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转发的视频中,一个7岁的男孩对镜头哭着说:“妈妈,我知道我成绩不好是学渣,但我一直在努力,能不能不要再骂我‘二百五’了。”隔着屏幕都觉得心酸,因为成绩差就被自己最爱的妈妈骂作“二百五”,真是委屈又无奈。
在电影《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中,50多岁的查尔曼是个胖胖的男人,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靠打零工为生,经常被小镇上的居民嘲笑、欺负。
查尔曼从小就习惯了被辱骂,老师曾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他没脑子。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妈妈对他的辱骂,一次,他陪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不小心打碎了一瓶牛奶,妈妈当场破口大骂:看看你干的“好事”,我受了10个小时的罪,就生出你这么个东西……
后来,很多事情查尔曼都慢慢淡忘或者不计较了,但他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他不明白,一个人怎么能被自己的妈妈称为“东西”,他觉得在妈妈眼里,自己连一条狗都不如,这让他非常难受。
查尔曼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别人的辱骂早已习以为常。他看起来似乎毫不在乎,其实他的内心极其自卑怯懦,以至于他的女朋友多次表示要生个孩子的时候,他却一直在逃避。他觉得像自己这样的人怎么配做父亲?连字都不会写,没有专业技能,简直一无是处,自己有什么可以给孩子的呢?
查尔曼的妈妈老了以后,变得疯疯癫癫,但对儿子依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查尔曼习惯午后去公园数鸽子,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叫玛格丽特的老太太。她优雅得体,最大的爱好是阅读。自此以后,老太太常常读书给他听,在她的鼓励下,查尔曼开始阅读。
在玛格丽特的鼓励下,查尔曼开始慢慢尝试修复和妈妈之间的关系。
后来,玛格丽特因为视力下降不能再读书给他听,女友鼓励他尝试给玛格丽特朗读。同时,他也开始计划和女友要个孩子。
一天晚上,查尔曼的妈妈,那个让他又恨又爱的女人去世了。第二天,遗产公证人告诉查尔斯,他的妈妈已经买下了他们租的这个房子。这些年,母亲没日没夜地加班工作,就是想赚钱买下这栋房子给他。
同时,妈妈还给他留下了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个他小时候吸过的奶嘴、一个他小时候用过的围兜、一小段脐带以及他父母的合照。
原来,妈妈一直都爱着他,只是妈妈的语言暴力伤他太深。如果没有玛格丽特,他恐怕一辈子都走不出阴影,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一点不开窍,你是猪脑子吗?”
“你怎么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不去死?”
“你真是太没用了,哪里像我亲生的?”
…………
我们都知道成人之间的家庭暴力,其实母亲对孩子的这些嘲笑、谩骂、诋毁、蔑视等带有明显歧视性和侮辱性的语言,也是一种家庭暴力,属于语言暴力。也许妈妈会觉得自己这么说就是气急了口不择言,是恨铁不成钢,并非成心想要伤害孩子。但这种看似并非成心的语言暴力,永远不会让孩子有进步。即便有,也是压抑状态下的被动改变,一种在努力进步的错觉、假象。
想想看,丈夫的一句指责是不是会让你如鲠在喉,难以释怀?而你的挖苦、贬低和羞辱,再加上满脸不屑的神情,对孩子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有人说妈妈的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堪比交通意外,这话一点不为过。
“语言暴力”是一种“心罚”,这种精神虐待的伤害远远大于体罚。它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低能力的知觉,让原本活泼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原本内向的孩子更加迟钝,关闭与你沟通的大门。
长期被妈妈羞辱的孩子还会非常胆小怕事,也会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他们做什么都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生怕结果让别人不满意,更不敢去表现自己,因为害怕受到指责和批评。他们觉得自己根本无足轻重,逐渐失去自由表达情绪的能力,将所有情绪内化,压抑久了很容易造成抑郁症。这些被内化的负面情绪,还有可能会转化为对外界的仇恨敌意,导致他们心理扭曲,选择用一些偏激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屈辱感,比如报复父母、报复社会。
最可怕的是,当孩子被羞辱习惯了,会丧失宝贵的羞耻心与自尊心,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儿童沟通心理学》一书中写道:语言羞辱是正向沟通之大忌,它会把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等光明的力量,全部无情摧毁。这样的孩子,未来能有什么作为呢?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于1963年提出了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又称爱的语言,马歇尔认为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可以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重视对方的感受,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妈妈懂得尊重孩子,能够和孩子好好说话,是给孩子最美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