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了学校,唐朝普通读书人的人生轨迹就很清晰了。
7岁时,您开始上村里的私塾,学习《论语》《孝经》,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您认识绝大部分的文字,可以提笔写字。如果给您三天时间,您能够独坐家中,苦思冥想,攒出一首七言打油诗,那就算很优秀了。
14岁时,您开始上大学。如果您有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还不错,可以报考州里的官学;如果家庭一般,可以报考县学。
您评估了一下,老爹是县令,那就上州里的大学吧。不过,您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好,因此选择了最低段位——两经,学期6年。
20岁时,您顺利通过大学考试。这个时候,您面临两个选择:第一,到国子监的四门学进修;第二,参加科举考试,万一考中了呢。
您想了想,自己的运气一直不错,抖擞精神,参加科举考试吧。
唐朝规定,科举分为两种:制举和常科。
制举作为恩科,是不定期的。某一天,皇帝召开朝会,看着殿内的群臣,发现全都是老面孔,而且没几个能瞧上眼的,于是心生感叹,放了句话:今年搞制举,选几个年轻人。
朝廷搞不搞制举,完全看皇帝的心情,随机性太强,还是别指望了,好好盯着常科吧。毕竟,朝廷每年都有常科,机会每年都有。
在唐朝,如果您想参加科举考试,必须具备“生徒”或“乡贡”的身份。如果是在中央或地方官学念的书,而且考试合格,被学校送到尚书省参加科举考试,那您的身份就是“生徒”。显而易见,只要您大学顺利毕业,就可以参加公务员选拔考试,多好的人生机遇。
可喜可贺的是,政府也没有把寒门学子的路堵死。如果是家境贫寒,靠凿壁偷光、燃薪读书十余载,最终自学成才,您可以拿着身份证找县里报名,参加州、县举办的选拔考试,它们统称为“解试”。唐朝有个叫马怀素的进士,年轻时家贫如洗,没有蜡烛。没办法,马怀素只能白天到山里砍柴,晚上燃起柴火,就着火光读书,最后考中进士。
在县里,主持考试的官员是县尉。如果有可能,尽量让这位大哥对你有好感,不管您考试成绩如何,是否推送到州里进行复试,完全是县尉的一句话。
在州里,主持考试的官员是司功参军。州级考试一般在八九月进行,也叫“秋闱”。考试结束之后,州里会给合格的学生颁发“解状”。从此时开始,您的身份就变成了“乡贡”,也叫举子。提醒您一下,朝廷的乡贡是有名额限制的。
唐朝前期,官学的生徒是科举考试的主力军,从武则天开始,朝廷开始增加乡贡的名额,有时候是一千五,有时候会飙升到三千。不管名额有多少,您都别高兴得太早,在浩浩****的考试大军中,京兆府、同州、华州等地的学霸太厉害,会抢占很多名额。更何况,唐朝有几百个州府、上千个县,朝廷已经规定,上州有3个名额,中州有2个名额,下州有1个名额。平均算下来,您恐怕只有考到县里的第一名,才有被录取的希望。
每年的十月二十五日,长安城都会热火朝天,盛况空前,因为全国各地的行政一把手会齐聚长安。一般而言,他们有三项任务:向中央主管部门汇报地方官员当年的绩效;将地方的土特产进贡给皇帝;将“乡贡”送到尚书省,准备接下来的考试。
十一月份,学子们齐聚大明宫含元殿,等待皇帝的接见。这一天,中书省四方馆的“新闻发言官”——通事舍人会这样夸您:
卿等学富雄词,远随乡荐,跋涉山川,当甚劳止。有司至公,必无遗逸,仰各取有司处分。
接下来,尚书省会接管所有的流程。
流程一:审查考试资格。
您需要交两个文件:一个是州府开具的解状,这是您参加考试的资格凭证;另一个是“家状”,上面写着您的具体信息,比如您的姓名、年龄、籍贯、祖宗三代的名字(查看是否会犯皇家的忌讳)、您家的户主、父母的年龄、举数(来自哪个州的考场)、场第(报考哪个科目)、您的相貌特征(脸上有没有痣等)。如果您的家族有人做官,也得报备他们的名字、官职等。
资料递交上去后,吏部或礼部会统一审核,统一发榜,公示结果。
请注意,只有名字在榜上的学生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如果您被人举报曾偷盗过财物,或者隐瞒考试信息,都会被淘汰。甚至,如果审核官看您不顺眼,动点手脚,您就没资格参加考试了。
