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朦胧的,因为他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我们自身的特殊投射,所以我们无法分辨真实的老子究竟是怎样的。而老子身上的这种朦胧,还表现在后人对其思想观念的诠释中。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子应该是首位进行思辨性思考的思想者(这一点在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中也可以得到印证),那么《老子》五千言,其蕴究竟何指?几千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老子,或以其为哲学家,或以其为政治家,或以其为宗教家……各种定位,应有尽有。对于《老子》,或以其为形而上思想的诠释,或以其为君人南面之术的倡导,或以其为炼丹术的阐释,或以其为运气导引之术的揭示,种种诠释,层出不穷。我曾经开玩笑说,今天进入任何一家综合性的图书馆(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图书馆),研究《老子》的书籍是非常多的,只要这些书不是彼此抄袭的,它们所说的老子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老子》五千字之简约与后世种种解释之繁复,二者对比,让我们在感受老子的深邃思想的同时,也不禁迷惘:《老子》所要表达的到底是怎样的观念?朦胧的老子思想背后所透露出来的,其实是简约的语言所蕴含的无限诠释的可能性。也许在每一种解释的方式中,我们都能看到老子的某一种面向,但都不是老子本身。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老子本身,老子只是在思想的诠释中被不断地向我们呈现的形象。
而《老子》的文本本身也呈现出一种朦胧态势。通行的《老子》一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篇》,下篇为《德篇》,汉代以后,人们又把《老子》称为《道德经》(《老子》开始被称为《道德经》的年代是汉魏之际,大约是王弼生活的年代)。全书共八十一章,约五千言,用韵文形式写成。据历代学者考证,《老子》可能是道家后学根据老子的思想言论记述整理而成,约成书于战国初年。《老子》在战国及秦汉之际有不同版本流传。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帛书《老子》甲、乙两种写本,约成书于战国后期。帛书《老子》与今本《老子》有两个不同之处:一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二是不分章。1993年,荆门郭店楚墓又出土了三组竹简《老子》,约书写于战国中期,其内容比传世本要简略得多。而最近的《老子》版本,是北大汉简本《老子》。2013年2月,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二]》(即北大《老子》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是北京大学于2009年初接受捐赠从海外抢救回归的,简称“北大汉简”。《老子》是“北大汉简”中保存最完整且篇幅较大的一部古书。这也是从地下出土的第四个简帛《老子》古本,现存竹简221枚,5300余字,其残缺部分仅60 余字,是保存最为完整的简帛《老子》古本。在竹书《老子》两枚竹简的背面写有“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篇题,该卷《老子》保存了完整的篇章结构,共分77章,与传世81章本《老子》不同。这些出土文献表明,《老子》的成书有一个过程,在其流传过程中有过不同的抄写本。不同版本的《老子》之间差异非常大,有的甚至会影响到其思想的诠释。
当然,在种种朦胧的背后还是呈现出了一种可以大致确认的情形,即深刻影响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基本面向的老子及《老子》是存在的。而我们今天所能依据的,大概就是从通行的《老子》出发而呈现的老子思想的内涵。通行本的《老子》就是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所确定的版本,是中国古代最经典且最具代表性意义的本子。它能够成为通行本而流传于中国的传统社会,必然有其道理,因此它也是我们今天理解《老子》的一个最佳路径。当然,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读懂王弼的《老子》也并非易事,为了能够更好地进入《老子》的思想世界,我觉得初学者可以多读读陈鼓应先生的《老子今注今译》。陈先生是当代不可或缺的道家思想研究大家,一辈子从事道家哲学研究,其今注今译系列对于初学者入门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