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趟远门得办“护照”(1 / 1)

穿越到唐朝,不管您是农民还是商人,不可能永远待在老家,有了钱,又有了时间,总想出门逛逛,到远方走走。

有的人愿意把一辈子耗在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上,有的人却不安分,想出去闯闯,或者打打零工,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如此一来,您就要走出县城,走出州府,甚至走出国门了。

即便是现代,出趟门也得审查身份证甚至护照,在管理难度更大的古代,官府能随便放您过关吗?

在官府的眼里,您可能是逃兵,可能是逃户,可能是逃犯,可能是逃奴,也有可能是人口贩子。如果允许您随便走动,国家要承担多么大的风险。为了保护国家编户的稳定,保障朝廷徭役赋税的稳定,必须进行全国限流。

当然了,限流不代表禁止出行,民间想搞个异地相亲,商人想做桩生意,官员要出门办个事,只要带着官方证明文件,那就没问题了。

唐朝的交通路网非常发达,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往东可以到达朝鲜半岛,往北可以到达如今的蒙古国,往南可以到达印度,往西可以到达中亚,连接这些地方的主干道路叫驿道,据有关学者估测,唐朝的驿道长度有六七万里。

为了管理路上的行人,朝廷在京城、边关设置了26个重要关口。其中,包括6个上关,如京兆蓝田关、华州潼关;13个中关,如京兆子午关、同州龙门关;7个下关,如凉州甘亭关、河州凤林关。

只要是在大唐帝国活动的人,不管是官方背景的,还是非官方背景的,想通过关隘,必须拥有官府发放的“公验”,也就是出行证明文件。

传递公文的官差,他们拿的叫“符券”。

朝廷的快递人员,他们拿的叫“递牒”。

朝廷征调的丁夫,他们拿的叫“总历”。

走马上任的官员,他们拿的叫“告身”。

至于老百姓,拿的叫“过所”,可以理解为“临时护照”。

在唐朝,有两种机构可以办理临时护照。

第一种机构是尚书省刑部下辖的司门司,地点在长安。这个机构主管全国重要的关口和桥梁道路,负责出入境证件的办理、关税的征收,堪比后世的海关。主管官员是司门郎中、司门员外郎。

第二种机构是户曹、司户,地点在州、府的治所。州里面的主管机构叫户曹,主管官员叫户曹参军,都督府和都护府的主管机构叫司户,主管官员叫司户参军。

不管是哪个机构,办理的“过所”都是全国通行有效的。换言之,您可以在任何地方办理临时护照,不受户籍的限制。

假设您是一位长安的商人,您的表哥在凉州认识了几个外国朋友,通过他牵线搭桥,对方订购了许多货品,希望您尽快从长安发货。这个时候,您就需要了解过所办理的基本流程了。

首先,填写一张申请表,基本内容都有统一的格式。

1.外出的理由,目的地,途经哪些关隘。

比如,您是长安人,想去凉州做生意,途经3个关隘,全部要写清楚。在您的过所中,凉州是最远的终点,如果您临时起意,打算去碎叶城跑一趟,对不起,沿途的关隘是不会承认您的过所的。这个时候,您就属于非法出境,官方说法叫“私度”。在唐朝,如果您私自出境,官府会邀请您住到牢房,时间为一年。如果是战争年代,被当作间谍处死也是有可能的。

2.您的姓名、籍贯、性别、年龄,以及随从人员的信息。

3.您携带的奴婢、牲口、物品的信息。

比如,您携带了五匹马,甲马的毛是黄色的,马龄为三岁,乙马的毛是黑色的,马龄为四岁。还有您运送的货物,种类如何,数量多少,都要写清楚。

唐朝历史上,经常有主人带着家奴出门办事,让家奴保管货物,结果家奴监守自盗,或者路上遇到强盗,货物被劫走。只要所带物品与过所的登记数量不一致,您就会受到官府的盘问。如果丢失的货物不多,也不是什么违禁物品,给守关的官差塞点钱财,或许可以混过去,否则,您还是折返回家,别摊上麻烦。

