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尽管器重严嵩,时间长了,总看着那张老脸,心里也有点厌烦。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将军仇鸾在蒙古入侵时通过特殊手段,立下了“战功”,得到朱厚熜的信任。但严嵩仍然以子辈对他,令仇鸾十分不满,两人互相攻讦,都想把对方整下去。嘉靖皇帝看了严嵩弹劾仇将军的报告,似乎不大感兴趣;仇鸾对严嵩的举报信,朱厚熜反而看得津津有味。那段时间,严嵩深深地感受到:领导对自己有意见了,渐渐疏远了。本来应该轮到严嵩去西苑值班的,皇帝都不要他来,而是传唤了别人。“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严嵩不是后宫的妃子,却也担心皇帝的龙宠会不会中断。他看起来很有权力,气焰熏天,但这一切都是朱厚熜赐予的,哪天不要自己了,他说滚就滚。严嵩做惯了内阁首辅,又得罪了那么多人,哪天下台了,会有什么苦日子可想而知。因此,他常常回到家里,与儿子严世蕃对泣。
幸好,仇鸾这个人也没有真本事,他那些所谓的功劳都是虚假的、伪造的,真相揭发出来,嘉靖皇帝怒不可遏,下令把他开棺勠尸。至于严嵩,嘉靖皇帝对他的态度缓和了许多,就像之前一样信任:朕听信了仇鸾的谗言,实在是对不住。严嵩心里稍稍安稳了些。恰在此时,发生了另一起弹劾严嵩的大案。发起人叫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后妈对他很不好,让他放牛。有一次杨继盛看见有人在私塾念书,心里很羡慕,就去求他的哥哥也让他去上学,兄长不大愿意:“小屁孩,读什么书?”杨继盛反驳道:“小孩子可以放牛,为什么就不能读书?”家里就同意他上学了,但要求他不能误了放牛工作。长大后,杨同学果然是个学霸,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考上进士,被任命为南京吏部主事。
仇鸾得宠的时候,杨继盛对他很是不满,批评仇大将军就知道议和,不敢与蒙古人硬碰硬。仇鸾当然要辩解,说你小子连敌人的面都没见过,瞎嚷嚷什么!朱厚熜就将杨继盛下狱,贬为狄道典史。和沈炼一样,杨继盛也做起了老师,教孩子们读书。当地有一座煤山,被少数民族占领了,汉族百姓不得不跑到两百里外砍柴,杨继盛就去找少数民族同胞,请他们允许汉民取煤生火。对方同意了,他们很信服杨继盛,就算把我们的帐篷给你都可以,更何况煤炭。
过了一段时间,仇鸾的劣迹被曝光了,杨继盛的好日子就来了,先起复为诸城知县,又调任南京户部主事,再升任刑部员外郎。严嵩对仇鸾特别愤恨,杨继盛弹劾过仇鸾,让严阁老十分满意,想要重点提拔他。可是在杨继盛眼里,严嵩也不什么好东西,甚至比仇鸾还要恶劣,于是上疏弹劾严嵩,说他有十大罪状,主要内容和沈炼的差不多。他最后要求:“愿陛下听臣之言,察嵩之奸。或召问裕、景二王,或询诸阁臣。重则置宪,轻则勒致仕。内贼既去,外贼自除。虽俺答亦必畏陛下圣断,不战而丧胆矣。”对于杨继盛的指控,嘉靖皇帝并不采纳,把他关进监狱,就是不判刑,事情活活拖了三年,也没个结果。
朱厚熜没有杀死杨继盛的打算,这可急坏了严嵩党羽。胡植、鄢懋卿两位严党人士,就对主子说:“留着杨继盛,不除掉他,就是养虎遗患呀!”那怎么除?正好都御史张经、李天宠犯了大罪,皇帝大概是要判他们死刑的,于是杨继盛的名字就被附在死刑名单后面,朱厚熜在不注意的时候,签了同意,可以把杨继盛铲除了。消息传出来,杨夫人跪在皇宫门前,上疏朝廷,请求替丈夫死。可惜这份文件没有传到皇帝手里,而是落入了严嵩的手里,他就压着,不上报。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十月,杨继盛在西市殒命,临刑时赋诗一首:“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天下争相传诵,以此表达对严嵩、对朝廷的不满。
奸臣末日
