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动手能力,不是“说”出来的(1 / 1)

科学家研究发现,让孩子多动手,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让孩子变得心灵手巧。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觉得孩子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听自己讲怎么去做就够了,从来都不鼓励孩子亲自动手实践。

孩子在动手实践时可能并不会如父母预想的那样顺利,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也无法迅速找到克服这些困难的办法。但是,要知道,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父母简单地说几遍就行了,而要通过反复练习、不断积累经验。

有个小男孩叫小小,是班里唯一一个不会手工的孩子。

小小妈一直觉得,小小是个男孩,不应该跟家务活沾上边。她逢人总是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男孩子怎么能在家务活上瞎耽误工夫?”

一天,小小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拿起笤帚想把客厅的地扫一下。妈妈见了,急忙把笤帚抢过来,说:“我的小祖宗,你拿它干什么?你是男孩子,这不是你该干的,快去玩儿吧。”

小小撅起嘴,说:“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说,每个人都应该参加劳动,劳动是光荣的。我想从扫地开始,学习干家务活。”小小说得有模有样。

妈妈笑道:“我知道,小小是个乖孩子。既然小小想扫地,那妈妈告诉你扫地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如何打扫就行了,不用亲自做。”结果,在幼儿园里,小小拿起笤帚,还是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扫地。

从一开始,小小妈就给孩子灌输了一个错误的观念:男孩志在四方,跟家务活丝毫扯不上关系。实际上,做家务活是锻炼孩子动手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孩子连最简单的家务都不会做,更不要指望他们会把复杂的事情做好。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方法一:不要代替孩子动手,帮助他们想办法

小光的小椅子腿松了,他努力地摆弄着,想将椅子腿给固定好。但是,他花了一个早上的时间都没能成功,最后不得不向爸爸求助:“爸爸,我的椅子腿坏了,你能帮我把它修好吗?”

爸爸走过去,低下头看了一下,笑着对小光说:“问题不大,我相信你自己可以修好的。”

“爸爸,我不能。我试过了。”小光低着头,小声地说。

“你用螺丝刀了吗?”

“没有。”小光实事求是地回答。

“你先从工具箱里找一颗这样的螺丝钉,然后再把螺丝刀拿过来,我教你怎么弄。”

小光拿来螺丝钉和螺丝刀,爸爸用手指着一个小孔说:“这儿有个孔,看到了没有?”

“嗯,看到了。”小光说。

“好,现在你把螺丝钉放在这个小孔里面……慢慢地,用螺丝刀把它拧紧……”

不一会儿,小光就把他的小椅子修好了。从那以后,小光可以自己修理小椅子、小桌子了,有时家里其他的小件家具坏了,小光也抢着要修……

案例中,爸爸为小光提供了帮助,可是并没有直接上手把椅子修好,而是给小光指出问题所在,并教他如何把椅子修好。确实,如果小光爸自己动手修,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就够了,远比他教孩子修理花费的时间要少,但小光爸并没有这么做。小光爸的举动告诉我们:孩子遇到困难需要父母提供帮助时,我们帮他们把问题找出来,给他们提供一些指导就可以,绝对不能代替孩子去做。孩子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增长经验、不断成长。

方法二:给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

晚饭后,桐桐非要喝橙汁,爸爸习惯性地拿出研磨器,然后把橙子切开,准备给他榨汁。可是,没想到小家伙这次来了兴致,突然要求自己动手做。考虑到没有安全隐患,桐桐之前也多次见他们榨过,于是桐桐爸同意了。

桐桐接过橙子,学着爸爸妈妈之前榨汁的样子在研磨器上开始操作。虽然孩子小,力道不足,每次榨出来的橙汁很少,但他的架势看起来却是像模像样的。正在桐桐看着橙汁顺着容器往下流,开心得不得了的时候,妈妈看到后匆匆忙忙赶过来,说怕桐桐受伤,非要从桐桐手里接过东西帮他榨,气得桐桐哇哇乱叫:“你去看电视吧!我能行!”

家里院子的角落有个花园,桐桐妈在里面种了月季花、葡萄秧等。星期天,阳光明媚,桐桐妈往两个小水桶里灌水,准备去花园浇水。正在一旁玩儿的桐桐看到了,既好奇又兴奋,扔下手中的玩具跑过去,说:“妈妈,我拎这个小点的水桶吧。”可桐桐妈却说:“你还太小,拎不动,万一再把衣服弄脏、弄湿就麻烦了,还是我来吧。”

看到妈妈执意不肯让自己帮忙,桐桐耷拉着脑袋继续玩自己的玩具了。

很多父母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可是往往因为不懂教育的真谛,于是总是有意无意地剥夺孩子实践的机会。比如,剥橘子、鸡蛋、苹果等,孩子想吃,父母习惯性地剥开、去皮之后再拿给孩子,为的是让他们吃起来容易些。

但是,父母为孩子提供方便的同时,剥夺了他们亲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无法体会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甚至会让一些孩子养成一种惰性。所以,我们要做有远见、有格局的父母,生活中给孩子提供一切能够让他们动手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