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我在楼下遇到对门邻居一家人。肖林五岁的儿子晨晨拎着一个小塑料桶,我还没问他们去哪儿,小家伙就冲我说:“叔叔,今天我们要去种树了。”
“是吗?晨晨真棒!都会跟着爸爸妈妈种树了。”听到我的夸奖,晨晨更得意了:“叔叔,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种的那棵树跟我的名字一样,也叫‘晨晨’”。听到这话,我看见肖林和他爱人两个都笑了。我知道,他们一定是帮儿子种下了一棵希望之树。
就在我转身的时候,没想到小家伙又冲着我大声说:“叔叔,告诉小姐姐,我以后再也不折断小树了。”我不禁回头冲晨晨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大声回答他:“好。”
晨晨的话让我想起前几天的事情,小区里一帮孩子在楼下草坪上玩。我女儿发现一棵小树长出了一节新芽,就高兴地喊小伙伴们来看。于是,一群孩子都围着那棵小树,叽叽喳喳像一群小麻雀似的。忽然,晨晨伸出小手,一下就把那一节新芽给掐了下来。这一下,其他孩子不干了,都七嘴八舌开始批评晨晨。尤其是我女儿,因为是她最先发现的小树绿芽,她特别生气,不仅哭了,还伸手推了一把晨晨。晨晨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也大哭起来。后来晨晨的爸爸肖林赶来了,才平复了这场纠纷。
看来,今天晨晨不仅跟着父母去植树,还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要爱护树木,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每年三月,万物复苏,许多父母都会带着孩子去植树。既能踏青,带孩子呼吸春天的气息,又能增加亲子关系,还能顺便给孩子讲讲植树知识,让孩子懂得爱护花草树木,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在我的亲朋好友里,我妹妹是最注重孩子早期教育的。尤其重视仪式感。在小外甥甜甜过一岁生日那天,妹妹就带着孩子去种下了第一棵以孩子名字命名的树。此后,每年植树节都带着孩子去种下一棵树,至今已经种下五棵树了。甜甜每次都数着手指头,盼望着早点去看望自己栽下的树苗,还和树比谁长得快。
去年妹妹带着孩子来家里玩时,甜甜就在我女儿面前显摆:“姐姐,你知道为什么植树节要在三月十二日吗?”我故意问他:“那你告诉我们,为什么植树节要在这一天呀?”
小家伙就讲开了:因为有个大总统叫孙中山,他当总统后才设立了林业部,颁布了《森林法》,号召大家多植树。后来他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去世的那天定为植树节。因为他是在三月十二日去世的,所以植树节就规定在三月十二日这一天。
我禁不住为小家伙鼓掌,忽然,我女儿大声问道:“那你知不知道为什么要种树呀?”看来大两岁的姐姐也不甘示弱。没想到,这个问题没有难住甜甜,小家伙说:“我当然知道啊,种树是为了保护环境,不让水土流失,给我们制造呼吸的氧气。”
“还有呢,我们用的铅笔、作业本纸张都要用到树木,我们吃的水果,都是果树上长出来的。还有盖房子、一次性筷子都要用树木。”姐姐为弟弟补充了这么多。
听着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比赛似地说着,我们都不由地笑了。孩子就像那一棵棵种下的小树,需要父母细心呵护和培养,才能茁壮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告诉孩子,要爱护环境,爱护地球,就要从爱护一草一木做起,珍爱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生存环境。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环境保护,不仅政府提倡,每年许多单位都会在三月组织植树活动,而且都会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有的人认为这些活动不过是个仪式,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但是,我觉得有这样的仪式感,就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印记,不要小看孩子,他们会觉得是很重要的事情。
其实,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意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虽然古代没有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植树节日。《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早在五帝时代,舜便设立了九官之一的“虞官”,处理全国的林业事务。
古代一般植树时间在清明节,因为清明前后,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也快。渐渐地,就形成了清明植树的习俗。最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就曾下令在道路两旁栽树做遮阴之用。到隋炀帝时期,他下令开河挖渠,诏令民间种植柳树,每种活一棵,就赏细绢一匹。而到了宋太祖时期,就根据种了多少树给百姓划分等级,还下令凡是垦荒植桑枣者,不缴田租;对率领百姓植树有功的官吏,可晋升一级。如此一来,大大提高了民众的植树热情。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现在享受的环境,也是前人给我们制造的,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今丰富的资源正在慢慢消耗殆尽。很多城市雾霾严重,沙漠面积在扩大,为了远离雾霾,远离沙尘天气,为了我们的家园,为子孙后代着想,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微薄之力。
我们现在带领孩子多种树,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不仅仅只是个仪式,也不仅仅只是让孩子知道植树的重要性,而是为了让孩子在更健康的环境中生存,让地球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