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孩子,才能容孩子;知孩子,才能帮孩子(1 / 1)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有时候,家长们却在不知不觉中以“爱”的名义伤害了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习惯了让孩子去听大人的话,让孩子在自己设计好的轨道中成长,却忽视了孩子们的需要,其实只有真正读懂了孩子,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一年级放暑假时,女儿因为做错了一件很小的事被我批评了一顿。之后,我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她窝在自己的房间。大概半个小时后,我从房间出来,路过女儿房间的门口时,我看到她背对着窗户,两个肩膀一耸一耸的,正在抽泣。

我走过去安慰她:“刚才是不是我话说重了?”她本来是轻轻地抽泣,结果我话音一落,她哭得更厉害了,说:“我也有自己的尊严呀。”女儿的话,像针一样刺了我一下。我在教训她时,根本没想到年纪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尊严。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一些事,这时,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去指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去理解孩子,让孩子自觉认识自己的错误。这往往比打骂、指责效果要好得多。

要知道,先读懂孩子,才能正确地爱孩子;只有正确地爱孩子,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

方法一:细心观察才能透彻

家长对孩子的了解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有个同事跟我说,她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开始学习写日记。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周都会写一篇,还要让家长签字。孩子的爸爸感到非常高兴,一直以来儿子跟他不亲近,借着这个机会,他正好可以看看儿子心中在想些什么。

每周都可以看到儿子写的一篇日记,孩子的爸爸觉得自己已经足够了解儿子:他不喜欢黑色、不喜欢吃苹果、不喜欢班上的学习委员,他喜欢体育课、喜欢打篮球……三年过去了,儿子上了六年级,爸爸已经连续看了三年儿子的日记。

这一天,儿子回到家,脸色很难看,爸爸问他:“儿子,你的脸色怎么不太好?是不是被人欺负了?”

谁知儿子听了爸爸的话像只被踩了尾巴的小老虎一般,朝着爸爸大声吼道:“你根本不了解我,就知道瞎问,你知道什么呀?”

爸爸被儿子的反应吓了一跳,他提高嗓门对儿子喊道:“我不了解你?你是我儿子,我怎么会不了解你呢?你喜欢打篮球,喜欢红色,不喜欢吃苹果……”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儿子转身就向房间走去,把门重重地摔上了。

虽然,父母赋予了孩子生命,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而很多父母都忽略掉了这一点,他们总是认为:“我是他们的父母,我一定最了解他们。”比如同事的丈夫,仅凭一本日记,就以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儿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儿子的这本日记,不仅没有让爸爸更了解儿子,反而激发了父子间的矛盾。

了解孩子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细心观察,不满足于现有的认识,才能将孩子了解得更为细致。而且,孩子是不断成长的,对孩子的观察和研究肯定不能停留在某一个时期,这将是一个漫长而有趣的过程。

方法二:不急不火,做好监督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多少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果父母听之任之,任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自然,它们必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面对孩子出现的不恰当的行为,家长要耐心地做好监督工作。监督孩子是对家长和孩子耐心和恒心的考验。其实说到底,这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父母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急不火,将监督进行到底。

侄子少康最近不知道是因为警匪片看多了,还是因为痴迷警匪游戏,总是把手想象成枪支,对准别人说:“不许动,否则我一枪毙了你!”大人如果稍微动一下,他就会瞬间变身“冷酷杀手”,嘴里发出“砰砰砰”的声音。

少康对这样的游戏特别钟爱,而且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若大人不按照他的意愿配合“假死”,他就会大吵大闹。

弟妹逐渐意识到,少康见人就举“枪”的行为已经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决心让他改掉。弟妹先与少康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对话,告诉他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少康听得倒是挺认真的,表面上答应了妈妈说的话,可是一转身,看到爷爷从房间里走出来,又会马上举起“枪”。

弟妹在不断地纠正、教导少康的过程中,终于失去了耐心,在一次少康对幼儿园老师举起了“枪”时,用力地打了少康一巴掌,他立即大哭大闹起来……

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让孩子改掉这样的行为,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弟妹对这一点似乎认识得还不深刻,当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时,终于怒不可遏地挥手给了孩子一巴掌。可是,责打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耐心纠正才可以。比如:

孩子跟大人玩“假死”,要告诉他,可以玩一会儿,但不能过度,不能强迫大人玩。之后,跟孩子约定时间来玩这个游戏。

如果孩子用哭闹来表达不满,就要告诉他,要按照约定来,否则今后一次都不跟他玩。

如果孩子答应后出尔反尔,要提醒他曾经答应过什么?如果说话不算数,可以将他冷落在一边试试。

如此,孩子的错误行为就会收敛很多。

同样,在生活中遇到其他问题,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比如:孩子只吃肉不吃菜,就要将蔬菜的重要性告诉他,将不吃蔬菜的恶劣后果直接言明。之后,引导他主动吃各类蔬菜。发现孩子喜欢抢小朋友的东西,就要告诉他,东西是别人的,不能抢,想要玩,可以跟对方商量着借;如果对方不同意,就不要强迫。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都会养成一些坏习惯,家长的主要工作就是耐心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记住: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是一场持久战,力量是次要的,粗暴、直接地应对并不能解决问题,耐心纠正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