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反者道之动(1 / 1)

“反者道之动”,这句话是《老子》中的经典名句,在各种场合被普遍引用,这说明人们特别认同这句话所包含的智慧。从字面意思上来说,这句话有两种理解方式,分歧在于是把“反”解释成“返回”,还是解释成“相反”。若取“返回”之意,那么就意味着“道”的运动是以返回自身为目标的;若取“相反”之意,则意味着“道”的运动就是往相反的方向发展的。其实两种说法都是成立的,关键是我们想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智慧指引。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就如同《老子》的其他话语一样。我觉得这恰恰是《老子》的趣味所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智慧感受,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此有一段分析,我个人非常赞同。

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这不是老子的原话,而是中国的成语,它的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和“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一定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1]

冯先生用“物极必反”来说明这里的“反者道之动”,强调的是不能走极端,这确实也是中国哲学的一种智慧。我一直说,如果要找一个词来概括中国式智慧,那个词一定就是“找平衡”,这是中国式智慧中最为突出的一种。平衡就意味着不极端,而不平衡就意味着种种麻烦的出现。所以无论是儒家所说的“中庸”,还是这里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实际上都是对于平衡状态的一种强调。平衡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在动态中保持的,这就是儒家强调的“时中”(时时处于“中”的状态)。极端就要生变,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对这种变动过程的强调,恰好呈现出中国思想的动态特征。那么什么是极端呢?怎么判断极端呢?如果确立一个界限,说这个就是极端,合适吗?显然不合适。冯先生对此有一段很好的论述。

或可问:假定有一物,到了极端,走向反面,“极端”一词是什么意思?任何事物的发展,是不是有一个绝对的界限,超过了它就是到了极端?在《老子》中没有问这样的问题,因而也没有作出回答。但是如果真要问这样的问题,我想老子会回答说,划不出这样的绝对界限,可以适合一切事物,一切情况。就人类活动而论,一个人前进的极限是相对于他的主观感觉和客观环境而存在的。以艾萨克·牛顿为例,他感觉到,他对于宇宙的知识与整个宇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所有的对于海的知识。牛顿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尽管他在物理学中已经取得伟大的成就,他的学问距离前进的极限仍然很远。可是,如果有一个学生,刚刚学完物理教科书,就感觉到凡是科学要知道的他都已经知道了,他的学问就一定不会有所前进,而且一定要反而反退。老子告诉我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骄,是人前进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一定的活动也相对于客观环境而有其极限。一个人吃得太多,他就要害病。吃得太多,本来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变成有害的东西。一个人应当只吃适量的食物。这个适量,要接此人的年龄、健康以及所吃的食物的质量来定。[2]

如果我们还是以“平衡”为标准,极端肯定就不是平衡的状态了,到底什么是平衡呢?我想这也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因为每个人对于平衡的感知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会有平衡的感觉(或者状态),而一旦我们内心的欲望特别强烈,大概都会打破平衡,这是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所以,很多时候我更倾向于把“平衡”定义为内心平静的状态(即处于内外平衡之中)。《老子》中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凶”(第十六章),清楚地说明了“静”对于人来说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实,这在儒家的经典中也有很直接的描述,比如《大学》中就说了:“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或许真的应当感受一下“静”所带来的效果,尤其是在当下这种纷繁浮躁的背景之下,“静”下来或许就是一种极高的智慧,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我们的世界需要我们自己去静观,从而来成就适合自己的心灵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