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先了解对方的反应(1 / 1)

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并尽可能地满足它,才有可能达成你的请求!

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一言不合转身就走的;意见不合拍手散伙的;情谊不通互不来往的……这都是因没了解对方反应就贸然提出请求而引发的矛盾。很多时候,我们总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沟通,从而急切地想让对方满足我们内心的需求,以致没顾忌到对方的感受和想法,最终落得个一拍两散的下场。

小莉是个“网购达人”,生活中的所需品全都来自网络购物。

这不,小莉又“秒杀”了一件她钟爱已久的外套。收到货后,除了袖口脱了点线外,其他的她都非常满意,但一件新买的衣服有瑕疵,心里总归是不太舒适。于是,她找客服理论:“亲,衣服袖口脱线了,你们怎么处理?”

这要是换成别家客服,定会直接说:“亲,你退回吧,再重拍一件。”

这点网店的客服林薇却并没有这样做,她从字里行间发现小莉的语气似乎没有愤怒,若退回来重发,来回的邮费都得自己掏,不划算,她问道:“亲,不好意思,您想怎么处理呢?除了开线外,对我们的衣衣是否满意呢?”

小莉如实回答:“其他都还满意,就是袖子开线让我觉得有点不开心!”

面对小莉的回答,林薇立刻意识到对方并没有退货的想法,只是刚买回来的新衣服有问题,心里不怎么痛快罢了,补贴点缝补费没准能让她心里舒服点,这事也就能圆满解决。这在林薇的授权范围内,所以她立马问:“亲,实在是抱歉,这都是我们的疏忽,要不我给您申请一下缝补的补贴,你看怎么样?”

小莉回答道:“可以是可以,但不知你们能补贴多少钱呢?”

林薇想了想,回答道:“请问补偿您8元缝补费可以吗?”

小莉一听这话,心想:这已经够我去缝补了,其实自己缝一下也没事。于是她爽快地回答:“可以!麻烦亲帮我申请一下吧!谢谢了!”

紧接着,在小莉满意的情况下,林薇提出了她的请求:“亲,麻烦收货后,给我们一个五星好评吗?小本生意不容易啊!”

小莉觉得衣服确实不错,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爽快地说:“好的!”

林薇一看这话,感激地说:“谢谢亲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林薇是个沟通的高手,她没有按照惯例来处理小莉的问题,而是先了解她的反应,再一步步满足她的需求。可见,摸清楚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对于能否达成自己的请求至关重要。所以,凡事都不要想当然的去下判断,也许别人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他们需要的有可能另有玄机,更切忌在别人没说清楚想法之前,盲目地下结论、提要求,那样很容易引发对方的反感,从而遭到拒绝。

王帅是一家公司的区域经理,他手头有个客户的合同马上到期了,由于合作多年,所以他直接将往年的合同打印了一份,准备直接拿去让客户续签。

“刘总,这是续签合同,跟往年一样,您签了我立马跟你补齐后面的货。”王帅笑嘻嘻地说完,便把已经打印好的合同递给了刘总。

然而,刘总脸上却闪过一丝不悦的表情,说道:“就放那儿吧,我现在有点忙,稍后签好了,我让秘书送到你们公司去。”说完,便一副要送客的架势。

“好,那我就不打扰您了。”王帅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于是说完便离开了。

只不过,刚刚刘总那一秒不悦的表情,却被站在门口的竞争对手小李捕捉到了。随后,小李敲响了刘总办公室的门:“刘总,您好!我是××公司的业务小李,这是我们公司刚推出的新产品,您看看感觉怎么样?”

刘总接过新品,研究了一会儿,说:“性能各方面还不错,就是不知道售后情况怎么样呢?”

通过这句简单的回答,小李了解到刘总关心的售后服务,于是,他决定从这方面入手,敲开这笔订单的大门。“售后您放心,只要是产品质量的问题,我们会全部召回,并且还会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额外赔偿。这是我拟定的电子版合同和订单,您可以看看,里面对于售后服务这一项,有着非常详细地记录。”

刘总看完合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小李赶紧说:“如果您觉得满意的话,不妨现在就把合同签了,我这边再给您多配些赠品,您看怎么样?”

随后,刘总叫来秘书打印了合同,当场就签了字。

古语有云:“投石探路”,若将这一成语运用到沟通上,便正是要先了解对方的反应,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试探出对方内心的需求,进而找到完成沟通的突破口,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

具体而言,我们应当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来了解对方的反应:

对方当下的感受

所谓“当下”,是指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因为在沟通的过程中,感受会随着交流的程度而不断变化,唯有得知当下的感受,才能准确判断对方的反应。对此,我们可以问:“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并进一步追问“为什么”。

对方的想法

想法最能体现人的反应,对此,我们必须说清楚想了解对方哪方面的想法,这有助于我们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回应。例如,我们想知道对方对建议的看法,便可以说:你觉得我的建议可行吗?如果不可行,哪些因素会妨碍它的实施呢?

对方是否接受请求

通常,这是我们沟通的最终目的,所以在交流时一定要谨慎,切不可使用要求和命令的语气,或是让对方感觉不舒服的语言。

…|爱的练习题|…

1.在跟别人聊天时,你会先了解对方的反应吗?

2.在朋友无视你感受的情况下提出请求,你会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