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借助“表达方式”提高对方的理解度(1 / 1)

通过两张图表,体会“理解度的差异”

请看下一页。两张图表展示的都是全球各区域的咖啡消费量。

首先声明,这两张图表都是我基于国际咖啡组织(ICO)2016年公布的数据制作的。大家应该能看明白,两张图表的不同点在于折线的种类、信息的配置等细节吧。

接下来请发挥你的想象力。

假设,你现在正站在台上介绍亚洲和大洋洲市场的发展前景,下面需要将图表投影在大屏幕上。

此时你会选择哪张图表?这两张图表中,哪一张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说明就能让大家理解呢?

如果你在心里默念“第2张图表”,那么说明你能够直观地理解图表的影响力。

因为图2的折线图可以在一秒钟内传递出“亚洲、大洋洲的市场前景比任何地区都要大”这一信息。

如果展示的是图1的折线图,那么演讲者就需要口头说明听众应该关注哪里。

哪张图更通俗易懂?

介绍亚洲、大洋洲的市场前景

台下的听众一边要盯着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线条,一边还要听演讲者说明,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等待你的解说。

如此一来,听众的注意力自然会被分散。

反观图2,加粗的线条自然有一定的特殊含义,听众在听演讲者介绍之前,就能推测出解说内容。

借助图表省去说明的工夫,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不了解图表效用的人,或者不具备图表知识的人,或许会将图1原原本本地摆在资料中吧。

而充分理解图表效用的人,就会像图2那样,根据需要传递的信息,在展示方式上作相应的调整。

信息源完全相同,展示的内容也没有任何差别,但是只要稍稍改变一下视角,传递信息的方式就会截然不同。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差异太小。

但是,试想一下,倘若是长达30分钟的演讲、50多页的资料、100多页的汇报稿,抑或是10年来的发展进程,这些小小的差异将积累成多大的鸿沟呢,想必答案会令人咋舌吧。

工具都配齐了,为何还是不具备“传达力”

轻轻点击电脑桌面的图标,短短几秒钟就能启动用来编辑资料的软件。每一个软件都具备各种先进的功能,如果能运用自如,就可以做出连专业人士都相形见绌的设计。

你的面前已经摆满了制作资料和写文章时可能用到的各种工具,而且这些工具的各项功能日益完备。

但是,你是否真的体会到了以下感受呢?

·用资料或文字说服他人变得更加容易了

·和以前相比,企划案的通过率更高了

·汇报、发言的效果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和以前相比,客户或信息接收方的理解偏差有所减少

能够自信满满地说“有了数字化设备,我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人是幸福的。

但是,这种人寥寥无几。

原因就在于,使用工具的人的“知识量”的扩充速度远远落后于工具进化、更新的速度。

这里讨论的“知识”,是指关于视觉化形象效果的知识。

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所以才无法灵活地运用工具,无法充分发挥工具的功能和作用。

那么,缺乏制作图表所需知识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长期以来,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正文比图表更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应该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完善文章上。

再加之,我们周围很少有人能够针对图表给出恰当且准确的反馈。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资料或幻灯片,大多是复杂无趣、晦涩难懂的。

不可否认,文章的确是非常关键的要素,但它也只是资料的一部分而已。

当你制作资料时,可以按照内容和展示方式五五分的原则进行设计和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