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官不大说话却很有分量(1 / 1)

在电视剧里,御史集团就是神秘而霸气的存在,只要御史出场,必定有人遭殃。而且他们独立于三省六部,想处置谁就处置谁,还不用担负责任。

所有御史都隶属于一个组织:御史台。

御史台的老大叫御史大夫,官居从三品,二把手叫御史中丞,编制两个,官居正五品上,这三位是御史台的高级官员。

至于其他御史,则分属于台院、殿院、察院。

台院

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

台院有一名院长,由最资深的侍御史担任。排名第二的侍御史负责裁决御史台日常行政事务,号称“台端”或“杂端”。

其余四位侍御史,一人负责弹劾有过失、有罪行的官员,一人负责东都洛阳御史台的工作,一人负责“东推”,也就是监督审核京城各司的疑难案件,一人负责“西推”,也就是监督审核天下各州县的刑狱案件。

上朝的时候,侍御史是要站班的。东班的侍御史,站在门下侍郎和给事中后面,西班的侍御史,站在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后面。

日常朝会,侍御史不需要向皇帝汇报工作,但如果哪天巡街,碰到朝廷官员欺男霸女,或者听说某某官员强占民房民田,侍御史就可以暗中收集材料,准备弹劾了。这就是侍御史的日常工作。

719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诏:三品及三品以上官员开会,侍御史可以列席旁听,监督中央帝国最高级官员的一言一行。在所有御史中,这是独一份。

殿院

殿中侍御史九人,从七品下。

殿院有一名院长,由最资深的殿中侍御史担任。

殿中侍御史出现频率最高的场合,首先是元旦、冬至等大朝会。

朝臣站班的时候,要按照尊卑等级来站。如果官职相同,则爵位高的人站在前面;官职和爵位都相同,则年龄大的站在前面。有时候,碰到性情散漫、心不在焉的朝臣,可能会站错自己的位置,殿中侍御史就要出面弹劾。

贞观六年,唐临担任殿中侍御史,韦侍阶担任御史大夫。有一天,韦侍阶批评唐临,说朝臣站班很混乱,他这个御史却没有弹劾,有点失职。

领导的交代,唐临记在了心里。第二天,朝臣列班,等待上朝,江夏王李道宗和韦侍阶聊了起来。不知不觉中,两位大佬离开了队伍。

就在此时,唐临走上前,说道:“王乱班。”

李道宗很不解:“本王只是和御史大夫说了几句话,何至于此啊?”

唐临看着韦侍阶,来了一句:“御史大夫,您也乱班了。”

韦侍阶明白他的意思,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偷偷回到了队伍中。

殿中侍御史出现的场合其次是皇帝举行祭祀或出巡时。

每逢这种场合,殿中侍御史就会骑着高头大马,到处晃悠,他们主要看陈设物品是否齐备,摆放顺序是否符合制度。

殿中侍御史最后出现的场合是长安的大街小巷。

在那个年代,每天都有殿中侍御史巡街,他们身穿便服,时刻观察着街上的动静。如果朝廷官员欺负百姓,私下斗殴,或者吃霸王餐,可能就要遭殃了。

察院

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

察院有一名院长,由最资深的监察御史担任。

监察御史虽然有弹劾京城官员、整肃朝仪的责任,但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巡视全国的各州县。他们最关心六件事:

其一,各地官吏的善恶。

其二,户口是否流散,籍账是否清晰,赋税是否平均。

其三,农桑耕种,府库核查。

其四,盗匪是否欺负百姓,无业游民是否危害社会。

其五,地方豪强的土地兼并,老百姓是否有冤情。

其六,访查山野遗贤,推荐给朝廷。

在唐朝,监察御史就是皇帝的钦差大臣,每逢出使都要有傲人的战绩。要么威慑地方官员,要么宣传中央权威,要么解决民生疾苦问题。

809年,监察御史元稹巡视蜀东地区,发现地方官府擅自征收税赋,压榨百姓,而始作俑者就是已经去世的节度使严砺。元稹二话不说,直接将弹劾的奏表递交给朝廷,最终让蜀东七个州的刺史接受了处罚。

唐朝侍御史韦思谦说过:“御史衔命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这话的意思是,身为监察御史,不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不合格的。

平日里,皇帝举办朝会,监察御史必须到场。文武百官分为两班,站在朝堂的东面和西面,其中就包括两名监察御史,一人主管东班,一人主管西班。如果监察御史发现某位官员违反朝廷礼仪,就要出面弹劾。

唐朝初年,监察御史只盯着公共场合,比如朝会、祭祀、典礼等,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场合,还有许多看不见的角落,比如各部门内部会议。

