用钱。而且这一块钱也没有完全支配的自由,还得由大人监督着使用。对于小孩子来说,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实在太大了,可是这一块钱根本不够用。
一天早晨,三毛走过妈妈的卧室,不经意地看见了柜子上放着五块钱。三毛的心突然跳了一下,这可以买很多糖果了,于是便有了偷拿的想法。三毛用目光扫视了四周,并没有家人在,于是她快步走过去,伸手一抓,将五块钱抓到手里,将它随便一捏便装进了口袋。
这一上午,三毛都在忐忑不安的情绪中度过。等到吃中午饭时,妈妈忽然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奇怪,我搁在柜子上的一张五块钱怎么不见了呢?”其他的孩子都只顾着吃饭,像是没听见似的。三毛半红着脸,故意假装不知道地说:“妈妈,你是不是忘了放在什么地方了?”好在妈妈也没有再多问什么。
到了晚上脱衣睡觉时,三毛很害怕妈妈摸她的裤袋。当妈妈伸手刚碰到三毛的裤子时,三毛迅速地说自己头痛。妈妈顾不上拉她的裤子了,赶快找到温度计让她夹在胳肢窝里。三毛闭着眼睛就躺了下来,假装睡着了才逃过一劫。
第二天早晨,心灵受到了很大煎熬的三毛又悄悄地把钱扔到了柜子的夹缝里。然后走到妈妈的卧室时惊讶地大叫一声:“妈妈,你看!你的钱原来掉在夹缝里了!”全家人相视一笑。
妈妈笑着说:“大概是风吹的吧。找到了就好!”后来姐姐和弟弟在背地里对三毛说,他们都偷过家里的钱,爸爸妈妈也都知道。这一次你偷钱,妈妈也知道,就是在等着你自己拿出来。三毛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惭愧极了。
孩子在觉察到自己的错误后自行选择惩罚的方式,没有妈妈的吼叫,甚至没有低声提醒,反而能让孩子在自我反省中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乐于接受惩罚。
在孩子的错误面前,妈妈要合理控制情绪,需要换个角度看孩子犯下的错误。多数时候,孩子犯错并非有意识的,更不是故意激怒你,而是因为缺乏知识、技能和意识而产生的行为。通俗地说,就是孩子犯的并不是错误,而是做了与年龄相称的行为。
比如,孩子总喜欢把东西搞得乱糟糟,这是因为孩子的秩序感并不是大人眼中所谓的整洁,他们只是按自己的标准去摆放,所以有时候他们不乐意把玩具收到玩具箱。再比如,孩子与小朋友打架抢东西,是他们尚未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正面管教》一书这样描述孩子的错误:“成年人常常会和孩子一样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如果我们把孩子的不良行为看成是‘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缺乏技能的行为’或‘发展适宜性行为’,我们就可以重新认识不良行为。”
换个角度来说,孩子本来就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起来的,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妈妈若能重新认识孩子所犯的错误,或者说不良行为,就不会那么生气了。只有妈妈不生气,才能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