流程二:组织考试。
唐朝前期,负责考试的是尚书省吏部考功司,由考功员外郎担任主考官。李隆基时期,尚书省礼部接管考试事务,主考官变成礼部侍郎。
每年的二月、三月,科举考试正式开始,因为在春天举行,也叫春闱。
在电视剧里,科举考试的场景通常是这样的:考场被官兵严密把守,考生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毛笔、砚台、墨条,还有干粮,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鱼贯入场。
入场前,官员会搜查考生的随身物品,有时候甚至会翻看考生的衣服,防止夹带纸条作弊的情况发生。总而言之,只要是写有文字的东西,绝不允许带入场。
检查完毕之后,考生便来到一个小屋子,里面有一条桌案,有一张小床。接下来的几天,只要不作弊,可以做任何事,包括睡觉。
实际上,那只是清朝科举的情形,唐朝的考场可是另外一番场景。
考试时间:卯时(早晨5时—7时)开始,酉时(晚上5时—7时)收卷。
必带物品:笔墨砚台、清水、食物。
是否搜身:按照惯例,需要搜身,但是不严格。
考试地点:尚书省,廊庑。
廊庑就是屋檐之下的过道。考试那天,有关部门会在屋檐下摆满小桌,考生们席地而坐,参加考试。二月、三月的长安,如果您运气不错,可能会碰到暖阳高照的天气,可大部分时间都是寒风呼啸,甚至是雪花飘飘。善意地提醒您,还是带上暖宝宝吧,在别人冻得手脚哆嗦、无法写字的情况下,您的暖宝宝可能会改变您的命运啊。
说完了考试流程,您得确定自己要报考什么科目。
现在报考大学只有文科和理科两种类型,但回到唐朝,您会发现考试的科目五花八门: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掰着您的十根手指头,至少能数五轮。没错,就是有五十多种考试科目。
您可能很自信,凭自己的实力,考个秀才没问题吧?明朝和清朝时,光一个村里就有好几个秀才,他们只是读书人中最低级别的称号。但是在唐朝,秀才科堪称魔鬼科目,难出天际。武德年间,朝廷就设了秀才科,可每年录取的人数通常是这样的:前年是零,去年是零,今年还是零。关键是,皇帝和朝臣都知道,明年可能还是零。除非,某位大神横空出世,才会破了零蛋的纪录。
在读书人的圈子里,秀才就是最高等级的称号,只能拿来膜拜。
如果您考中了秀才,完全可以学螃蟹横着走路。有谁敢不服气,您只需要说:我考上秀才了,你呢?
您别不信,看看进士科,每年都会录取几十名,而秀才要么没人考中,要么只录取一到两人。在唐朝的官方记录里,李渊钦定了六名秀才,李世民钦定了二十二名秀才,唐高宗李治钦定了一名秀才。在唐朝,秀才就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中国古代的皇帝有个朴素的想法:朕经过不懈的努力,打造了一个太平盛世,如果您是位贤才,就算隐遁在犄角旮旯,朕也会请您出山,给您谋个差事。毕竟,贤才出山,辅佐朝廷,代表着国力繁荣、政治清明、皇帝圣明。
李世民喜欢人才,每年都开秀才科,可几轮考试下来,过关的寥寥无几。有一次,李世民的心情很差,对近臣说了几句话:“朕发诏征天下俊异,才以浅近问之,咸不能答。海内贤哲,将无其人耶!朕甚忧之。”
瞧瞧,因为读书人总是考不中秀才,弄得李世民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不过,这能怪读书人吗?能考中秀才的,必须是全能型人才。
第一,心理素质要强大。如果您见到市委书记,心里会不会忐忑?见到省委书记,您还能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对于只知埋头苦读,没见过大世面的书生来说,要在皇帝、朝臣的面前自信地口若悬河,那是何等的艰难。
第二,要精通经学。要考秀才,三经是起步,五经有保障,全能才是王道。
第三,要精通史学。不懂历史,怎么谈论政治,怎么引经据典,怎么和皇帝聊天唠嗑,怎么写优秀的文章?想打动皇帝,必须对历史有独到的见解。
第四,要精通文学。连进士科都要考诗词歌赋,要写文章,更别说秀才了。
