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身为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捍卫孩子独特的气质。著名作家张爱玲的成长历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论。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李鸿章的女婿,她的父母也都曾留洋海外。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张爱玲同时接受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熏陶,比别人拥有更加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
张爱玲3岁时,母亲就教她读诗。天性聪颖的她,一首诗词念几遍就会背诵。很多时候,她还会仿照古诗的体裁写些小诗。
7岁时,张爱玲就可以写些小故事了。
9岁那年,小爱玲画了一张漫画,父母看了,觉得不错,就把漫画寄给了报社。结果,几天之后,竟然收到了5元钱稿费。父母高兴地鼓励她说:“这些钱,你可以用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张爱玲收到的第一笔稿费,她高兴极了。
上中学时,张爱玲开始接触张恨水的小说,被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吸引的同时,萌发了自己写小说的想法。之后,张爱玲就按照《红楼梦》中的人物,给他们换上同时代人的服装,用同代人的语言,开始写小说。每写好一个章节,她都要拿给父亲看。父亲总是欣然动笔,拟上回目。后来,这本书写完了,被订成上、下两册手抄本,书名叫《摩登红楼梦》。
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下,张爱玲一步步走上了作家之路。她的文学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很多人。
可以想象,如果张爱玲没有开明的父母,而是从小就被逼着学习一些所谓“大家闺秀”应该学习的东西,那么一代天才作家很有可能就会被埋没。由此可见,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捍卫孩子的独有气质,为其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成就。
方法一:别把孩子的气质当缺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先天气质,不同气质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养方式。
小易特别厌学,老师和家长用了很多方法都无法让他认真学习。一天,爸爸惊讶地发现小易居然在看书,而且表情极其认真。
爸爸发现小易正在看一本关于古钱币的小读本。他灵机一动,决定从这个方向下手,培养小易的阅读兴趣。于是他开始经常跟小易讨论关于古钱币的事例,以此激发小易的求知欲和学习欲。
渐渐地,小易爱上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还立志要考大学,学习与古钱币相关的专业。小易一点一点地进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考入了重点大学的历史系。
小易从一个学习普通的学生到考上名牌大学,跟爸爸按照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分不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气质特点,父母应当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引导。只有承认孩子的独特性,才能正确地理解孩子,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难管,公然挑战父母的权威,并不是好孩子越来越少了,而是很多父母不太会欣赏和尊重敢于对父母说“不”的孩子,把孩子的独特误解成缺点。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反思自我:我够了解孩子吗?我够尊重孩子吗?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不了解孩子,就不能正确看待孩子身上所蕴含的优缺点,教育成果自然不会很理想。掌握教育的规律,因材施教,这样带给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好的。
方法二:理解并呵护孩子的个性
每个孩子的注意力、语言、行为、习惯、情绪等都有明显的特征和倾向性。家长要理解和呵护孩子的独特个性,培养孩子独立探究、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因势利导,逐步让孩子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为了讲解“加法”的原理,老师拿出一个苹果,问同学们:“一个苹果加上另一个苹果是几个苹果呢?”
“两个。”孩子们齐声回答。
接着,老师又用其他实物做了类似的演示,最后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了“1+1=2”。
爱因斯坦眨着眼睛,对老师的解释产生了质疑,举手示意并站起来说:“老师,1加1,其实也等于1。”
老师被说愣了。只见爱因斯坦从口袋里取出两块软糖,一只手拿一块,然后把两块糖用力地捏在一起,举起来:“老师,你看,这不是‘1+1=1’吗?”
“两块软糖粘在一起,变成了一大块。”
“大的一块也是1啊。”爱因斯坦回答道。
老师摊开双手,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是轻轻重复:“对,大的一块也是1……”
年幼的爱因斯坦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求知欲和学习欲,在向老师表述自己的想法时,老师没有指责他捣乱,而是对他的回答加以肯定。这就是尊重孩子个性的表现。如果老师对爱因斯坦的回答生硬地贬损,受到“打击”的爱因斯坦也许就不会成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了。
在父母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理解并呵护孩子的个性,就能建立起平等、民主、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孩子才敢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并获得积极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感受方式、玩耍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享受方式,就是这些特性定义了独特的自我。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们个性中最鲜活、最真实的东西得以张扬。当然,尊重孩子的个性,并不是一味地迁就孩子,家长应当多一些耐心和尊重,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多花些时间和孩子相处,并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培养孩子的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