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王充在死后的近百年内影响不大。这主要是因为王充居于江南,并且身为一介寒士,其“异端”思想,想要影响当时的主流思想界实属难事。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论衡》也只是在江南民间流传。直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蔡邕避难江南十二年,才发现了《论衡》之妙。经由蔡邕的推介,《论衡》逐渐在思想界流通起来,人们开始逐渐了解这位批判者的精神内涵。
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问之,果以《论衡》之益。由是遂见传焉。(李贤注范晔《后汉书》引袁山松《后汉书》)
王充所著《论衡》,北方都未有得之者。蔡伯喈常到江东得之,叹其文高,度越诸子。及还中国,诸儒觉其谈论更远,嫌得异书。或搜求至隐处,果得《论衡》,捉取数卷持去,伯喈曰:“惟吾与汝共之,弗广也。”(《北堂书钞》卷九十八引《抱朴子》遗文)
袁山松的记述和《抱朴子》遗文的描述基本相似。这表明在《论衡》的传播过程中,蔡邕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而且蔡邕本人对于《论衡》一书十分满意,中原士人知道《论衡》,完全是由于蔡邕的推荐。作为东汉末年士林的领袖级人物,蔡邕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当蔡邕把《论衡》带到洛阳,这本书的命运就有所不同了,其对于士林的影响也是极其明显的。其实,如果深究起来,这些记述中还是存在问题的。既然蔡邕到江南可以得到《论衡》,那么就意味着至少在江南区域内,《论衡》是流行的,否则多年以后此书仍然存在就很值得怀疑了。而且,按照袁山松的记载,会稽太守王朗也得到了此书,并将其带到中原。由此上推至王充所生活的年代,在这百余年的时间内,《论衡》也不至于沦落到无人知晓的地步。唯一合理的解释,大概就是王充在《论衡》中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乃是灼见先发,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氛围并不允许这样的观念流传。而百年之后,汉朝本身处于崩盘的状态,这样的限制已不复存在。所以,无论是蔡邕还是王朗,都可以从《论衡》中汲取某些精彩的论说,以助其在士人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