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本质是一种政治神学,它的主要贡献在于为大一统的帝国提供了神学基础,这是传统时代以及传统社会的一个关键基石。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性,即政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使得天人感应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的政治生活,也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
首先,这种天人感应的思维方式,也是民众生活的基本预设。中国传统的民众生活是一种农耕生活,农耕的本质就是靠天吃饭。中国文化中常会强调,“夫阴阳四时、八位[1]、十二度[2]、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这实际上就是对天人之际的一种认识。在司马迁看来,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各有适宜和禁忌的种种规定,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未必是对的。所以说:“使人感到拘束而畏惧颇多。”可是,春天生,夏天长,秋天收,冬天藏,这是自然运行的大规律,若不顺从它,则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充当天的秩序和法纪了。所以说:“四时运行的大顺序,是不可能遗弃丢失的。”这段话的信息极为丰富,它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内容。首先是古人从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的观察中,得到了关于生活方式的基本指导。以二十四节气为例,在传统时代,它对民众生活有基本的指导意义,也可以说是古人生活智慧的反映。其次,这些从天地之道观察而来的生活智慧,是古人生活的最高原则,无法回避。而这些对于天道认识,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民众日常生活的需要,为民众的生活提供依据。天人感应的基本方式,在这种农耕的生活形式中,得到直接的表达。
这种基本生活形式,也形成了中国民众的基本精神世界。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关于民众精神世界的表达,即敬天和顺天。敬天,即对于天的敬畏感。这一点其实在民众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道理也极为简单:“老天爷”是我们所有意义的来源,是生命的基本依靠,它具有无上的权威,因此必须敬畏天。在传统时代,敬天也就意味着敬畏自然。这也使得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时代中国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顺天,就是按照天的意志来生活,天道决定人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就意味着所有活动都必须归依天意,无论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是顺天而生活的真实写照。即便是在今天,这种对于天的特殊重视,在中国民众的生活世界中也有比较多的表达,比如俗语所说的“人在做,天在看”,就很明显地反映出天在民众的精神世界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天人感应观念的作用下,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天人感应的基本逻辑,构成了传统时代民众生活的基本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