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老百姓的大管家(1 / 1)

唐朝的县级政府很复杂,按照政治地位的不同、户口的多少,分为京、畿、望、上、中、中下、下县等七个等级。

京县是首都的核心城区,也是中央政府、宦官贵族最集中的地方,相当于北京市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在唐朝,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都属于京县。按照制度,京县县令的级别是正五品上,属于中央高级官员、朝廷的常参官,在皇帝上朝的时候,京县县令需要到场参会。

京县县令级别很高,可谁要担任这个职务,估计脑袋都会很大。您想想,长安县令主管长安城的社会治安,如果出了刑事案件,中央肯定立马知道,您破了案还好说,如果案子成为悬案,让大佬置身危险之中,那还了得?

更何况,长安的权贵多如牛毛,如果他们闹事儿,您怎么办?

唐中宗时期,有个盗匪在万年县横行无忌,无恶不作,县令李令质派人将他关到了监狱。谁料想,案子还没公审,驸马韦擢就骑马闯进公堂,勒令李令质放人。李令质抵死不从,韦擢便在唐中宗面前给他穿小鞋,以至于李显将李令质叫到宫中,狠狠训斥了一顿。训斥理由很简单,韦擢是权贵,李令质没有给他足够的尊敬。李令质据理力争,说他这样做是维护朝廷的律法,李显这才放了他。

您瞧瞧,长安就是个不讲道理的地方,想做好京县县令,难比登天。

畿县,就是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下辖的除京县以外的县,相当于北京市的大兴区、海淀区、密云区等行政区域。县令级别正六品上。

剩下的县中,望县的划分标准不详,全国共有八十个左右,有浮动;上县是六千户以上的县,县令级别从六品上;中县是两千户以上的县,县令级别正七品上;中下县是一千户以上的县,县令级别从七品上;下县是一千户以下的县,县令级别从七品下。这是《唐六典》记载的开元年间的标准。同样是县令的公子,上县和中县县令的公子在一起玩,中县县令的公子就是豪横不起来,毕竟人家老爹的级别更高。

县衙虽小,五脏俱全,想在县里混得开,还需要认识县中的大佬。首先是县令。想要做一名优秀的县令,有五件事必须亲力亲为。

第一件事是风俗教化。

比如,禁止百姓在家里收藏禁书,参加非法社团组织,搞非法祭祀活动;又如,县里有官学,县令有空可以去给学生们讲课,或者参加县学的祭祀礼仪;再如,县令需要宣传儒教的文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孝文化。

开元年间,虢州有个叫梁文贞的人,常年在外服役,回到家里发现父母已经双双离世。梁文贞后悔没来得及赡养父母,于是打通墓穴,早晚打扫,自己则在墓旁结庐居住,这一住就是三十年。县令崔孝友感念他的孝心,为他刻石记录了此事,还将此事告知朝廷,让史官记录了下来。

第二件事是发展经济。

对朝廷来说,地方人口就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考核官员的指标。

对县令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户口登记,每个村有多少户口,每个户有多少男丁,户口是上等户还是下等户,这些都要搞清楚。人口确定之后,要按照朝廷政策,给他们分永业田、口分田。县里每年都有死亡的人,县令要带人普查登记,收回他们的口分田,分给有需要的百姓。县里的田若是不够,县令要拿起锄头,带着百姓去开垦。

到了农时,老百姓下地干活,家里没有存款,无法维持生计,县里要安排提供贷款。水牛是农民的重要帮手,县令要派人监督,严禁民间宰杀耕牛。

如果工作都做好了,就等着秋收吧,到时候,农民收地里的粮食,县令就收农民的粮食,交给朝廷作赋税。

第三件事是司法诉讼。

唐朝的行政和司法没有分立,县令既是最高行政长官,辖区内发生民事、刑事案件,也需要亲自审判。

如今破案,DNA检测、指纹扫描、视频监控齐齐上阵,有验尸官,有物证鉴定,还有心理学专家坐镇。可是唐朝没有这些先进玩意儿,唐朝官员断案,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推理和心理博弈。

裴子云是河南新乡县令,辖下有个叫王敬的人,常年在外戍边。服役之前,王敬将家里的六头牛犊交给舅舅李进打理。五年之后,王敬回到老家,听说他的牛犊又生了三十头小牛犊,便和舅舅商量,把牛分了。