有时候,愚蠢的家奴会心生歹意,偷盗主人的过所、货物,打算自己发财。然而,过所的申请人是主人,家奴偷盗别人的护照,等待他的只有刑罚。

4.您需要找一至五名保人,证明您是合法编户,外出后会返回原籍,所携带的奴婢与牲口的来源都是合法的。

5.您出门之后,有关事务如何安排。在您出远门期间,如果遇到官府征调赋税、徭役,谁来帮您承担,您都要写得清清楚楚。

我们来看看唐朝百姓的过所申请表是怎样的。

贞观二十年,庭州人米巡职辞:

米巡职年叁拾,奴哥多弥施年拾伍,婢娑匐年拾贰,驼一头,羊拾伍口。

州司:巡职今将上件奴婢驼等望于西州市易,恐所在烽塞,不练来由,请乞公验。请裁,谨辞。

保人张三:巡职所将人畜,保并非寒盗诓诱等色。

妻乌琦施:夫巡职去后,所有户徭一事以上,并请隔壁老王祗承。

写好申请书后,交给当地的县级政府,由县令或县尉做第一次审核。

在唐朝,官府会重点核查申请人与随行人员的身份,只要您不是逃户,没有徭役在身,不是潜逃的罪犯,官府是不会为难您的。如果官员审核信息不仔细,让您成为漏网之鱼,那他就要吃一年的牢饭。

县衙审核完毕后,会把申请书申报给刑部的司门郎中、司门员外郎,或者户曹参军,司户参军,由他们再次审核。

如果信息无误,主管官员会写上审核语。比如“巡职庭州根民,任往西州市易,所在烽塞堪放,怀信白。二十一日”。怀信就是主管庭州临时护照办理的官员,他签批完毕后,会申请盖上庭州的大印(如果是在长安,则盖上尚书省的大印)。按照规定,过所一共有两份,一份签发给申请人,一份存档备查,有效期一律为一个月。

来吧,拿着您的过所,开始策马奔腾,遨游大唐地界吧。

从长安出发,每到一处关隘,有关部门都会查看您的过所,并在上面盖一个章,证明您已经路过此地。经过某个县城时,您觉得有些疲乏,想找个旅馆住下,或者吃个大餐。此时,县衙的公人看到您是生面孔,可能会让您出示证件。不要惊慌,潇洒地掏出您的过所,他们就会安静地离去。

有一天,您来到一处关隘,掏出过所交给小头领,打算过关。

小头领瞄了瞄您的随身行囊,眼珠子转了转。

您:麻烦您帮忙盖个章,让我通关吧。

小头领:不好意思,您这是假的通行证明,我不能让您过。

您:这是庭州刺史府盖的章,难道有假?

小头领:少聒噪,俺说假的就是假的,您赶紧回去吧。不然的话,就判您私度之罪,请您蹲一年牢房。

看来,这位头领看您是只大肥羊,想找您索要好处。

遇到这种情况,您可以破财消灾,也可以选择抗争。

唐律规定,百姓持有官方盖章的过所,却遭到关隘无端为难的,只要自己被扣留一日,负责人就要被鞭笞四十。扣留时间越久,负责人的处罚就越重。这种时候,和他背背法律条款,他自然就服软了。

出门在外,总会遇到很多意外。比如,天降大雨,道路泥泞;或者遇到难缠的纠纷,延缓了行程。看看您的过所,有效期是一个月,可现在已经过了二十五天,怎么办?

先别急,回想一下后世的进京证,唐朝的过所其实和它是一样的。拿着您的过所,找州府的主管部门,让他们帮您延期即可。

在唐朝,官府确实不鼓励百姓随意出行,可越是人口众多、商业发达的社会,出行越是不可避免。就拿农民来说,他的本业是种地,可官府也知道,光靠种地养活一大家子人,大家迟早得饿死。

因此,只要农民不脱离自己的户籍,该服役的时候能回到村子,官府是不会阻止他们出门打工,给商人做做脚力,搬运搬运物品什么的。

光凭这一点,就能看出大唐王朝的包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