到了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朱厚熜已经年过半百,他对严嵩的态度越来越冷淡了。当了十几年内阁首辅,严氏父子权势逐渐扩大,就像一棵树,以前是小树苗,拔起来比较容易,现在越长越大,枝繁叶茂,如果再不根除,就会威胁到皇帝的权力。放眼全国大大小小的官员,有多少人是通过严嵩提拔起来的,在他们心目中,深居西苑炼丹的皇帝,不一定比严嵩更加重要。再说这些年来,那么多大臣弹劾严嵩,对他的名声、劣迹,朱厚熜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是时候杀鸡给猴看,平息民愤了。
严嵩虽然位极人臣,却没有像许多官员三妻四妾,逛窑子、喝花酒,他对爱情比较忠诚,夫人姓欧阳,在嘉靖末年去世了。按照礼制,严世蕃应该回江西老家安葬母亲,可严嵩离不开东楼呀,没了他,谁来揣摩皇帝的心思,帮助他票拟意见?就让孙子护送奶奶灵柩南下,把严世蕃留在京师。因为有孝在身,严世蕃不能入直房,只能待在家里。皇帝有命令下来了,大臣有折子上奏了,严嵩只能自己票拟,但写出来的东西往往不能让朱厚熜满意。还是得靠东楼!于是他就派人回家让严世蕃拟旨,可是严世蕃沉溺于声色之中,不能及时作答。等了半天还不来,嘉靖皇帝不耐烦了,八十多岁的老臣了,越来越不顶用,本来就对他们不满意,现在更加不满了。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一场火灾,把朱厚熜居住的永寿宫烧毁了。皇帝住哪儿呢?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严嵩没有猜透皇帝心思,建议他住到南城斋宫去,引得龙颜大怒。那是什么地方?是明英宗朱祁镇做太上皇时住的南宫呀,关押阶下囚的地方,朱厚熜会愿意住到那里去?这时内阁次辅徐阶建议皇帝重修永寿宫,永寿的寓意让朱厚熜很满意,真是深得朕心。宫殿建好后,改称为万寿宫。严嵩更加失宠了,有军国大事,都不怎么找他,全问徐阶去了。
徐阶字子升,是松江华亭人氏,和严阁老一样,南方汉子一枚。他小时候就与众不同,曾两次死里逃生,一次是在周岁时,不小心掉井里去了,家人赶紧把他捞上来,抢救了三天,徐阶才苏醒;第二次是在五岁时,从高高的山岭上掉下去,本以为难逃一死,没想到衣服挂在了树枝上,安然无恙,只是受了点惊吓。当地老百姓听说徐阶的遭遇,都感觉很神奇。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徐阶真的有后福吗?
长大后,徐阶个子短小,皮肤白皙,俨然一副书生模样,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中进士,被封为翰林院编修。早年的徐阶年轻气盛,仗义执言,不畏官场险恶。嘉靖皇帝准备采纳张璁的提议:除去孔子王号,简化祭祀礼仪,于是就让儒臣们讨论讨论。大家都没有意见,唯独徐阶坚决反对。张璁气得火冒三丈,我的主张,你小子也敢反驳?徐阶根本不怕张璁,和他针锋相对。张璁愤怒地说:“你背叛我!”徐阶感觉很好笑:“背叛的前提是依附,请问我什么时候投靠过你了?”此时张璁通过大礼议上位,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徐阶得罪了他,没有好果子吃,被贬为延平府推官。在地方期间,徐阶捕捉盗贼,兴办学堂,政绩卓著,官升得也很快,从黄州府同知、浙江按察佥事,再到江西按察副使,最后回到京城,担任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
嘉靖皇帝对徐阶十分满意,他青词写得特别好,能够满足朱厚熜修道的需求,而且严嵩做首辅太多年了,也需要一个人制衡他。严嵩对徐阶十分忌惮,不是自己人,没准哪天就取代自己了。杨继盛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是徐阶指使的。赵锦、王宗茂弹劾严嵩失败,徐阶说不要罚那么重。给事中吴时来、主事董传策、张翀弹劾严嵩,又失败,被关进监狱里,更让严嵩满腹狐疑。这董传策,不是徐阶老乡吗?吴时来、张翀,都是徐阶的门生呀!严阁老多次向皇帝汇报,徐阶在背后算计我,他是大后台,朱厚熜却不接受,就算是徐阶干的,也不能治他的罪,少了他,严嵩不就无法无天了。徐阶虽然想扳倒严嵩,但时机不成熟,他表面上对待严嵩还是很谨慎的。