谁料想,舅舅告诉王敬,六头水牛已经死了两头,王敬只能拿回四头,至于其他的三十头,是李进自己得来的。王敬气愤不过,只能到县衙告状。

裴子云说:“你先到狱中住几天,这件事我来帮你办。”随后,他将李进请到县衙,厉声斥责道:“李进,县中盗匪和你一起偷了三十头水牛,据说藏在你的家里,本县令现在就让他和你对质。”说罢,裴子云将一个戴着头套的人带进县衙,立于南墙之下。

李进没见过世面,以为有人诬告,于是大声辩驳道:“县令大人,这三十头牛是俺外甥的牛犊,并不是俺盗来的。”

一桩扯不清、道不明的民事案件,就这样轻易告破了。不过,裴子云觉得李进饲养牛犊有功,要求王敬送给舅舅几头牛犊,这才给此事定案。

第四件事是维护治安。

和京城一样,地方的治安也很复杂,很难治理。别的不说,地痞流氓横行街市,盗匪响马出没乡村,地方豪强鱼肉百姓,这三种社会毒瘤是肯定存在的。对县令来说,铲除邪恶势力,保百姓平安就是他的职责。

开元年间,河南真源县黑社会横行,欺压乡里,几任县令都收拾不了,朝廷任命强悍务实的张巡为县令。刚刚到任,张巡便组织了一场“斩首”行动,铲除黑社会的头子,赦免其余从犯,一套组合拳下来,黑社会只能乖乖就范。

第五件事是工程水利。

老百姓需要水源灌溉农田,县令就要疏浚水道,修建水车,修建河堤水坝。朝廷的漕运河道经过县里,县令要定期组织人手疏浚,出了事,那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皇帝出巡经过,要修建皇帝的行宫,要修建道路,修补城墙,还要维修寺院和道观。这些事情都需要县令去筹备资金,组织人力。

其中,修建水利是硬工程,县令干得好,百姓会为他勒石记功,朝廷也会通令嘉奖,如果干不好,升职加薪的难度就会大大提升。

县里的二号大佬叫县丞,是县令的副手,相当于常务副县长。

如果有可能,还是尽量别干这个岗位。县丞的定位是“通判县事”,简单地说,没有明确的职责,辅佐县令办事即可。问题是县令才是决策者,身为县丞,只能跟在县令后面,听其号令,除非取代县令,自己能够上位。

三号大佬是县主簿,主要工作就是掌管政府盖章、办公用品、账目出纳、文书处理等事情,属于综合职能岗,相当于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四号大佬是县尉,主要负责缉捕盗贼,掌管刑狱之事,相当于公安局局长。

五号大佬是县录事,这个职位比较特殊,在京县,县录事是正式官员,在其他的县,县录事不算正式官员,只能算胥吏。县录事主要负责整理、审核县衙的文书。比如,乡里递来一份文书,县令拍板,让县丞立即处理。接下来,县丞会将文书转交给县录事,让他审核文件中的信息,包括错别字等,县录事审核无误,写上“检无稽失”,再转交给县主簿、县尉,由他们去具体执行。

在古装电视剧里,县令的身旁还会站着一位师爷,县里的司法判案、钱粮征收,甚至县令和老婆的家庭内务,师爷都会帮忙处理,完全是神一样的人物。不过,师爷要到明朝才有,在唐朝是不存在的。

按照制度,县令、县丞、县主簿、县尉一般由通过科举考试的学子担任。他们都是读书人,没有处理实际政务的经验,不了解朝廷律法、风土人情。对他们来说,自己作为管理者,想要有好的政绩,只能依靠下面的基层胥吏,包括县佐、县史、司功佐、司仓佐、司兵佐、司士佐、司户佐、司法佐、市令、市史、市帅、仓督、典狱、问事、白直,以及教育口的博士、助教等。

县令是由尚书省吏部任命。可是对皇帝来说,县令就是自己的形象代言人,堪称帝国的基石,皇帝对县令的任免也非常关注。

贞观时期,李世民下令,五品以上的中央官员可以向朝廷推荐县令,如果被举荐的县令在任期贪赃枉法,推荐人要承担失职的罪责。

武则天时期,朝廷开设“县令举”,除了考察县令的文化知识,还要考察国家政策、法令法规、礼仪制度,以及时务问题。

玄宗时期,朝廷直接规定,读书人考中进士、明经,朝廷可以授官,但如果他们年龄太小,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就不允许担任县令职务。

