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7 欲速则不达,孩子的学习急不得 学习,一口吃不成个胖子(1 / 1)

在孩子中流传着这样的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大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成绩,在孩子开始接受基础教育时,他们就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哪怕是刚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父母也不会轻易放松对孩子学习上的监督。

在许多父母看来,如果孩子小学阶段成绩不佳,就很难考上重点中学,离重点大学自然也就渐行渐远了。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不谋而合: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不停地督促并对孩子提更高的要求。

可是,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女儿上幼儿园时,有个经常在一起玩的好朋友叫小菲。幼儿园毕业后,女儿顺理成章地进入附近的小学,而小菲的父母为了让她比同龄孩子更优秀,将小菲送进了离家较远的重点小学。

结果没多久,小菲的爸爸妈妈发现:在学习上,小菲似乎并没有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早早地掌握知识,相反,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排在班级的中下游。

为了提高小菲的学习成绩,爸爸妈妈没少和班主任老师沟通。可是,老师的回答让他们内心更为失落:在班上,小菲的年龄最小,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点跟不上班里其他的学生……

期中考试成绩单发下来,看着试卷上那扎眼的“48分”,爸爸终于忍不住对小菲大声呵斥。小菲眼里含着眼泪,委屈地说:“爸爸你别凶我了,我真的不懂啊……”

小菲的父母望女成凤,想让小菲快人一步的心情不难理解,可如果让孩子“抢跑”而忽视了他们的承受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急于求成是学不好的,只有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是最佳的学习方法。由此也说明一点,父母应当按照孩子的心智发展情况,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具备接受相应知识的能力,对知识的接受无论过早还是过晚,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都极为不利。

方法一: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家长经常会抱怨:孩子贪玩,不喜欢学习,自己感到着急且苦恼。其实,只要孩子对学习有兴趣,自然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保持活跃思维、想方设法攻克那些不会的题。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要有持续而强烈的学习兴趣。如果想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父母可以采用很多方式,比如,把目前的学习和孩子未来的生活、工作联系起来,让他们了解知识应用的重大作用,并且逐渐将学习的外部要求转化成自身的学习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接女儿放学时,我经常看到三三两两的家长聚在一起聊天。

一次,一位妈妈对我说,她儿子小宝已经上五年级了,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玩,玩够了再写。用孩子自己的话说:“妈,我真的不想上学了,每天都那么多作业,还要预习,太难了。”

听她这么说,我就知道,她的孩子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更不用说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了。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习的最佳动力就是兴趣,面对厌学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弄懂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逐渐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方法二: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而学习

美国影片《男家庭保姆》中,男主角和雇主的三个女儿之间有一段经典对白:

“孩子们,去学校干什么?”

“学知识。”

“为什么要学知识?”

“考大学。”

“为什么要考大学”

“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为什么要工作?”

“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为了不让他人将自己当作路边的小狗一样任意打骂。”

当我看到影片中这一幕的时候,感慨颇多。男主角的提问让孩子们明白了学习的真正目的,同时也告诉他们:上学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绝不是被强迫的,只有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决定。

马斯洛在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当生存需要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问题时,地位的需要就会被彰显。遗憾的是,如今很多孩子都不明白学习的真正目的,一味地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压根就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学习。

我记得那年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吃完晚饭,我一直没见她写作业,就问她:“今天老师没留作业吗?”

女儿回答:“留了,可我今天就是不想写。”

我觉得非常奇怪,问她为什么,她还是说:“不想写。”

“不想写就别写了,反正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完成或者完不成,都跟我们没关系。可是,我认为作业对你就跟工作对我的意义是一样的,完成了,是对自己负责;完不成,对自己将来的发展也没什么好处。”

女儿一想,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休息了一会儿,就回屋写作业了。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逼孩子学习、哄孩子学习,却很少有人告诉他们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只有让他们意识到,读书、写作业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心应手,他们才可能真正塌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