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路上遇到高中同学刘东,聊了几句,临走时,他忽然问我:“马上就五一了,你准备带孩子去哪儿玩?”
我愣了一下,说:“还没考虑这个问题呢,一般都随便带孩子转转。”刘东说:“那你就不要考虑了,跟我一起,到时候听我安排。”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我就答应了,反正我也没有更好的想法。
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很多父母都会带孩子出去旅游。但是,每年这个时候,高速路上都是车辆大排长龙,一堵几个小时很常见,最令人担心的还是交通安全问题。
我不喜欢在节假日带孩子出行,通常就是找个周边近点的地方,带孩子去转转就行了。既然老同学有安排,权且跟着看看有什么新意。
五一早上,刘东开车来接我们,两家人挤了满满一车。刘东的儿子比我女儿大两岁,今年八岁,看上去是个很懂事的小男子汉。两个孩子见过几次,也算小伙伴了。上了车,我就问刘东,怎么安排的。
刘东一边开车一边告诉我,去他父母家过五一假期。刘东的父母退休后,就到郊区租了几十亩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他早就想带儿子亲自去体验一下田间劳动。说话间,刘东问我女儿,有没有捉过虫子?见没见过大白鹅?喂没喂过羊?我女儿听得瞪大了双眼,满怀期待,恨不得马上就飞到目的地。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目的地,刘东的父母知道我们要来,已经在忙碌了。东父在杀鸡,东母在菜地里拔菜,两个孩子吵着要去看鸡、看羊、看大白鹅。刘东的父母不仅种了各种蔬菜,还种了好多果树:梨树、桃树、杏树、橘子树,东父说果树过两年就可以挂果了,到时候你们来都有新鲜的水果吃。
刘东把两个孩子叫过来,让他们到菜地里认识蔬菜。两个孩子惊奇地看着平时只有超市才卖的黄瓜、卷心菜、莴苣、蚕豆、白菜等等,才知道蔬菜是这样长出来的。
孩子们高兴坏了,争先恐后地认着各类蔬菜。我们给两个孩子一人一个小篮子,爸爸们教孩子摘蚕豆和黄瓜,妈妈们教孩子剥蚕豆,两个孩子干得可欢实了。中午吃着自己摘的菜,孩子们吃得那个香甜劲儿,真让大人们高兴。
下午,我们带着孩子们在果园里锄草,顺便挖荠菜,晚上做荠菜饺子。妈妈们挖荠菜,爸爸们锄草和教孩子认识荠菜。两个孩子一会儿就能辨别杂草和荠菜,还比赛看谁挖的荠菜多。
晚饭后,夜色笼罩下来,满天繁星闪烁,两个孩子欢快地坐在院子里数星星。大人们坐在院子里喝茶,刘东趁机给孩子们讲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愉快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孩子们早早就起来跟着刘爷爷去喂羊、喂鸡、喂大白鹅,两个孩子还主动帮忙去给蔬菜浇水。
傍晚,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新鲜蔬菜返回,路上,我女儿就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再去看大白鹅呀?”刘东的儿子说:“爸爸,我答应爷爷暑假要来多住些日子。”
看来,两个孩子都喜欢上了这里。以前,我以为孩子小,不会劳动,也没想过让她参与劳动。其实,五一劳动节是最好教育机会,让孩子懂得劳动最光荣,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假期过后第二天,女儿回来就给我看作业本,上面有她写的日记,虽然有好多字都不会写用拼音代替,但老师批了大大的一个“优”。我一看,原来孩子把五一假期的经历都完整地写下来了。
我很感谢我的老同学刘东,带给我和我的孩子一个不同的五一劳动节,让这个普通的节日比往年更具有仪式感。
我们不能陪孩子一辈子,可是,我们可以教会他们生活的能力,教会他们制造幸福的能力,就是让平淡的日子充满仪式感。我记得《小王子》里有这样一句话:仪式是什么?仪式就是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让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培养孩子仪式感,就是培养孩子用心对待生活,哪怕很小的事情,也能让平淡的日子更有味道和意义。
后来,我从朋友那里得知,五一劳动节,有很多单位都组织了活动。共青团组织了去福利院慰问老人们,有的公园举行放风筝比赛,有环湖骑行比赛等等。看来,是我太孤陋寡闻了,明年一定要带孩子参加新的活动,让她对每一个日子都产生新的感受。
小区门口挂了牌子,原来小区物业管理处也在组织业主们开展活动。大人们的拔河比赛,小区幼儿园的孩子们还准备了节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仪式感,因为充满仪式感的日子就像给生活添加了调味料,让平淡的生活充满幸福感,也让无味的生活充满快乐。
培养孩子的仪式感,就是教会他们创造生活的惊喜,这会让孩子们更快乐。而我们在带给孩子快乐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