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看出来了,做大唐的职事官,才是最有前途的。
每天早晨,皇帝都会举办早朝,参加早朝的官员叫“常参官”。
第一类是朝廷五品以上的高级文官,不分部门,全部参加。
第二类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供奉官,包括门下侍中、中书令、黄门侍郎、左右散骑常侍、中书侍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起居郎、起居舍人、通事舍人、补阙、拾遗。这帮人都是皇帝的参谋、御用文人,必须参会。
第三类是监察御史。他们官居正八品,只能算低级官僚,却肩负监督百官、巡视郡县、纠察朝仪的高级职责,必须上朝监督。
比如有一天早朝,兵部侍郎嘴角还残留着早餐的胡饼渣渣,监察御史就要弹劾他不遵守礼仪,丢了文官的脸。又或者,礼部郎中夜宿妓院,监察御史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监察御史可能也是这种人),但是礼部侍郎站班时衣冠不整,精神萎靡,监察御史就有权力弹劾他。
第四类:尚书省二十四司的员外郎。他们官居六品,级别不够,但他们是尚书省的骨干成员,列席听会,对工作很有帮助。
第五类:太常博士。官居正七品,掌管祭祀的事务,列席听会。
早朝结束后,百官退出,能留下来和皇帝商议政事的,是宰相。
中书省
一把手为中书令,编制两人,官居正三品(唐代宗年间升级为正二品)。
中书令是大唐第一笔杆子,朝廷册封太子、皇后、王爷的册书,出台政策、大赦天下的制书,任免官职、废置州县的敕书……只要是需要起草的政府文件,全部由中书令牵头负责。
中书令的副手叫中书侍郎,编制两人,官居正四品(唐代宗年间升级为正三品)。由于中书令是宰相,需要经常和皇帝、其他宰相一起议政,统筹全国的工作,这样一来,中书侍郎其实就变成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
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核心骨干,编制六人,官居正五品。
在任何朝代,部门领导都不会亲自动笔,做起草文件这种杂事,只能交给中书舍人来做。能接触机密信息,能近距离接触皇权,那就是实权岗位。
在中书省内部,资历最老的中书舍人被称为“阁老”,主持常务工作。还有一位加封“知制诰”,每逢宰相议事,这位老兄都要列席听会,做好会议记录,方便起草文件。其余的四位,一般都加封“兼知制诰”。
在您的职业生涯中,难免会起草一些您看不惯,觉得有问题的诏书。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请记住,不管对方是皇帝还是宰相,拿起您的毛笔,有理有据地怼回去。想当年,官员独孤郎、李景俭因为醉酒,得罪了宰相而被贬,白居易觉得不合理,直接驳回了领导的要求,还上奏反驳了这项规定。
如果您反驳的话很有道理,又碰到皇帝心情很好,说不定就能飞黄腾达。
在唐朝,中书舍人是文人士子最青睐的岗位,只要您做了中书舍人,多熬上几年,或者碰到点儿机遇,就能荣升为宰相,实现位极人臣的终极理想。
门下省
一把手为侍中,编制两人,官居正三品(唐代宗年间升级为正二品);副手为门下侍郎,编制两人,官居正四品(唐代宗年间升级为正三品);核心骨干为给事中,编制四人,官居正五品。
门下省的职责很简单,就是审核、驳回、再审核。
中书省不是很牛吗?好的,你起草的诏书,门下省觉得有失偏颇,就给你直接打回,让你重新起草。中书令觉得没问题?好的,门下侍中也觉得没问题,可是侍中昨晚和老婆吵架了,心情不好,就是想驳回,你能怎么样?
如果实行电子化的流程审批,侍中就是审批链上的最强王者。
对于中书省的诏书,如果侍中觉得没问题,就会留下原件存档,再命人重新誊写一份,侍中批注“制可”二字,盖上骑缝章,随后交给尚书省执行。
在门下省,还有两类特殊的官职:供奉官、符宝郎。
比如谏议大夫、拾遗、补阙,他们属于清流供奉官,魏徵、褚遂良、王珪等大批宰相、名臣都曾经担任过供奉官。这帮兄弟经常在皇帝身边侍奉,皇帝说了脏话,饮酒过度,纵欲过度,他们都可以进谏警告。如果哪天皇帝突然想做明君,而您的话又说到了他的心坎里,赏赐就会滚滚而来,李世民就是这种皇帝。
符宝郎,掌管传国玉玺以及天子的其他印章。在电视剧里,传国玉玺都是放在皇帝的龙案上。试问,如果某位宦官心术不正,偷偷把玉玺藏起来,或者偷偷带出宫,那该怎么办?真相就是,玉玺由符宝郎掌管。皇帝上朝的时候,符宝郎端着玉玺上殿,等待皇帝使用;皇帝出行的时候,符宝郎端着玉玺跟在后面。需要用的时候,符宝郎把玉玺拿出来;不需要的时候,符宝郎就把玉玺藏起来。
尚书省
一把手为尚书令,编制一人,官居正二品。
在职事官里面,尚书令算是级别最高的一位。
可能有人想问,究竟高到何种程度呢?