如果您有幸做了县令,还要经过各种严厉的考核。最重要的是年考,也叫常考,每年都有一次,和现代职场人都经历过的年终总结一样,要先写一份书面的自我评价,再交到州政府。考核期间,上级领导会宣读县令的自我考核评语,再集体议定您最终的评级。

唐朝将官员考核分为九等,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和下下,考核主要看县里户口的增减、老百姓的平均收入、县令是否勤政、赋税缴纳情况。除此之外,评委团的印象也很重要。如果县令曾经翘班,却夸自己勤政,或者顶撞过某位领导,却夸自己谦虚谨慎,那就比较麻烦了。

除了常考,还有不定期的巡考。比如,州里会有特派员巡视县境,如果碰到有刑事案件发生,或者有老百姓告县令贪污受贿,那就坏了。

有时候,中央会派高级官员到地方巡查,这些官员叫“黜陟大使”,或者“采访处置使”,他们既可以让您飞黄腾达,也可以让您的仕途戛然而止。想要一个稳健的仕途,最好的选择就是好好做官,善待百姓。

按照制度,每四年是一个周期,考核成绩达到吏部的升迁标准,就可以挪窝了。有时候,三年一考核,或者五年一考核,每个皇帝的政策不一样。

那么,身为县令,要怎么管理下面的百姓呢?

拿唐朝的中等县来说,户口数量有两千,而其地盘,平均下来小县有几十平方千米,大县有上千平方千米,也就是说,走上十里地可能都碰不到一户人家。在古代,官府没有小汽车,也没有电话,县令要管理村民,就只能通过基层组织,比如坊、村、乡、里。

在首都、州城、县城的基层组织叫坊,负责人叫坊正。在田野郊外,基层组织叫村,负责人叫村正。

一般而言,一个村可能有三五户人家,也可能有几十户人家,朝廷不做任何规定。如果一个村不满十户,它可以叫村,但是不允许设置村正,只能让相邻的村正代为管理。如果一个村超过了一百户,可以设置两位村正。

唐朝还规定,一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每个乡设乡长一人,乡佐两人。贞观十五年,李世民取消了乡长编制。因此,掌管一百户村民的里长,其实是基层组织中权力最大的人。

里长是对接县政府的重要干部,由县政府任命。一般而言,村里六品以下的勋官,或者家世清白、身体强壮的青年,都有机会申请做里正。

简单地说,坊、村是按照地域划分的基层组织,乡、里是按照户口划分的基层组织。唐朝靠户口管理百姓,因此在农村,村正要配合里正的工作。

首先是统计户口。县领导任命里正,就是因为里正熟悉农村的情况。法律规定,里正必须如实上报户口数量。比如,张小二是您的侄子,您为了让他免掉税赋和劳役,没有给他们家上报户口,那好,如果县政府查出来,肯定会请您吃一年的牢饭。

其次是掌管治安。邻居间拌嘴吵架,谁家的孩子偷鸡摸狗,单身汉偷看姑娘洗澡,里正就要充当居委会主任的角色来调停。当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如果某位村民偷偷离开村庄躲到了外地,里正就要被鞭笞四十,如果逃户超过四人,里正罪加一等。

然后是征调赋役。朝廷要找百姓收粮食,要征调布帛,拉男丁服役,都得靠里正去摆平。究竟是拉张家的大儿子,还是李家的二儿子,里正会很为难。在乡村,因为这些事情,很容易发生暴力冲突,万一处理不当,里正就要被县政府鞭笞四十。

里正职业风险虽大,但收益是与之并存的。

在唐朝,里正不是正式公务员,没有品级,没有工资。不过,里正是胥吏,在老百姓的眼中,他就是村里的一号实权人物,可以理解为“村官”。

不仅如此,普通男丁需要承担国家的徭役赋税。而里正却不用交租子和布帛,也不用服兵役,免除朝廷徭役。如果是村正,不需要服县里的杂役,比如县里需要修水渠,村正不用去干活,这也算是额外的福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