第五,书法要优秀。即便很难和欧阳询、虞世南等人并驾齐驱,但是,您把作品拿出来,至少要让旁人尊敬地竖起大拇指,说上这么一句:这是个高手。
第六,要精通时务。皇帝问您,如何看待大唐和突厥的外交关系,如何看待当前官场存在的弊端,如何看待国家的税收制度?这些您都得能侃侃而谈。
第七,还要精通方略。什么叫方略?就是您不仅要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还要高屋建瓴、引经据典地提出您的解决办法。而对没有实战经验的人来说,这就是一道送命题。
比如,太极殿内,李世民问您:马上要和突厥开战了,朝廷的平叛方略是什么?您昂首挺胸、霸气外露地回答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好样的,信口开河,成功引起北境的全面战争,扣十分。
李世民再问:为什么要打突厥?您理直气壮地说:因为他们该打。好样的,不懂唐朝和突厥的外交历史,不懂皇帝和突厥的历史恩怨,扣十分。就算李世民想打,但您没有站在道德的高度抨击突厥的恶劣行径,帮助李世民发动战争找一个完美的“借口”,再扣十分。
李世民再问:如果要打,什么时候合适,后勤军需如何保证?您答不出来。好样的,如今正值秋收季节,农民都在地里干活,您拉着他们打仗,地里的庄稼怎么办,朝廷的税收怎么办?这些都没考虑,再扣十分。
李世民再问:朕好几年没打仗了,好想御驾亲征。好样的,您觉得御驾亲征很涨士气,满口赞成。问题是,如果打败了,李世民被敌人干掉,或者被俘虏了怎么办?李世民出征,如果太子在京城造反怎么办?就算李世民出征,派谁留守长安最合适?这些问题您都得考虑进去。
面试进行到这里,您基本上可以洗洗睡了。
如果您真的想过关,可以多读读前朝的史书,上面记载了历朝历代君臣奏对的细节,看看大神级的朝臣是如何组织语言,如何思考问题的。就算学不到他们的精髓,学一个大概的思路,也可以让您加不少分。
武德年间,报考秀才科的学生还挺多,地方州、县也会举荐优秀学生参加考试。问题是,考试通关的同学凤毛麟角,学生们还经常惹皇帝生气,以至于推荐他们的地方官员都要跟着背锅。时间久了,敢挑战秀才科的学生越来越少,地方官更是停止了举荐。永徽年间,李治便停了秀才科的考试。
论考试难度,秀才科是A级,进士科是B级,明经科是C级。一般而言,明经科需要考经学、时务,进士科除了考经学和时务外,还要加考诗赋。
您表示,考试通关才是王道,傻子都会选择最简单的科目。
考生名字:张三。
报考类型:二经,即《春秋左氏传》《易经》。
考试内容:第一考,贴经;第二考,问义;第三考,答策。
所谓的贴经,其实就是填空题。考试那天,考官会给您发10道考题,考题是《春秋左氏传》中的句子。比如: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试卷可能会拿掉“诫”“宵”“恃”三个字,您的任务就是填空,三个字全部填对,这一题就算答对。
除了《春秋左氏传》《易经》,考官还会从《论语》中挑8道题,《孝经》中挑2道题,如果您生活在武则天时期,还要考《老子》的5道题。如果答对了60%的题目,贴经这一考就算通过了。
您想抄袭别人的试卷?对不起,您是A卷,左边考生是B卷,右边考生是C卷,根本没法抄。
各位读者,你们是否想起了高中时期的语文考试,各种文言文填空,诗词填空,如果您高中语文成绩很差,穿越到唐朝,照样是挂科的选手。相反,如果您能把几本书的内容倒背如流,就可以纵横大唐的考场,笑傲群雄。
一场填空考试,几乎刷掉大部分考生,合格的同学进入第二轮。
书籍还是那几本,可考试方式有点变化,比如要求解释《周礼》中“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这句话的含义。如果您是低段位选手,直接翻译过来就可以。如果您是高段位选手,讲讲时代背景,讲几个典故,效果会更好。
考核标准也很简单,两经选手答对60%算及格,三经选手答对80%算及格。
可以说,明经考的是学生的记忆力,选拔的都是靠死记硬背的书呆子,皇帝们也知道这个弊端。可是没办法,唐朝初年的科举考试处于发展阶段,大家都在摸索着前进。更何况,科举考试的本质是为了改变门阀政治的格局,给寒门学子提供晋升通道。如今,寒门学子相继进入朝廷,目的就算达成了。