永寿宫被毁后,对于严阁老来说,目前的形势岌岌可危,只要有个风吹草动,朱厚熜就会让他卷铺盖走人。突破口在哪儿呢?竟然是一个没有什么地位的小道士。蓝道行,是个擅长乩仙的道人,有一天嘉靖皇帝问他:“现在国家为什么治理得不好?”蓝道行就去问神仙,得到的结果是:贤能的大臣没有得到重用,比如徐阶;奸恶的大臣没有被罢免,比如严嵩。皇帝又问:既然神仙都知道严嵩不好,为什么不直接把他除掉呢?蓝道行解释说:上天想给皇帝一个机会,让您自己把奸臣除掉!这番话当然与神仙无关,全是蓝道行自己的主意。他不过是狐假虎威,借神仙之名,行倒严之实。因为这次神仙的说法和嘉靖皇帝的心意相同,他就相信了。
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中进士。当时他正担任御史,观察到严嵩已经逐渐失宠,朱厚熜有除掉他的想法后,与沈炼、杨继盛一样,上书弹劾:“工部侍郎严世蕃凭借父权,专利无厌。私擅爵赏,广致赂遗。使选法败坏,市道公行。群小竞趋,要价转钜。刑部主事项治元以万三千金转吏部,举人潘鸿业以二千二百金得知州。夫司属郡吏赂以千万,则大而公卿方岳,又安知纪极?
平时交通赃贿,为之居间者不下百十余人,而其子锦衣严鹄、中书严鸿、家人严年、幕客中书罗龙文为甚。年尤桀黠,士大夫无耻者至呼为鹤山先生。遇嵩生日,年辄献万金为寿。臧获富侈若是,主人当何如?
嵩父子故籍袁州,乃广置良田美宅于南京、扬州,无虑数十所,以豪仆严冬主之。抑勒侵夺,民怨入骨。外地牟利若是,乡里又何如?
尤可异者,世蕃丧母,陛下以嵩年高,特留侍养,令鹄扶榇南还。世蕃乃聚狎客,拥艳姬,恒舞酣歌,人纪灭绝。至鹄之无知,则以祖母丧为奇货。所至驿骚,要索百故。诸司承奉,郡邑为空。
今天下水旱频仍,南北多警。而世蕃父子方日事掊克,内外百司莫不竭民脂膏,塞彼溪壑。民安得不贫?国安得不病?天人灾变安得不迭至也?臣请斩世蕃首悬之于市,以为人臣凶横不忠之戒。苟臣一言失实,甘伏显戮。嵩溺爱恶子,召赂市权,亦宜亟放归田,用清政本。”
邹应龙在奏章中,批判了严氏父子卖官鬻爵、贪污受贿、不孝先妣、勒索无度等劣迹,要求嘉靖皇帝处死严世蕃,把他的人头挂在闹市区,教育贪官,安抚百姓。至于严嵩,已经耄耋之年了,押到刑场处死,好像有点不太合适,应该免去一切职务,放回老家。收到邹应龙的弹劾奏章,朱厚熜终于下定决心,与共事多年的严嵩一刀两断了。严嵩八十多岁了,精力不济,已经不那么“好用”了,是时候退出官场了;担任内阁首辅多年,又喜欢擅权,在各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久而久之,树大根深,对皇权已经产生了威胁;在写青词、领会皇帝意图等方面,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君臣之谊,就到此为止吧。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朝廷下旨:内阁首辅严嵩退休还家,每年财政拨款一百石大米,作为养老之用。严世蕃,还有严嵩的孙子严鸿、严鹄,门客罗文龙,都抓起来,由司法部门定罪。这一天总算是来了,年迈的严嵩没有办法,但是想保住儿子,就上疏请求皇帝把严世蕃他们给放了,朱厚熜不允许。很快,判决结果出来了,严世蕃、严鹄、罗文龙发配边疆,特赦严鸿,让他照顾严嵩,养老送终。严家的奴仆严年被判监禁。邹应龙弹劾有功,升任通政司参议。
这一回,严嵩是真的垮台了,他收拾好行李,回江西老家。朱厚熜毕竟与严阁老共事多年,突然没了他,心里有些空落落的,若干年来,严嵩已经成为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可奈何花落去,过去终究是过去了,人应该向前看。他把徐阶召了回来,表达出传位太子,自己深居西苑安心修玄的想法。徐阶知道皇帝话里有话,肯定不是真的想退休,便极力反对,朱厚熜顺水推舟,道出了真实想法:“卿等不欲,必皆奉君命,同辅玄修乃可。严嵩既退,其子世蕃已伏法,敢更言者,并应龙俱斩。”以后你们要更加尽心地辅佐朕,乖乖听话,严嵩已经倒台了,他的儿子严世蕃也得到应有的惩罚,你们也不要再穷追猛打、斩草除根了。如果有人敢这样做,朕就把他还有邹应龙一起处斩。
