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在大唐出门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请出示大唐“户口证明”(1 / 1)

在唐朝,老百姓分为编户和非编户两种。

所谓编户,就是可以立户籍的百姓,也叫良民,相当于大唐公民。官员、读书人、商人、农民都属于这一类,您想立户籍,找当地官府办理即可。

所谓非编户,就是不能立户籍的百姓,也叫“贱民”。

在电视剧里,您经常看到大户人家养着许多家丁、部曲、奴婢,他们就是“贱民”,无法拥有独立的户籍,只能挂靠在主人的户籍下。对他们来说,尊严和自由是奢侈品,在主人眼里,他们就像是牲口,可以在人**易市场自由地买卖。

给官府服役的工匠、乐师,民间的妓女、艺人,也都是贱籍。他们的户口由官府管理,比如乐师、艺人、妓女统统属于乐籍,也叫乐户。

对“贱民”来说,他们无法和良民通婚,如果生了孩子,也得挂靠在主人家里。孩子想读书,想科考?对不起,贱籍没有读书考试的资格。贱籍想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非常渺茫。除非为朝廷立了大功,官府愿意升籍。

假如您穿越成为大唐一位普通的农民。在落地的第一天,您在村里溜达,刚好碰到了里正。瞧您的外形,身材高大,英俊潇洒,皮肤白皙,不像普通的农民。于是里正大喝一声:“嘿,你是哪家的郎君?”直觉告诉您,这是要查您的身份证。不要惊慌,您就说是村东头宁家的儿子,离家多年,刚刚回来,等着上户口呢。

朝廷规定,每三年造一次户籍,今年刚好是上户年份,被您赶上了。根据上户程序,首先需要户主准备“手实”。

造籍当年的一月份,或者前一年的年尾,县里就会发通知,让里正督促户主整理“手实”,就是让户主把家庭的基本情况上报给里正。

根据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显示,手实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几项:

户主的姓名;

户籍下面挂靠的良民和贱民人口(姓名、年龄、性别、体貌特征);

家里的田产,包括朝廷赏赐的田;

已受田的亩数、四至,要标注哪些是口分田(去世后,朝廷要收回的),哪些是永业田(去世后,可以传给儿子的);

园宅地(宅基地)的情况;

户主的保证词。

一份唐朝百姓的手实,大概就是下面这样:

1.户主 宁和才 年四十岁 丁男 右足跛 左颊黑痣

2.母赵 年六十二岁 老女

3.妻李 年三十五岁 丁女

4.子德华 年二十岁 中男 废疾

5.子三丰 年十八岁 中男

6.弟 和德 年十八岁 中男

7.妹 和忍 年十五岁 中女

8.右件人 见有籍(意思是以上人口都是有正规户籍的)

9.父 宁有钱 年六十三岁 老男

10.右件人 籍后死(意思是上次造籍后,以上人口去世,在此说明)

11.合受田

12.一段二十亩(永业田)城北廿里新兴 东渠 西道 南道 北曹君定

13.一段十亩(口分田)城西七里沙堰渠 东渠 西张延守 南第延守北鞠善亮

14.一段十亩(口分田)城西五里马堆渠 东张沙弥子 西张阿仲 南道北渠

15.一段十亩(口分田)城西五里胡麻井渠 东渠 西鞠文济 南渠 北曹粟堆

16.一段四步居住园宅

17.牒件通当户新旧口、田亩段数四至,具状如前

18.如后有人纠告、隐漏一口,求受违敕之罪,谨牒(意思是如果朝廷查出隐瞒了户口信息,自己甘愿受罚)

可见,手实的信息比身份证丰富多了。在现代,如果搞一场相亲见面会,要问家里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没有产业,家里几口人。要是放在唐代,两人见面,交换手实,所有信息就一目了然了。不过,手实是官方登记用的,普通老百姓是无法持有的。

下一个程序是里正审核。填写完手实后,就要把它交给里正,里正会重新审核。在这个时候,千万别试图跟里正套近乎,他是朝廷的胥吏,维护朝廷利益才是他的职责。越是巴结里正,里正越会觉得其中有鬼。更何况,如果里正没查出问题,县里面的领导查出来了,里正就要接受惩罚,少不了吃一套鞭笞“套餐”。

手实上说,宁和才是“丁男”,宁德华是“中男”,这是什么意思呢?