对唐朝的皇帝来说,科举考试就像是食物。
唐朝前期,皇帝想突破寒门学子晋升的通道,犹如解决温饱需求。到了中期,选的官员越来越多,皇帝们开始堵得慌,毕竟谁都想选几个治国能臣啊。这个时期,温饱不是主要需求,精致的美食才是皇帝想要的。
说这些话,您可能不服气,那咱们看看唐朝的状元吧。孙伏伽,武德年间状元。宋守节,高宗时期状元。弓嗣初,高宗时期状元。姚仲豫,中宗时期状元。严迪,玄宗时期状元。范崇凯,玄宗时期状元。
这么多状元,居然没有一个成为唐朝名臣,青史留名的。看着这个名单,咱们可以总结一下:书读得太多,除了被别人称赞为“学霸”,对事业似乎也没有什么帮助。
开元时期,李隆基主动改革,增加了“时务策”的考试,朝廷要求你懂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最好有自己的见解。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对》,明朝时期刘伯温的《时务十八策》就是标准版的时务策答卷。咱没有那么高的水平,搞个低配版的交差,绝对可以胜过一半的竞争对手。
由于明经科考试难度很低,每年大概可以录取100人。至于进士科,因为加考了诗赋,难度直线飙升,每年只录取20~40人。
您可能纳闷了,说起写诗,哪个朝代能赶得上唐朝?王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高适、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唐朝记录在册的诗人就有两千多名。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大神级的诗人都生活在什么年代呢?为何唐朝的诗坛这么牛?
其实,翻翻他们的履历就能明白,只有王勃是初唐的大诗人,其他人都是开元年间冉冉升起的巨星。李隆基有资本吹牛,毕竟自己主政的年代是唐朝文学界的巅峰时代。可如果追本溯源,他必须感谢一个人:唐高宗李治。
唐朝初年,进士科考试和明经科考试的本质是一样的,完全靠死记硬背。到了李治这里,大唐的权力高层都在质疑,朝廷选一帮书呆子有啥意义?681年,主管考试的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发出了灵魂呐喊:“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才。”
李治问:那你说怎么办?
刘思立答:加试杂文(诗赋)二篇。
唐朝初年,在统治者的眼里,诗词都是杂文。可不管怎么说,杂文是原创,经文只是背诵,能作诗赋的学生,至少都有点儿灵性啊。
从那时开始,诗赋成为进士科的必考科目,也变成莘莘学子毕生钻研的学术领域。没有李治,可能就没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诗,也就没有璀璨的唐诗文化。
您可能有疑问了,唐朝的写诗大神层出不穷,凭他们的实力,捞个进士的头衔还不是易如反掌?然而,还真不是这样。
想中进士,您首先要有过人的记忆力,先过第一关的贴经、第二关的问义、第三关的答策,最后才有机会展示您的文学才华。瞧瞧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神,都会写诗,尤其是李白,几碗米酒下肚,竟然能立马吟诵一首诗出来,这着实是才华横溢,可最终还是倒在了惨绝人寰的科考之路上。
古往今来,都是物以稀为贵。想想看,明经科每年录取100人,进士科只录取20人,而且进士是会写诗、自带光环的人物,怎么能不让人羡慕。
在唐朝,进士被大家喻为“白衣公卿”“一品白衫”,意思就是,这帮小伙儿现在虽然穿着白衫,默默无闻,但是迟早会成为朝中宰相。
唐朝还有一句流行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就是,你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年纪就已经算大了,说明你实力不行;而五十岁考中进士科,年龄还算小,说明你很优秀。
