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理想主义者孟子(1 / 1)

孔夫子及其思想最大的意义在于确立了道德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由此,一个个体的完善程度直接和他的道德行为密切相关,而一个社会的完善程度则取决于这个社会是否以道德为基础。此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向,就是建立在这种对于道德的要求之上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说是孔夫子确定了传统中国社会发展和基本精神价值。

然而,孔夫子的观念,就儒学自身发展的逻辑脉络而言存在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说孔夫子确立的是道德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的话,那么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指向的是道德本身。具体来说,当孔夫子将道德作为社会基本的价值确立起来的时候,我们所能看到的是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原则在社会运作中可能具有的良好结果。然而,要使道德真正被社会接受,切实在社会现实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何以道德可以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换言之,为什么人类社会需要的是道德而不是其他的东西?道德与人类社会的连接点在哪里?

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继承发挥孔子的思想,形成了不同的学派。韩非说儒分为八,其中包括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孙氏之儒。从儒学的历史发展来说,最具影响力的,后来被公认的儒学正脉是思孟学派。

思孟学派在历史上受到重视,与宋儒的推崇分不开,而宋儒之所以重视思孟学派(尤其是孟子),主要是因为应对佛学挑战需要重视心性问题。心性问题的基本理论意趣在于将道德的根基归于人心,即道德的根据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原本就具足于人之心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孟子为这一思路的完善做出了极为完善的理论阐释,性善论就是其论述的核心所在。由性善而确立道德乃是人之为人的基础,从而道德的行为也是对于人在社会之中的行为规范的最基本的要求。社会乃是由人构成的,人是以性善为本质特征的,于是,社会亦必然是要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的。由性善论的基本设定出发,孟子以内求诸己的方式明确了道德的根据不在于任何外在的权威,而在于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由此,作为社会秩序基础的道德乃是以人自身作为依托的,社会秩序的完善也就完全取决于个体道德的完善,道德教化不仅事涉个体自身的完善,更是社会秩序建设的基础,于是孔夫子所言的“为政以德”的理想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