南昌城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头儿下了车,他的内心是凄凉的,当年是何等的叱咤风云,现在又是何等的悲哀。盛衰无常,自古皆然。回首此次垮台,有三个人发挥了巨大作用,一个是蓝道行,一个是邹应龙,还有一个是徐阶,严嵩想报复他们。蓝道行虽然揭发了严阁老,自己也不检点,严嵩就贿赂皇帝身边的人,告发蓝道行怙宠招权等种种劣迹,皇帝大怒,把他抓到监狱里。严嵩悄悄派人告诉他:只要你揭发是徐阶指使你的,就保你没事。可是蓝道行死活不肯,宁愿被杀,也不愿意帮严嵩把徐阶拖下水。在南昌铁柱宫,听说有个叫蓝田玉的道士,会用符术召鹤,严嵩就把他的符箓还有祈鹤文托人带到北京,转呈给嘉靖皇帝,还请求朝廷把严世蕃、严鹄给放了,助他颐养天年。朱厚熜没有答应,虽然你已经八十四岁了,但朕已经给了恩典,把孙子严鸿无罪释放,给你养老送终,怎么,一个人还不够,非要三个才行?
严世蕃、罗文龙被朝廷发配雷州、寻州,严世蕃走到一半就逃跑了,回江西老家。罗文龙刚刚到寻州没多久,也偷偷溜掉,去了徽州,经常去江西与严世蕃来往。他们强迫老百姓四千人给他们修建豪宅,还收容了许多江洋大盗。御史林润视察长江防务,了解到严世蕃等人的实际情况,就上疏给朝廷:“臣巡视上江,备访江洋群盗,悉窜入逃军罗龙文、严世蕃家。龙文卜筑深山,乘轩衣蟒,有负险不臣之心。而世蕃日夜与龙文诽谤时政,摇惑人心。近假名治第,招集勇士至四千余人。道路恟惧,咸谓变且不测。乞早正刑章,以绝祸本。”告发两人蛊惑人心,意图造反。嘉靖皇帝闻讯大怒,让你们去戍边,你们不去,还跑到乡里为非作歹。赶紧抓起来,给他们定罪。逮捕令是从北京发出的,严氏父子在锦衣卫还有人,就通风报信,请严世蕃赶紧去雷州,不要在家待着。谁知信还没送到,林润已经到了,严世蕃猝不及防,被抓了个现行。
刑部尚书黄光升与大理寺官员以及御史们商议,怎么把严世蕃置于死地,思来想去,决定弹劾他们陷害杨继盛、沈炼等人的事情。消息传到严世蕃耳朵里,他反而特别高兴:这下没有性命之虞了。黄光升把奏折交给徐阶,请徐大人指点指点,徐阶说:“你们是想让严世蕃活下来吗?”大家疑惑不解,怎么可能!我们是要让他死!徐阶又说:“沈炼、杨继盛等案件,虽然是严嵩下的手,但拍板的是当今圣上,你们用这些罪名弹劾严世蕃,从侧面说明皇帝的决策是不对的。这份奏章要是真的交上去了,严世蕃可以出狱,你们都要倒大霉!”那怎么办?把涉及皇帝的内容全部删掉,以阴谋造反、勾结倭寇的罪名起诉。刑部尚书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呀!高!实在是高!严世蕃听说黄光升修改了罪名,感觉大事不妙,绝望地说:“这下完了!”果然,嘉靖皇帝批准了三法司的审判结果,将严世蕃斩首并抄家,搜出黄金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万余两,还有价值数百万的珍宝、古玩、高档服装等等。
严嵩失去了至亲,也失去了所有财产,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又没有谋生手段,还能活多久可想而知。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徘徊于坟地,哪家人祭祀完祖先,离开墓园,他就跑过去偷吃坟前的祭品。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曾经烜赫一时的严阁老在贫病交加中死去,没有精雕细琢的棺木,也没有浩浩****的悼念者。同年,嘉靖皇帝也驾崩了。君臣二人在黄泉路上倒是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