瞧瞧大诗人孟郊,四十六岁的时候考中进士,立马就写了一首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个年龄,在现代社会都很难找到工作了,可孟郊觉得自己的人生刚刚起步,春风得意呢。
大家都有考中进士的理想,可现实还是挺骨感的。
就拿进士科来说,您考完试,把试卷交上去,接下来就等礼部侍郎批阅您的试卷。那个年代,朝廷不设百分制,礼部侍郎看试卷,就看您的作品有没有打动他的点,符不符合他的审美观。看完之后,他会直接给出“过”或“不过”的评价。
按照规矩,礼部侍郎是唯一的试卷审核者,也是无数学子的命运裁定者。可是在大唐官场,还有一群人可以决定您的命运,那就是文坛前辈、政坛大佬、社会名流,比如皇室的公主,大诗人陈子昂、张九龄等。
如果您想考中进士,而且获得好名次,一定要找他们“行卷”。好吧,这又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需要解释一番。
不管是后世的科举考试,还是当今的高考阅卷,全部是糊名制度,也就是把考生的名字封住,不让考官知道。在唐朝,所有的试卷都是不糊名的。在这样的制度下,如果您的名气足够大,考官看到您的名字,自然会多一点关注。
知道这个规则,您就要学会包装自己了,专业说法叫自我营销。
策略一:在文坛尽量活跃点,多参加社交活动。
会写诗重要吗?重要。问题是,您把自己关在家里,自娱自乐,谁能知道您是大诗人呢?还是出去吧,和李白、孟浩然、王维这些诗人搞搞交友活动,顺便推销一下自己的作品,说不定哪首诗被大家捧红,您就成了名人。
策略二:考试之前,埋头创作,写点自己的作品。
就拿大诗人杜牧来说,考进士之前,自己就创作了几百首诗。考试之前,他精心挑选了一百五十首高品质的作品,用楷书规规矩矩地誊写在纸上,然后找师傅装裱,搞成一个高端的诗作集。大诗人皮日休更厉害,他誊写了两百多篇诗作、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别人觉得你是高产诗人,有文化。
制作诗集的时候要注意,要把最精彩的作品排在最前面(决定行卷效果的往往是前面的几篇)。千万不要有错别字,千万不要犯皇帝、宰相、礼部侍郎、行卷对象的忌讳。打比方说,唐太宗叫李世民,而您的诗作里面居然有“世”这个字,那对不起,作品集您拿回去,别给我惹事儿。
什么,您不知道怎么避讳?
告诉您三个小技巧,也是古人常用的避讳方法。
第一种是使用同音字或同义字,比如原本是“世”字,您可以写“事”“室”。这个不算错别字,只要是有文化的领导,基本上都能分辨出来。
第二种是缺笔法,还是“世”字,您可以少写一个笔画。
第三种是空字法,遇到犯忌讳的字,您可以空着不写,可以用“□”代替,可以用“某”代替,也可以用“讳”代替。这种办法是最靠谱、最没风险的。
还有,递交作品集的时候,别忘了您的自荐信。这个时候,千万别吝啬您的赞美,只要把行卷对象哄开心了,您的作品又看得过去,那事情就成了一半。
如果行卷对象喜欢您的作品,他就会在上流圈子给你做广告,还会把你的作品集转交给礼部侍郎。有名人背书,您很快就会成为长安城的明星。
放心吧,只要行卷对象赏识,肯定会不遗余力地为您宣传,如果您获得好的名次,他就是您的伯乐,说出去也有面子。
策略三:如果有可能,尽量结识社会名流。
行卷对象就是您的广告合作商,选择大品牌、有影响力的肯定没错。如果您生活在武则天时代,能找上太平公主,就别找陈子昂。
在您行卷之后,您的靠山会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把您的作品集转交给礼部侍郎。注意,可千万别做愣头青,自己去找礼部侍郎,容易被乱棍赶走。礼部侍郎觉得您的基本素质不错,试卷也答得不错,那基本就有戏了。
韩愈,算是大文豪了吧,这位老兄报考了三次进士科,连续挂了三次。第四次考试的时候,韩愈预感自己可能又要挂科,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退休的宰相郑余庆行卷。老郑看了他的作品,觉得是个人才,便在朋友圈大肆宣传,为韩愈造势。就在那一年,韩愈考中进士,迈向了人生的巅峰。
