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儒家和墨家都是显学,受到广泛的关注。儒家是显学的原因可能相对比较好理解,因为孔子及其弟子的强大影响力,使得儒家的力量逐渐壮大,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之一。可是墨家又何以成为显学呢?墨家的代表人物显然不多,而且他们的地位明显又是较低的,那是什么使得墨家在先秦诸子百家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成为显学呢?这跟墨家的精神有关系,简单来说,基于墨家的精神力量所形成的墨者团体,才是墨家成为显学的根据!
鲁迅对墨家非常推崇[1],他曾以“尚夏道,兼爱,尚同,非古之礼乐,亦非儒”来概括墨学主旨,但鲁迅倾心墨学的原因或许并不在于墨家思想(当然,鲁迅对于墨家的思想内核有着深刻的领会),而在于墨家实践自家学说的方法及所表现的精神风貌―一种兼具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和为“兴天下之利”而“摩顶放踵”“赴汤蹈火”的宗教式献身。墨家学派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带有宗教色彩的禁欲主义团体,其成员被称为“墨者”,多半来自从事生产劳作的社会下层,生活艰苦、严守纪律,为宣传和实践墨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奔走于各国之间,富有舍身殉道的牺牲精神。墨子死后,其门人推选一人为墨者领袖,称为“巨子”,继续领导墨家活动,“墨子服役者百八十八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淮南子·泰族训》)。当然,这些并不是墨家的全部。按照一般的理解,墨家学派在墨子死后分为三派,统称为后期墨家。后期墨家重视自然科学和逻辑学研究,对中国古代几何学、力学、光学的发展及古代形式逻辑体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期墨家所研究的这些内容,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没有那么密切的联系。
当然,鲁迅最为推崇的应当是尚武、勇于担当的墨者形象。根据文献的记载,墨家团体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大概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墨家不仅是一个学派,而且是一个注重实践、纪律严格的武装集团,故文献典籍中的墨者,都具有极高尚的理想,又能身体力行之。其旨虽被荀子讥为“役夫之道”,但墨者多具有“以自苦为极”“虽枯槁不舍”的气质。第二,墨家虽具有某种宗教的意味,如强调“尚同”“天志”“明鬼”等,但绝少追求内在超越,与儒、道等中国学问大异其趣。《墨子》有《修身》章,其中少有儒家之“内省”功夫,却充满如何通过“力事”来体现内在修养的教诲。第三,墨家特别强调源于信仰的人的精神意志力量。庄子曾讥评“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庄子·天下》)。尽管如此,墨家却“使徒众”,能成为显学,这恰好反证了墨者具有超乎常人的精神意志力。他们景仰大禹治水之功和“形劳天下”的精神,履行“以自苦为极”的“禹之道”。
对鲁迅来说,他对墨者的欣赏,或许正是来自墨家团体所具有的这种宗教式的担当精神和献身精神,从鲁迅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形象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具有这种特质的人物。为什么鲁迅对墨家团体的宗教精神如此感兴趣呢?考虑到鲁迅所处的特殊时代,我们就能理解这一点了。鲁迅处于一个极度需要“中国的脊梁”的时代,这种脊梁就是一种担当和献身的精神,唯有它,才能让人在黑暗中看到前行的希望。此外,改造国民性是当时一个重要的论题,对比,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思路。要考察鲁迅的思路,就得联系到他的老师章太炎的思路。章太炎主张“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即用宗教来改造国民性,在诸多宗教中,章太炎选择了佛教。或许是受到章太炎这种思路的影响,鲁迅选择了墨家。在鲁迅看来,墨家的宗教式献身精神、“重茧而不休息,裂裳裹足”(《战国策·赵策》)的担当精神,摩顶放踵而利天下,这正是当时中华民族最需要的。于是乎,具有宗教情怀的现实主义者墨子,终于在经过两千余年的沉寂之后,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获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