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 1475—1564)
约1547—1555年
大理石
高度:226厘米
佛罗伦萨大教堂歌剧院博物馆
这件被称作佛罗伦萨《圣母怜子像》的作品是米开朗琪罗继《大卫》之后雕刻的尺寸最大、最雄心勃勃的雕塑。由此,他又回到最早的题材上,开始解决由最著名的古代雕塑——《拉孔奥像》提出的古老的难题。自从1506年发现拉孔奥雕像时起,米开朗琪罗就意识到这座三人组像并非如罗马作家普林尼(Pliny)所坚称的那样,是用一块石料雕刻而成的。这种误解只会让困难更加难以解决:古典时代的人们无法做到的事,现代艺术家能成功吗?米开朗琪罗不仅试图与古典时代的艺术相媲美,还试图通过在一块大理石上雕刻四个人物来超越它。
雕刻三人组雕像本身的难度已经非常大,而要用一块石料雕刻四个人物的难度则指数级增加。即使是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或17、18世纪那些伟大的石雕能手也很少挑战这个艰巨的任务。乔治·瓦萨里看到正在进行的雕塑时,暗地里认出米开朗琪罗的非凡意图,并预言“它将超过他的所有其他作品”。然而,这件《圣母怜子像》却从未完成。
米开朗琪罗习惯于一边创作,一边调整想法。他已经知道要预先采掘超大型石料,好预留足够的材料,方便稍后一边雕刻,一边改变人物的形状和处理方式。但是,人物组像的构图几乎不会剩下多余的石料。与基督和站立的尼哥底母这两具人体相比,圣母已经显得太小了。事实上,大理石已经不够了,如果不损害已经雕刻好的圣母死去儿子的头,就没法完成圣母的脸。同样,米开朗琪罗剩下的材料也不足以完成马利亚放在基督胸前的左手。接下来,雕刻耶稣的左腿时,艺术家遇到了一个更棘手的问题。不知道这里的石料是断了,还是被故意弄掉的,无论如何,这条腿被锯断,准备另外接上。这种草率的处理与米开朗琪罗的观念,即真正的雕塑是由一整块石头创造的,完全背道而驰。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可能导致他放弃了这件作品。也许我们不愿意想象,这位技术已臻化境的雕塑巨匠会向困难低头,但我们似乎的确看到了创作这一作品时,米开朗琪罗遇到了个人和技术上的双重障碍。
《圣母怜子像》中,艺术家以尼哥底母的名义加入了自己的肖像,尼哥底母本人是雕塑家,也是基督的秘密追随者。和尼哥底母一样,米开朗琪罗也虔诚地信仰他的救世主,是一个“朝圣者的灵魂”,一个寻求救赎的人。雕塑雄辩地表达了艺术家的信仰,并原本计划作为他坟墓的标志。但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完成雕塑意味着赋予大理石生命,同时也意味着承认自己的死亡。无论有多少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原因,这件作品注定无法完成。然而,尽管受到破坏,尽管一路麻烦不断,佛罗伦萨《圣母怜子像》仍然是一件感人至深、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