在唐朝中晚期,如果您没有行卷,基本上可以卷铺盖回家了。
行了卷,找对了人,就可以等礼部的消息了。
按照程序,礼部侍郎会列一个过关的考生名单,然后转交给宰相、皇帝,征求他们的同意,定下考生的名次。随后,尚书省会举行“唱第”仪式,被唱到的考生就算是及第,落榜的就算落第,这算是官府内部的最后公示。
每年的春天,二月或者三月,礼部会选个吉祥的日子放榜,俗称“春榜”。
清晨时分,承天门传来鼓声,预示着长安开始了新的一天。这时,礼部官员便赶到礼部南院的东墙,开始张榜工作。大诗人韦庄写过一句诗:“一声天鼓辟全扉,三十仙才上翠微。”说的就是礼部放榜的事情。
张榜的时候,考生就已经来到礼部贡院。这个时候,您可以看到,榜头是竖着排布的四张黄纸,上面写着“礼部贡院”,后面就是用浓墨誊写的榜单。
慢慢看吧,千万别错过,说不定您的名字就在其中。那些欢呼雀跃的,肯定是中榜的考生;神情落寞的,是落第的考生。在这里,您会遇到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也有考过八次甚至更多次的老油条,可谓看尽人生百态。
大家都知道,排在第一的叫状元。那第二、第三呢?榜眼、探花?遗憾地告诉您,唐朝只有状元,至于榜眼、探花的称号,宋朝才出现呢。
科举是一年一度的盛事,朝廷可不敢马虎。放榜之后,朝廷会安排专人把榜单发到全国各地,这就叫“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除此之外,还有录取通知书。开元年间,录取通知书是“泥金帖子”,也就是用泥金为墨,将录取信息写在纸上。唐朝后期,朝廷重新制作了“金花帖子”,也叫黄花笺,就是用金粉装饰顶级笺纸,做一个漂亮的外壳封皮。金花帖子是正式的录取通知书,由朝廷派人送到县衙,由县衙组织专人,骑着高头大马,一路敲锣打鼓,前往您的老家报喜。这个时候,您的老父亲肯定会张罗很多饭菜,邀请四方邻居、县衙公人吃顿饭,也算为您扬了名。
如果您榜上有名,那恭喜您,您的人生将会开挂前行。中榜之后,有关部门会告诉您,别离开长安,等着参加朝廷的各种仪式吧。
仪式一:拜见宰相。
放榜的那天,礼部官员会带着您前往大明宫光范门里的东廊,先在这里吃个早饭。早朝完毕之后,您跟着宰相们到中书省,此时,宰相们排排站,礼部官员唱道:礼部某姓侍郎,领新及第进士见相公。这个时候,状元郎代表新科进士致辞,表达对宰相的尊敬,随后大家做自我介绍。拜见完宰相,您还得去单独拜见中书舍人,流程一模一样。至此,第一个仪式才算结束。
仪式二:拜见主考官。
您能够进士及第,礼部侍郎绝对是您的首席恩人。
在这样的风气下,礼部侍郎有个霸气的外号,叫“座主”,您是他的门生,你们是师生关系。既然是师生,拜见地点一般都在礼部侍郎的家里,如果礼部侍郎想避嫌,可能会把地点设在礼部大堂。
谢恩的当天,大家骑着高头大马前往礼部侍郎的府门前,在家仆的引导下,来到正堂。此时,礼部侍郎已经端坐在主位,状元郎代表大家致辞,大家各自介绍。随后状元郎坐在副位,大家喝茶聊天儿,交流一下感情。
提醒您注意,成了师生,大家的利益就绑在了一起。
比如,您的座主参加军事政变,却以失败告终,您虽然没有参加,可您的政敌想打击您,就会说您是某某的门生,那么您大概率会被贬官。
公元736年前,科举考试由吏部主管,考试就是考试,风气很正,就算您是考功员外郎选拔的,也不算他的门生。到了开元年间,礼部侍郎主管科举考试,再加上行卷的风气,这才出现座主和门生的高级玩法。
仪式三:期集。
这个说法很风雅,其实就是同学聚会。
在古代,能够在同一科金榜题名,那就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他们非常珍惜这种考场上的战斗感情。如果不出意外,大家都能做大官,张三发达了,稍微提携一下李四,王二做了宰相,照顾一下郑五,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既然是聚会,那就得吃大餐,喝大酒,搞出点仪式感。一般来说,拜见完礼部侍郎后,他们会在附近租用一个场地,名叫期集院。录取通知书到来之前,期集院就是新科进士的大本营,是放纵自己灵魂的地方。
进士及第,金榜题名,您是不是觉得自己走进了官场?