依照唐律,不管男女,刚出生的孩子为“黄”,年满四岁叫“小”,年满十六岁为“中”,年满二十一岁为“丁”,年满六十岁为“老”。核对登记人口的年龄,这样的写法没有任何问题。

就在这时,里正突然又发问:“宁德华的身体倍儿棒,怎么是‘废疾’?”

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个新词汇。唐朝政府把残疾分成了三个等级:眼睛瞎了一只、手指缺少两个、大脖子病、耳朵失聪之类,称为“残疾”;腿脚折断一只、侏儒病、痴哑病之类,称为“废疾”;双眼全瞎、两只腿脚全部折断、神经癫狂之类,称为“笃疾”。

经过里正核验,宁德华去年干农活的时候,不小心把眼睛弄瞎了一只,应当属于残疾,而不是废疾,于是里正会在手实上重新注明。

可以说里正很无情,可他也是依法办事。在古代,成年男丁要承担国家的徭役赋税,有的家庭为了逃税,或者逃避兵役,可能会瞒报信息。安史之乱期间,政府会强行征兵,如果父母把儿子送到战场,可能就意味着与儿子永别,因此,很多父母会故意折断儿子的胳膊或腿,让他成为残疾,宁愿养他一辈子,也不愿让他被拉上战场送命。

没办法,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在户口登记阶段,手实是很重要的文件,不能随便找个破布头或破木板敷衍了事,一定要找一张干净的白纸填写。如果老百姓不会写字,可以找村里的读书人或者里正帮忙填写,按个手印,手实就算生效。

下一个程序就是里正编造户籍初稿。

等里正核实完所有信息,就要开始收手实了。这个时候,他会把双手一摊,说道:“交钱吧。”

别惊慌,关于户籍收费,朝廷有着明确的标准,每个人收一文钱,每户单独再收一文造册的钱,童叟无欺。这些钱都要上缴给官府,用于户籍的制作。唐朝非常重视户籍,用纸和装帧都是顶级配置。翰林学士起草文书用的是白麻纸,而户籍用的却是规格最高的黄麻纸。手实收集完毕,里正就会将它们粘连成册,逐级上报到县政府。

接下来,县政府就要组织“团貌”,即验明真身,然后编制户籍。

古代没有照相取样技术,官府为了保证户籍人口和现实人口是对应的,必须注明体貌特征,哪里有痣,哪里有伤疤,都得写清楚。

比如,宁和才“右足跛,左颊黑痣”,这就是他的“团貌”信息。官府要发放春耕补贴,邻村有个同名同姓的人想冒名顶替,偷吃您的补贴,官府只要核对他脸上是否有黑痣,就可以辨明真身了。

除了团貌,县政府还要评定每个户的等级,这个工作要提前一年完成。

朝廷规定,根据人口、财产数量,户口分为九个等级,分别是上上等、上中等、上下等、中上等、中中等、中下等、下上等、下中等、下下等。若是被定为上上等户,说明您家境殷实,在村里有地位。不过,每逢交税、服役的时候,您就自觉点儿,给村里多做点贡献吧。

所有信息都核实无误之后,县政府就要开始编造户籍稿,再送到州府。州府按照朝廷的制度,统一编制正式的户籍,在骑缝处备注:某州某县某年籍,比如“陕州陕县贞观二十年籍”,陕州刺史要在“陕州”处盖上大印,陕县县令要在“陕县”处盖上大印,这才算正式的户籍。户籍制作三份,一份由县政府留存,一份由州政府留存,还有一份送到尚书省户部,全部存档于籍库(籍坊)。如果不出意外,三月三十日前,户籍工作就会全部完成。

一般而言,州县的户籍要保存15年,中央的户籍要保存27年。也就是说,如果朝廷调阅尚书省的户籍档案,可以查到全国任何一位百姓的信息,而且可追溯到二十几年前的旧档。如果户部官员有兴趣,可以统计过去几十年某县的出生率、死亡率,户口增减的详细信息。这也算是官府用来管理老百姓的数据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