隋唐两朝,尚书令是全国最高行政长官,也是行政体系里级别最高的官员。在隋朝,只有宰相杨素做过尚书令,再无旁人。在唐朝,李世民做过尚书令,而且是执掌实权。662年,唐高宗李治觉得尚书令是老爹李世民的专利,因此废弃了这个职务,以示对李世民的尊重。唐代宗时期,太子李适做过尚书令,可是没有执掌政务,只是荣誉官职。终唐一朝,再无人敢问鼎这个职务。
尚书令副手:尚书左、右仆射,编制两人,官居从二品。
在当时,朝廷没有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就是最高的行政长官。
官大好吗?短期来看确实好,但是长期来看,未必就是好事。想想看,尚书左、右仆射是从二品,门下侍中、中书令是正三品。大家都是三省长官、大唐宰相,凭什么级别不一样?坐在一起论事,不觉得别扭吗?
要知道,祖辈设计三省六部制,目的就是让皇帝独揽大权,让宰相互相制衡。尚书左、右仆射的级别这么高,权力这么大,显然有点过分啊。
贞观年间,大臣们含沙射影说尚书左、右仆射的地位太过显赫,其实就是吃醋。李世民听完觉得有道理,于是一纸诏书,从此以后尚书左、右仆射只负责重大国事,尚书省的日常政务则交给尚书左、右丞(正四品)打理。简单地说,夺权了。
唐朝初年,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中书令(2人)、侍中(2人)就是名副其实的宰相。可是到了后来,宰相就开启了眼花缭乱的“变体模式”。
变体一:同中书门下三品
发明者: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中央集权的狂热粉丝,削弱相权是他终生奋斗的目标。更何况,在李世民眼里,宰相是皇帝的高级幕僚,他们的职责就是贡献智慧、建言献策。既然如此,朝廷只有六位宰相,是不是太少了?啥也甭说了,加人吧,人多力量大!
于是乎,“参议朝班”“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专典机密”的专业词汇滚滚而来。只要您拥有其中一个,就可以和宰相一起指点江山。听起来很风光,可现实就是,如果您是门下侍郎,就算“参知政事”,您还是正四品。
想要升官,您还得继续熬着。
643年,晋王李治被册封为太子,李世民特地请太子太保萧瑀、太子詹事李勣辅佐。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太子詹事是正三品,级别很高,却都是虚职,李世民觉得过意不去,于是给他们加了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
从此时开始,拥有这个头衔,您才算真正的实权宰相。
在后世,中书省、门下省的名字经常变动,因而出现了“同东西台三品”“同凤阁鸾台三品”“同紫微黄门三品”的头衔,但性质都一样。
变体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发明者:唐高宗李治。
平章事,也叫平章政事,贞观年间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说法,意思是商议国家大事。682年,唐高宗李治正式将它敲定为宰相的专用头衔。
如果您看唐朝的电视剧,官方诏书中经常会出现这两个头衔。宣诏的人一读出来,您可能就直接晕了。
别着急,听我给您解释。
区别一:使用时间不同
643—681年,唐朝只有同中书门下三品。
682—757年,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共存。
758年以后,唐朝只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区别二:授予对象不一样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只是一个头衔,不是职事官,因此没有级别,如果要看官员级别,那就要看他们的职事官或者散官的级别。
682—757年间,朝廷任命了83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其中,三品及三品以上的官员占比83%,尚书左、右仆射11人,六部尚书30人,侍中3人,中书令1人,其他若干。
682—757年间,朝廷任命了103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其中,三品以下的官员占比80%,中书侍郎、门下侍郎52人,六部尚书12人,尚书左、右仆射2人,其他若干。
也就是说,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拜相的,基本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
就算您是侍中、中书令,也只有拥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才算真正的宰相。
那好,假如甲是中书令,却没有议政的资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可能是皇帝不喜欢中书令甲,而喜欢中书侍郎乙,也可能是皇帝想架空中书令,让中书令成为一种荣誉官职(真相)。
同理,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的,基本都是三品以下的官员。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等实权部门的副手,几乎成为绝对主力军。658年以后,更有甚者,如尚书省六部侍郎也开始跻身到宰相的序列。
那么,唐朝的皇帝为何要搞两种头衔呢?
诚意地回答您,他们的癖好肯定是一致的,否则同中书门下三品就不会消失了。梳理时间脉络,您就可以发现,两种头衔并存,其实是一种过渡模式。
大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在维护皇权的路上,门阀贵族、特权阶层就是绊脚石。在这个国策上,唐朝帝王的基因是一脉相承的。为了遏制这些绊脚石,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给寒门学子晋升通道,提拔重用中级官员。其中,唐高宗李治、武则天两位皇帝最为强势,您瞧瞧时间,是不是刚好能对上?
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到达鼎盛状态,门阀贵族的特权基本消失,他们要么退居二线,要么通过科举入仕。那个年代,中书令、侍中成为荣誉官职,尚书左、右仆射成为虚职,能做宰相的,只有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六部侍郎等官员。在这些岗位的官员,确实有门阀子弟,但基本都是寒门学子。
区别三:级别都是正三品,但资历不一样
拥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头衔的,基本都是一品、二品、三品官员,他们原本就是朝廷贵族,特权阶层。而拥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的,基本都是四品、五品官员。不管是资历,还是本品级别,那都是有差距的。
现实一点说,特权阶层的孩子可以直接选官,如果您是同中书门下三品,您家就有两个名额,如果您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您家就只有一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