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衣服可千万别选错了颜色(1 / 1)

674年,唐高宗李治下了一道诏书: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袍,金玉带十三袴;四品穿深绯,金带十一袴;五品穿浅绯,金带十袴;六品穿深绿,七品穿浅绿,银带九袴;八品穿深青,九品穿浅青,黄铜带九袴。

古代是等级森严的社会,人分为三六九等,同属一等的就是一个阶层。在阶层内部,还要分为几个等级。这样划分,就是为了确立尊卑上下的社会秩序。

李治的诏书,算是把唐朝服饰的等级彻底定了下来。

假如没有服饰等级,可以想象一下,一位五品官员走在大街上,觉得自己是个大人物,很神气,结果冲撞了另外一名官员。由于大家都是穿同样的衣服,不能判断对方的身份,为了挽回面子,只能硬着头皮和对方开打。如果有了分等级的服饰,只看对方衣服,就可以判断对方身份,省去了许多麻烦。

在唐朝,穿什么样的衣服,全部按照散官的标准来定。

拿白居易来说,他官居江州司马,属于从五品级别。然而,江州司马是职事官,白居易的散官级别只有从九品,因此他不能穿浅绯色衣服,只能穿浅青色袍衫,正因如此,才会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

除了服饰,官员身上还有一种特别有趣的配饰:鱼符。

唐朝官员,尤其是五品以上的要员,经常会出入皇宫。当时没有人脸识别和指纹验证,守门卫士怎么验证他们的身份呢?只靠刷脸,未免有点草率。为了安全起见,朝廷发明了高级官员的特殊身份证:鱼符。

鱼符是隋朝的原创作品,起初是木质的,后来变成了铜制。其形状酷似一条鱼,鱼头、鱼鳞、鱼眼、鱼鳍、鱼尾清晰可见。鱼符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和人民币一样,拥有一定的防伪功能。否则,不法之徒随便伪造一块,岂不可以随意出入宫廷了?

在鱼符的内侧,刻有官员的身份信息。

如果某个官职只有一个编制,比如兵部尚书,鱼符内侧就刻着兵部尚书,拿着它,别人就知道您是谁了。

如果某个官职有多个编制,比如兵部侍郎,鱼符内侧就必须刻着官职和官员的名字,比如兵部侍郎李长河。否则,别人不知道究竟是哪个兵部侍郎。

唐朝初年,鱼符是官员的临时身份证明,如果官员卸任或者去世,朝廷要收回鱼符。高宗时期,李治觉得这样做有点不近人情,于是下诏,规定官员去世之后,鱼符不用交还朝廷,可留作纪念,永传后世。

正因如此,永徽以后的唐朝墓穴,才经常出土铜制的鱼符。

在唐朝,身份地位不同,佩戴的鱼符也有差异。比如,太子的鱼符是玉制的鱼符,亲王的鱼符是金制的,普通官员的鱼符是铜制的。

除了鱼符,还有一个装鱼符的袋子,叫鱼袋。四品和五品官员的鱼袋是用银来装饰的,也叫银鱼袋,三品以上的官员都用金鱼袋。

每逢上朝,您只看官员衣服和鱼袋的颜色,大致就可以判断出他的身份。如果是紫金鱼袋,那绝对是大唐王朝的超级权贵,多半是宰相级别的人物。

到了武则天时代,官员的鱼符变成了龟符。

您可能听过“金龟婿”的说法,可如果穿越回武则天的时代,千万别说“我想做金龟婿”的话,因为这个时髦的名词是大诗人李商隐的原创,而他生活在唐文宗时代,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在旧社会,新姑爷第一次进门时,要给老丈人送一个龟,表示老丈人可以长命百岁,福寿绵延。有钱的会送金龟,没钱的就镀一层金粉。总而言之,要夸新姑爷是个有钱有地位的孩子,那就叫他金龟婿。

在民间,百姓服饰也是有颜色标准的。

隋炀帝时期,朝廷就规定了胥吏要穿青色衣服,普通百姓穿白色衣服,商人和屠夫主打黑色系列,至于军中的士卒,全部穿土黄色。

在电视剧里,经常有皇帝检阅三军的场景,为了让场面显得壮观、肃穆,导演通常会让士兵穿戴黑色或红色的服饰,场面确实很震撼。可如果是隋炀帝时期,这岂不是说他的军队是一群屠夫,或者商人?

到了唐朝,等级更加森严,朝廷的规定更加细致。

以读书人为例,在获得功名或者进入仕途之前,他们只能穿白色衣服,所以读书人通常被称为“白衣”或“白身”。您要是哪天出门想换个穿搭风格,走黑色路线,肯定会被当成屠夫或商人。说不定,人家还会询问您的店铺在哪儿,五花肉的价格是多少呢。

在唐朝,你是什么阶层的人,就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这不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而是明文规定的朝廷制度,就算是皇帝,也很难去破坏。

可以看看李泌的例子。这位老兄是唐肃宗李亨的好友,深得李亨的信任。不管是军国大事,还是皇室的家务事,李亨都会征询李泌的意见。李亨曾经说过,只要李泌愿意,他可以直接担任宰相。不过,李泌觉得李亨心胸狭窄,担心自己有兔死狗烹的结局,始终没有接受任命,而是以自由身的姿态做幕僚。

以李泌的政治地位,还需要穿白衣服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回到唐朝,您经常会看到身穿黄色龙袍的李亨和身穿白色长袍的李泌并肩同行,他们一个叫“衣黄圣人”,一个叫“衣白山人”。

在古代,读书人都受人尊敬。比如魏晋时期,读书人喜欢避世,搞搞清谈,出门穿件白衣服,代表风趣高雅。可是在唐朝,如果您十八岁出道时穿件白衣服,代表您是青年才俊,前途无量。到了四十岁,如果您还是一身白衣服,那就说明您的科举之路不顺,人生相当失败了。

如果您是流外官、庶民,那就只能穿黄色衣服。此言一出,很多人估计会质疑:黄色不是皇帝的专属颜色吗,老百姓怎么能穿呢?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皇帝穿明黄色,普通百姓还可以穿土黄色。因为明黄色色彩艳丽,带着黄金光泽,显得尊贵,土黄色灰暗无光,显得传统朴素,皇室就没在意这些。可后来的一件事,改变了皇室对黄色的看法。

柳延是洛阳县尉,此人喜欢标新立异,有一天晚上,他穿了一套黄色平民服在洛阳的街道上溜达,巡逻队看到有人违反宵禁,又只是个庶民,于是悍然出手,将他揍了一顿。

县尉被下属群殴,这可是头条新闻啊!这件事很快传到了长安,唐高宗李治听闻后,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于是传下旨意,凡是大唐官员一律不准穿黄色衣服。从此以后,黄色才成为皇帝的专属颜色。

在官府衙门,还有一群没有品级的胥吏,也就是基层办事员,他们只能穿青色的服饰。身为胥吏,想换个别样款式的衣服,除非等到晋升为官员或者改行,否则,就只能把青色穿戴到底。

如果是社会最底层的奴婢、奴仆,全部穿青碧色的衣服。

白居易“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中的“青衣”,指的就是婢女。如果是男性奴仆,头上还要裹一个青色头巾,俗称“苍头”。

在古装电视剧里,您经常会看到一位半仙摆个算命摊子,每逢路人走过,都会猜测对方的身份和心里正在想的事儿,显得特别神奇。可真要回到古代,其实没那么麻烦,想判断对方的身份,看他的衣服颜色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