如果您这样想,就太天真了。所谓进士及第,代表您获得做官的资格,至于做什么官,还得经过吏部的资格审查、铨选。毕竟,吏部才是中央组织部,管理官员的衙门,得尊重他们。收拾收拾心情,准备到吏部报到吧。
接待官员:吏部员外郎。
接待部门:吏部南曹(临时组织,骨干就是两名吏部员外郎)。
审查内容:身、言、书、判。
身:身体健康。身材伟岸的考生,自然可以加分。如果您驼背,腿脚不好,或者双眼无神,精神萎靡,肯定会遭到吏部官员的嫌弃。毕竟,朝廷也不想录用一个没有精气神的官员。
言:说话有逻辑,口齿灵敏,头脑清晰。
想想看,如果您是个结巴,或者说话没有条理,怎么给领导汇报工作,怎么服众,怎么做府衙的一把手?如果说话不利索,那可是超级减分项啊。
书:书法优秀。写字好看的考生,朝廷自然喜欢。
判:就是看考生有没有独立断案的能力。在古代,基层官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断案,不管是民事案,还是刑事案,交到您的手里,您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破案。断不了案,老百姓无法申冤,就会觉得你是个无能的父母官;破案率上不去,上级领导会觉得你在拖后腿。
吏部设置资格审查环节,也有他们的考虑。
第一,挑选精英中的精英,筛选礼部送来的歪瓜裂枣。
第二,说起来很现实,朝廷的坑位是有限的。比如,今年有300个空缺岗位,却有500个候选人,吏部肯定要想办法筛掉100人。至于剩下的100人,吏部只能让他们继续候选,直到有空缺的岗位出来。
每年的五月,吏部开始第一轮资格审查。
对新科进士来说,如果这四个指标都过关,等着封官就好。如果您落了榜,可以找中书省、门下省复核。如果是吏部审核出现了纰漏,他们就会挨板子;如果是您自己的原因,那您就挨板子吧。
第一轮资格审查后,南曹会把您的档案交给吏部尚书(负责六品、七品官员的铨选)、吏部侍郎(负责八品、九品官员的铨选)。每年的十月,吏部的官员会评估您的能力、品行,匹配空缺的官职,确定最终的结果。
不管是秀才,还是明经、进士,吏部都会给您一个散官官阶,但是级别不会太高。如果您是秀才,大概是正八品上、正八品下、从八品上、从八品下四个级别。如果您是明经或者进士,大概是从八品上到从九品下的级别。
至于您的职事官,完全看领导的意思。一般而言,通过科考入仕的学子,多半会被授予县令、县丞、县主簿、县尉、州参军、州录事等地方性职务。
没办法,进了大唐官场,您就不能自由择业,只能被分配工作。
僧多粥少,竞争上岗,肯定会有人不满意。比如,新科进士张三,吏部给他安排的官职是凉州主簿。张三心有不满,认为凉州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那儿没前途,在这种情况下,张三可以拒绝吏部的提议,重新申请新的官职。按照规矩,张三有三次申请的机会,吏部也有三次拒绝的机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张三只能赋闲在家,等待明年的铨选机会。
铨选,很像商业交易,大家你来我往,尽量能谈出最好的结果。
完事之后,尚书省会把名单交给门下省审核,俗称“过官”。随后,中书舍人会起草您的任命书,中书省走完流程,您就可以拿到人生第一份公务员录取通知书了。如果不出意外,三月份您就可以走马上任,正式做大唐的公务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