779年,唐代宗李豫下诏,让监察御史重点监督尚书省六部,只要尚书省七品以上官员组织开会,必须备案到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前往会场,现场监督。这样的安排,很像后世部门开会,人力资源部派遣专员旁听。

这种情况下,如果主管官员搞一言堂,或者在讨论不充分的情况下,形成了最终的决议,监察御史就有权上奏弹劾。

御史台是朝廷的最高监察机关,堪比最高人民检察院。御史的职责是发现隐藏在角落里的犯罪,将他们曝光,引起皇帝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整肃朝廷风气。

所谓的弹劾,只不过是御史的武器。

弹劾分为两种,一种是当面弹劾,一种是书面弹劾。

如果是弹劾非高级官员,当面弹劾即可。

如果弹劾中书省、门下省五品以上的官员,尚书省和六部四品以上的官员,其他部门三品以上的官员,要用书面弹劾,并送达中书省和门下省。毕竟,四品以上都是中央大员,朝廷支柱,不是所有人都能弹劾的。至少让御史打个报告,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算是对他们的尊重。

书面弹劾流程是,御史准备弹劾的奏疏,先给御史中丞汇报,再向御史大夫汇报,再将奏疏送达中书省和门下省审核,最后才能送到皇帝的办公桌上。

也就是说,在御史的奏疏上,会有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的署名,中书省和门下省要审查备案。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御史弹劾的对象是御史中丞、御史大夫,或者是中书省、门下省的大佬,岂有把奏疏给弹劾对象审查的道理?

唐朝初年,御史大夫基本是耿直的朝臣,皇帝相信御史台的职业操守,没有过多的规定。可是到了唐朝中期,御史大夫和宰相集团开始出现败类。

比如开元时期,御史大夫崔隐甫搞一言堂,限制御史的弹劾自由,如果不合他的意,就将御史贬斥到地方上,这引起了基层御史的强烈反感。

756年,唐肃宗李亨取消了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署名的规定。759年,李亨取消了中书省和门下省审查弹劾奏疏的规定。因此也可以这样理解,一直到肃宗时期,御史集团的战斗力才被皇权彻底释放。

如果有一天,您晋升为监察御史,觉得这个工作很容易得罪朝廷大佬,为了前途考虑,不想随便弹劾同僚,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毕竟,弹劾朝臣是御史的天职,朝廷考核您的工作业绩,主要就是看您弹劾了多少不法的官员。

如果官员违法,可满朝御史都没有察觉,没有弹劾,那就是御史台的失职。在御史台内部,有个叫“黄卷”的小本本,专门记录御史的失察记录。

对于严重的工作失职,御史台内部会启动调查,同时征询“知杂御史”的意见,确定是不是要处罚主责的御史。比如,开元年间,崔隐甫担任御史大夫,将御史失责的罚金定为三千文。而在此之前,罚金曾经高达一万文。

在现代公司上班,迟到或者旷工,可以扣工资,但对整体收入没什么大的影响。可对御史而言,一次扣罚,可能就会让他陷入债务危机。有扣除工资这个威胁摆在这里,御史台整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除此之外,经常弹劾大臣,皇帝自然会熟悉你,如果弹劾成功,工作业绩就有了保障,还有机会升官。

在唐朝,御史的级别普遍在八品到六品之间,在中央朝廷,属于底层官员。如果得罪了某位大官,御史很容易遭到报复。不过也不用担心,我们能想到的问题,朝廷也考虑到了。为了维护御史台的利益,朝廷设置了几条保护性的游戏规则。

第一条,御史的任命、罢免有两种。一种是皇帝觉得你能干,直接任免;另一种是御史台、吏部和宰相议定,由皇帝亲自裁决。武则天时期,吏部对于御史的任免已经没有发言权。因此,不管哪种方式,如果有人想罢免御史,哪怕只是八品监察御史,也要由皇帝亲自审批。

御史的官职调动,独立于官府行政体系,这是何等的恐怖。在这种制度下,如果皇帝力挺监察御史,就连宰相也是没办法的。

对照而言,其他部门六品及六品以下的官员,全部由吏部决定。只要顶头上司不喜欢您,给吏部打个招呼,您可能就要卷铺盖走人。

第二条,御史台内部有互相监督的关系,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

按照规则,监察御史的奏折可以直达皇帝的办公室,只要弹劾对了人,让皇帝很满意,自然有大把的升官机会。监察御史不需要考虑御史大夫的情绪,不需要觍着脸求御史大夫,办事自然少了几分顾虑。

同时,监察御史还能弹劾自己的领导。

武则天时期,酷吏来俊臣担任御史大夫,监察御史纪履忠上奏弹劾,声称来俊臣犯了专擅国权、谋害良善等五条罪名,着实让来俊臣喝了一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御史可以弹劾大臣,还受到制度的保护,还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简直就是完美理想的工作。不过,您如果要上岗做御史,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毕竟,每天怼朝臣,如果自己没点本事,那怎么行呢?

