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在中国传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四库馆臣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一》),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易》在中国传统中的特殊地位也就非常清楚了。面对这样一种具有基础性意义的经典,理解它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我们学习《周易》的开始。
“《易》本卜筮之书”,这是朱熹对《周易》一书性质的基本判定,在现存朱熹的作品中,这样的说法是比较普遍的。比如乾道六年(1170),朱熹41岁,他对弟子杨方讲论《周易》,说:“《易》本为卜筮作。古人质朴,作事须卜之鬼神。孔子恐义理一向没卜筮中,故明其义。”(《朱子语类》卷六十六)其后不久,他写信给何镐,又说:“卦惟三《易》有之,皆筮法也。”(《朱熹集》卷四十《答何叔京》)朱熹的这个说法,至少有两层含义。首先,这是对《周易》最初性质(功能)的一种提示,即《周易》原本就是对古人占卜经验的总结;其次,人们对《周易》的理解,会产生种种不同的改变。[1]从这个角度来说,《周易》原本跟占卜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卜筮之书,但是在后来的历史脉络中,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超越了纯粹的卜筮而获得了经典的地位。这种经典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跟《周易》所传达的义理有密切的关系,这个时候,它就不能被单纯视为一种占筮之书了。
从卜筮之书,到超越卜筮之书而成为传统经典,这是《周易》文本在思想史上变化的一个基本脉络,也是我们对《周易》一书理解的基点。当然,如果从中国哲学精神的角度来看,那么《周易》无疑是中国哲学精神的开端,要了解中国哲学就需要对《周易》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