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习的重要性(1 / 1)

我们说《论语》是体现孔子思想的作品,那么孔子在《论语》中主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呢?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论语》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大概有三种观点:《论语》是讲“仁”的、《论语》是讲“礼”的以及《论语》是既讲“仁”又讲“礼”的。不知道诸位对这样的结论有什么想法。当然,我从来没有说这些研究是错误的,但是从形式上来说,似乎孔子在《论语》中讲什么,变成了一个无聊的排列组合的问题。显然,我们在《论语》中看到了孔子对于“仁”的很多阐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显然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特色所在;而同样,我们也关注到《论语》中,孔子对于“礼”的重视,孔子声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很明显地表达了对于周礼的推崇。“仁”和“礼”作为观念的倡导以及行为的推崇,在《论语》中都有非常直接的表达,那么究竟哪个更重要呢?于是就出现了前文所说的三种可能的排列组合的形式。

事实上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构成孔子思想内核的真的是这两种观念或者二者的组合吗?孔子在《论语》中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我想应当从孔子对于自我的认定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论语》中,孔子非常直接地把“好学”作为自己形象的基本特征。“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这是孔子对自己特点的一个直接的表述,在孔子看来,很多人可能在品德上未必比自己差,但是他们跟自己的差异就是,自己比他们更加好学。什么是好学?孔子在《论语》中也有非常直接的表述: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好学是夫子所看重的,是超越衣食等日常追求的。在孔子看来,一个君子食、居而不求饱、不求安,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是因为他有着更高的追求、更远大的理想。君子对于事务的处理很敏捷,但是对于言语,却非常谨慎,并且能够经常向那些有道的人请教求证,这就是真正的好“学”的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孔子而言,好学并不仅仅是注重知识性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德性的培养和提升。《论语》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樊迟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向孔子请教怎么种庄稼、怎么种花,孔子对此的回应是:我不如老农懂得种庄稼,不如老园丁懂得种花。如果就此结束的话,这就是陈述了一个事实。可是,在樊迟离开后,孔子直接评判说,“小人哉,樊须也”,这是从道德的意义上贬低樊迟。很多人不理解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难道问种花、种庄稼就变成小人了吗?所以后来有人批评孔子,说他不尊重劳动者,这当然是一种无稽之谈、无端指控。我们要看到的是孔夫子接来下那一段话的真正含义,孔子强调的是礼、义、信等道德观念在国家以及社会中的重要性,这才是一个君子应该学习的。换句话说,孔子在批评樊迟什么呢?在孔子看来,既然是跟自己学习的,那么必须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只是关注物质层面。当然种花、种庄稼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就在于离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有明显的距离。孔子认为,作为自己的弟子应当有高远的追求,而不能只是停留在眼前的、现实的利益上。在孔子对颜回好学的评价中,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孔子所谓的学的核心。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孔子对学习特别重视,有一次鲁哀公就问孔子,他的弟子当中谁是好学的呢?孔子很直接地说,只有颜回好学,颜回不幸短命去世,现在就没有再听说过谁好学了。孔子之所以欣赏颜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颜回好学。那么什么是好学呢?孔子说,“不迁怒,不贰过”,这就是颜回好学的表现。无论是不迁怒还是不贰过,都是一种道德品质上的要求和完善。也就是说,这就是对于德性修养的要求,学的关键在于此。

在《论语》中,“学”字一共出现了66次,它的含义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今天所讲的学习,但也是学习的一种,因为它注重的是德性的培养和完善,是高于一般知识性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其实就是孔子对于人格完善、对于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只有“学”才能够真正成就一个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仁”还是“礼”,要在现实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通过“学”才能够实现。所以,我认为《论语》中最为关键的、核心的概念应该就是“学”,这也是孔子留给我们的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人好学的传统实际上就是从孔子这里开始确立的。后来诸如书香门第、耕读传家等说法,无不是“学”在中国传统中的切实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