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圣伯多禄大殿(1 / 1)

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 1475—1564)

1546—1564年

罗马梵蒂冈

1547年1月1日,教皇保罗三世任命米开朗琪罗为圣伯多禄的总建筑师,而米开朗琪罗“非常沮丧,完全硬着头皮”。这是一个可疑的荣誉。他所接手的,是一群死脑筋的工人和几个头脑发昏的监督者,这些人老是跟米开朗琪罗对着干,他们热情地忠于上一任总建筑师安东尼奥·达·桑加洛(Antonio da Sangallo),对这个新来的建筑师并不信任。米开朗琪罗当时已经七十一岁了,他将把余生的十七年全部献给了这项工程。

旧圣伯多禄大殿的改建始于15世纪中叶,但真正承担起建造新大教堂工程的却是教皇儒略二世(1503—1513年在位)统治期间的多纳托·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在装饰教皇的墓碑或是为西斯廷教堂穹顶绘制壁画时亲眼见过君士坦丁皇帝所修建的古老教堂遭受过多么冷酷的破坏,也看到过人们想要取而代之的努力,只是这些努力有时不够,而更多的时候则完全看不到。

尽管米开朗琪罗偏爱宏伟的建筑,但他对新教堂的最大贡献也包括忠实地体现布拉曼特的最初设计理念,并纠正该项目的工程缺陷。米开朗琪罗拆除了大量画蛇添足的建筑,扭转了近四十年的建筑史,完成这一壮举的前提是艺术家和赞助人都必须有巨大的信心、勇气和远见。拆除多余建筑后,大教堂的重点更为突出,外部和内部均条理分明。从外部看,大教堂是一个结构紧凑的巨型雕塑;教堂内部则是一个开阔、明亮、令人振奋的空间。

圣伯多禄大殿的外层如同某种“建筑构造”:巨石板如地壳板块般上升、下沉、滑动、卡死。墙壁表面层次分明、重叠,并因移位而一圈圈向外漾开。密集排列的立柱、窗帘和开放壁龛彼此交错形成的韵律感,都容易令人忽略其表面的简洁。米开朗琪罗发明了一种墓碑比例的“巨式结构”。石灰华质地的壁柱拉长了垂直方向的维度,越过一个含有两个巨窗的分隔位,然后是三个巨窗的分隔位。垂直向上的喷发感极为震撼,只有阁楼和檐口的沉重之感才能压得住这股势头。圆形的顶棚延续合并了这些垂直方向上的力。从地面到天窗,整个建筑拔地而起,一气呵成。沉重的实感和复杂的外墙表面与宽阔、明亮的室内形成反差,这一点类似哥特式教堂。在这座巨型建筑物的中心,安放着圣伯多禄的坟墓;在这个尊贵地点的上方是华丽的、溢满阳光的穹顶。

尽管有挫折,尽管科西莫·德·美第奇大公执意劝说米开朗琪罗回到佛罗伦萨,但是他仍然坚定地投身于这个项目中。他为大殿投入的时间接近二十年,但在这期间,他纠正了之前的错误,并为未来铺平了道路。从那时起,圣伯多禄大殿一直萦绕在米开朗琪罗的心头,也是他解脱罪孽的最大希望所在。尽管圣伯多禄大殿有着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其间,修缮频仍,但我们仍然有理由认为它是属于米开朗琪罗的杰作。它是基督教世界规模最大的教堂,是教皇权威的显赫标志,也是米开朗琪罗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