在唐朝,御史上岗需要符合三个条件。

其一,要有州县官职的经历。

毕竟,州县官员有基层工作经验,说话办事比较接地气,至少和中央官员相比,他们更适合做御史。除此之外,御史的级别普遍偏低,提拔中央官员做御史,基本是平调或者降级,如果提拔地方官员,容易让他们产生晋升的感觉。

其二,具备不畏强权的魄力。

其三,自己的作风没有问题。

比如,唐高宗李治要求官员举荐御史候选人,有人推举了万年县尉杨子。县尉就是古代的公安局局长,混迹于市井,不拘小节。许多朝臣都觉得杨子可以胜任工作。临近提拔的时候,李治却对群臣说了这样一段话:朕听说过此人,经常穿着亵服(居家的衣服)在公堂办公,这种人可以作为百官的表率吗?

李治的一句话,就封死了杨子的晋升之路。李治的做法完全是正确的,毕竟杨子自己不注重礼仪,确实没资格再去弹劾别人。

御史还要监督全国的刑狱案件,以及司法部门的工作。

比如,大理寺是最高审判机关,堪比最高人民法院。有时候,皇帝觉得大理寺的判决有问题,或者案件牵涉到方方面面,就会要求御史台也参与审判。

每逢此时,御史就要调查案件的前因后果,还要学会审讯罪犯。因此,不具备刑狱工作能力的御史,绝不是顶级的御史。

在唐朝监察体系中,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人都有弹劾朝廷官员的资格。其中,侍御史可以列席宰相会议,监督中书省、门下省三品以上的高官;监察御史重点盯着尚书六部的官员,列席七品以上官员参加的会议。

至于地方政府、中央的其他机构,包括民政、人事、财政、军事、户籍、礼仪、祭祀等工作,都在御史台的监察范围内。

客观地说,唐朝的御史监察制度已经很完善了。问题是,再好的制度也要有健康的运转环境。在古代,皇帝恰好就是决定政治生态是否健康的灵魂人物。可谁能想到,真正开始破坏朝廷监察制度的,就是盛世的几位皇帝。

第一名:唐高宗李治。

高宗时期,有个出身寒门的大臣叫李义府,也是武则天的亲信。这位老兄生性风流,他听说洛州监牢有个叫淳于氏的绝色美女,便想据为己有。

问题是,淳于氏身处牢狱,李义府有心纳妾,可是鞭长莫及。思来想去,李义府找到大理寺丞毕正义,希望他编个理由,将淳于氏无罪释放。没想到,这件事被人捅了出去。为求自保,李义府最终逼迫毕正义自杀。

这件事是事实,无可争辩。在一次朝会上,侍御史王义方当面弹劾,并呵斥李义府,让他退出殿外,等待皇帝的最终处置。谁料想,李治根本不想治李义府的罪,反而指控王义方呵斥李义府是侮辱大臣,最终将他贬官。

从政治大局考虑,李治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李治和武则天要联手对付国舅长孙无忌,而李义府是打击长孙无忌最给力的马前卒。为了获得李义府的绝对忠诚,李治做出了丢车保帅的决定。

问题在于,李治确实破坏了朝廷的监察制度,而且是**裸地破坏,**裸地伤害御史集团的感情。这口锅,李治是绝对甩不掉的。

第二名:武则天。

武则天时期,政治环境非常恶劣。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武则天启用了许多酷吏,而这些人大多都兼任御史台的职位,比如来俊臣就是御史大夫。还有侯思止、王弘义,都是靠诬告大臣才晋升为朝廷御史的。

第三名:唐玄宗李隆基。

唐朝前期,军队的监军基本由御史担任,宦官是没有存在感的。到了玄宗时期,宦官成为各大军队的常驻监军(开元二十年后,并以中宦为之)。

在李隆基的默许下,宦官开始走向了政治舞台。禁卫军被他们控制,地方军队受他们影响,朝廷官员相继被收买。总而言之,只要是宦官染指的地方,御史台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国。

803年,监察御史崔薳到神策右军巡视,却被宦官举报到唐德宗的面前,最终吃了四十杖刑,还被发配到崖州。

再如,监察御史元稹控告河南府尹房式为非作歹,擅自将他停职,唐宪宗李纯非常不满,对元稹罚俸一个月,诏令他返回长安。谁料想,元稹走到半道,遇到了房式的靠山刘士元(宦官),最终被宦官群殴一顿,还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做御史,最难的是遇到明君,最开心的也是遇到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