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阅读能力,不是“打”出来的(1 / 1)

读书使人进步。对孩子来说,阅读可以让他们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喜欢阅读。有些父母给孩子买书、定读书计划,孩子完不成就对他们拳脚相加,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根本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

儿子上初一了,做完作业就玩儿,从来不看课外书。王女士听身边的人说,孩子就要多读书,将来才能考上重点学校,长大了才会有出息。于是王女士去书店,买了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回来。回来后,王女士将书往儿子房间一放,说:“看,我给你买了些书,以后有时间别总是玩儿,多看些书,以后才能有出息。”

第二天晚上,儿子做完作业要看电视,王女士抢过遥控器,让儿子进屋去看书。没一会儿儿子就出来了。王女士问他:“出来干什么?”儿子说:“喝水。”过了一会儿,他又出来……持续了一个小时,儿子断断续续出来好几次,王女士特别生气,朝着儿子后背就是一巴掌,生气地说:“给你买了这么多书让你读,你怎么就不听呢!就知道玩儿!”总之,不管王女士如何打骂,儿子就是不看,要么就是随意地翻两下,最后,这些课外书变成了摆设。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识渊博。为了让孩子多看书,许多父母不惜买回一大堆书让孩子看。如果孩子听话,父母自然会特别高兴;如果孩子不看,有些父母就会恨铁不成钢,冲孩子发火。

引导孩子读书,不要单纯地把读书当成一项任务,而要引导孩子将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让他们知道,书里有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能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内容。阅读也是一种能力,需要慢慢培养,父母千万不能太心急,不然欲速则不达。

方法一:给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读书氛围

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说:“我给孩子买了很多书,他就是不看,我也没办法。”其实,并不是孩子不爱看书,只是因为家里的阅读氛围不好——凭什么别的孩子都在玩儿,非让我看书?凭什么你们看电视,让我闷头看书?由此可见,父母光给孩子买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当父母放下手机、关掉电脑拿起书来阅读时,即使你不邀请孩子读,看到你津津有味地看书,他们也会受父母的影响,不自觉地融入进来。

曾经有一位妈妈向我抱怨:“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不仅花钱专门为他隔了一个书房,还配了书架,买了很多书。但让我失望的是,他就是不喜欢读书。”

跟她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每天晚上吃完饭就会对儿子说:“做完作业就去看会儿书,给你买了那么多,也没见你读过。”她收拾完饭桌后,就坐在客厅,打开电视看。有时候看电视剧,有时候看一些娱乐节目,遇到有趣的情节,她还时不时地咯咯大笑。儿子在书房里听到后,心中不免觉得痒痒,哪儿还有心思看书。于是他在书房坐不住,总会不停找借口出来,然后看几分钟电视。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深远的。特别是儿童期的孩子,一般他们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如果父母爱读书、看报,他们多半也会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父母爱看电视、玩电脑,孩子也会对此痴迷。所以说,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父母就要从自己做起,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榜样。

方法二:帮助孩子,慢慢寻找读书的乐趣

有些父母感到头疼,在他们看来,孩子把读书当成了负担,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似的,于是总会表现出一种应付的态度。有的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是因为他们能从中感到快乐。所以,如果能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读书,让他们同样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相信孩子势必会爱上阅读。

女儿上学以后,为了让她积累词汇量,我们经常玩成语接龙的游戏。一开始女儿经常输给我,为了鼓励她,我有时会刻意输给她。尝到“打败”我的甜头后,她又会搜集更多的成语,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翻书、查成语词典等。

看到时机成熟,我就偷偷买来《成语故事大全》放在书架上。这一招果然很灵,我不在家时,女儿就如饥似渴地去读,准备了一大串成语来应对我。有时候我假装不知道成语的意思,她能马上解释给我听,甚至还能说出其出处。

后来,应女儿的要求,我给她报了一个书法培训班。为了调动她的积极性,我和女儿约好,每天放学回家后她负责把当天学习的内容教给我。每天,我们两个都会从书架上选一本书,摘抄里边的优美句子,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没有苦口婆心的劝说,没有声色俱厉的强迫,偶尔我们还互相吹捧几句。虽然这耗费了我不少精力,可是,这种你追我赶的阅读、学习特别有意思,而且亲情变成了友情,母女看似姐妹,我们彼此的心也靠得更近了。

如果时间允许,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这样更容易让孩子发现读书的乐趣。比如,晚饭后,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各自朗读一段喜欢的句子给家人听;如果对书中某一角色有不同的认识,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讨,这样不但能对故事情节、人物有深刻的印象,也能为孩子的写作挖掘并积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