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穿越到明朝,有没有快速发财的好办法呢?当然有了,你可以假扮成一个道士,去给嘉靖皇帝算命,说他这辈子,肯定会遇到两次劫难。若不注意,就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嘉靖皇帝肯定会追问,到底是哪两次呢?你可以先装一波,就说天机不可泄露,等到赏赐黄金万两,才勉强说是冒着天谴的危险给天子透露一点小小的细节,毕竟如果一下子全说出来了,以后不就没钱赚了嘛!
烈火的考验
朱厚熜人生第一道劫,还要从他的母亲蒋女士说起。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十二月,蒋太后病危,势将不起,临终时,她对唯一的儿子说自己非常幸运,能够嫁给你的父皇,服侍了他将近三十年;后来你登基了,当了皇帝,又尊我为太后。自我生病以来,你日日夜夜都为我忧虑,派人在全国各地寻访名医,实在是太孝顺了。这一切,天地神人都看在眼里。现在我马上就要走了,请皇帝务必保重龙体,不要忧伤过度。你自己身体也不好,祖宗的江山社稷还需要你呢!至于葬礼嘛,以前怎么办,现在也怎么办。虽然是国丧,但不要禁止老百姓娱乐、嫁女儿,外地的王爷们也不必千里迢迢跑到京城来奔丧了,派个代表,上上香就行了。
母亲去世,刚刚度过而立之年的朱厚熜,仿佛受到一万点暴击。这么多年来,是谁守护在他的身边,默默支持,不离不弃?特别是在兴献王去世,到大礼议成功这段时间。刚刚经历丧父之痛的朱厚熜还不是很成熟,一个十几岁、不谙世事的少年而已,是蒋太后鼎力相助,上奏明武宗让儿子提前继承了兴王爵位。后来朱厚熜当上了皇帝,由安陆前往京城,蒋女士又叮嘱儿子要小心谨慎,不要得意忘形,教导他该如何行事。大礼议争端爆发后,她更是坚决支持皇帝,两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如果朱厚熜认了明孝宗为父,蒋女士便变成他的伯母,地位在张太后之下,永无出头之日。她既是为儿子、丈夫争口气,也是为了自己。
太后薨逝,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安葬在哪里呢?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安葬在湖北安陆,现在叫承天府,朱厚熜不是从这个地方上来的嘛,为了感谢,特地升格为府。将近二十年前,兴王朱祐杬病故,被就地安葬,现在蒋太后也死去,可以把灵柩运到湖北,夫妻二人同穴而眠,也算尽善尽美。另一个选择是葬在昌平,与明成祖等先皇做邻居,相当于再造一座陵寝,完工后,把朱祐杬从显陵挖出来,运到北京,与蒋太后合葬。
朱厚熜想来想去,感觉第二种方案比较靠谱。当初我父亲去世的时候,还是个藩王,陵寝规模自然是无法与明仁宗、明宣宗他们相比的。现在自己贵为天子,当然不能委屈了先父,要给他修一座更加气派的阴宅。而且江汉平原距京城千里之遥,嘉靖皇帝想上个坟都很困难,只能派官员替他去,否则每年都要南巡,老百姓吃不消,国库吃不消,他本人也吃不消。把显陵搬到昌平,能够大大缩短路途上的时间。对于他来说,清明时节,去父母陵前上一炷香,尽尽孝道,就不是奢望。说干就干,朱厚熜马上给礼部、工部下发旨意,说明成祖长陵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大峪山,那里草木茂盛,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朕想在这个地方修建陵寝,把皇考迁葬过来。
事关重大,朱厚熜决定亲自前往大峪山考察,看看情况如何,于是率领大队人马,浩浩****向昌平走去,命令靖远伯王瑾、户部左侍郎李如圭留在京城看家。来到大峪山后,朱厚熜的心情十分低落,想到这里即将成为父母的陵寝,他痛哭起来,呼天抢地,随行官员都十分感动。他还把迁葬的事情祭告长陵,让朱棣了解了解。回京后,朱厚熜的思绪久久无法平复,思来想去,感觉迁葬父皇的计划还是有问题。朱祐杬都入土为安二十年了,现在又要挖出来,暴露在风尘之中,会不会惊动他老人家呀!再说了,我上坟有困难,成祖皇帝就没有困难吗?他也没有把朱元璋的棺材从孝陵里挖出来,迁葬到北京呀!难道敢说朱棣不孝顺?
难!真是太难了!葬个父母都那么纠结。不如,亲自到承天府看看,实地考察,根据调查结果,再决定太后的棺材到底要不要南迁。消息传出,朝廷上下立即炸开了锅。这得花多少钱,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呀!从京师到承天,途经北直隶、河南、湖广三省,不巧的是,这三个地方今年都遭了灾,那是饥民遍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皇帝车马要从这里经过,万一他们聚众闹事,袭击皇驾,岂不尴尬,安全压力很大。所有路过的地方,道路得整修吧,桥梁得架设好吧,牌坊等路障要通通清除,工部官员有的忙了。天子出行,随行人员众多,有负责安保的,还有服务的,每到一处,皇帝要住行宫,得修建一所;其他人员也要有住的地方,吃喝拉撒都得有着落,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值此特殊时期,蒙古人会不会趁机南下,攻打京城?谁都没有把握。
虽然接到了许多劝谏奏折,但嘉靖皇帝就是不为所动。为了父母,也为了回老家看看,他一定要南巡,如今朝堂上再也没人敢跟他拼命对着干了。诏书一下达,京城有关部门,还有北直隶、河南、湖广三省,全都如临大敌、鸡飞狗跳,被折腾得够呛。该修的修,该造的造,忙得不亦乐乎。户部上奏,说湖广等三省连年遭灾,地方财政入不敷出,根本难以接待皇帝的銮驾,请允许户部右侍郎高公韶及郎中等数人从太仓拿出白银二十万两,北直隶给三万,河南给七万,湖广给十万,用于招待,朱厚熜准奏。
二月十六日,嘉靖皇帝终于要启程了,临行时,他把京师交给了太子,并安排大学士顾鼎臣辅佐。他对顾鼎臣说:老顾啊!远到边疆,近到宫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托付给你了,朕此次南巡,是为双亲的万年吉地,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朕心里就若有所思,不像某些人说朕是为了游山玩水。如果南巡期间,有重大的决策需要拍板的,就让人快马加鞭送来。交代完毕,朱厚熜就要出发了。随行人员浩浩****,好不威风,共有旗校八千人,护卫官兵六千人,远远望去,旌旗招展,令人生畏。大部队从宣武门出发,文武百官前来欢送,朱厚熜北漂将近二十年了,总算踏上了回家之路,可惜母亲已经不在人世。怀念之余,他吟诵诗文,吐露真情。
天子出行,属于国家大事。身为地方官,要遵守朝廷规定,乖乖地恭迎圣驾。顺天府治中潘璐,在皇帝路过其辖境良乡时,竟然不去接驾。连天子都不放在眼里,这还得了?御史胡守中便上疏弹劾,狠狠参了潘璐潘大人一本。嘉靖皇帝勃然大怒,命令锦衣卫把潘璐抓起来,严加办理。你说这潘璐也是,得罪谁不好,偏偏要得罪全中国的一把手,现在仕途遭遇危机了吧。
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地方官员玩忽职守,让朱厚熜相当郁闷。没想到更加郁闷的事情还在后面,路过赵云老家时,大部队来到了赵州城,天色已晚,皇帝要休息了,突然听见行宫外面有人在高呼:“冤枉”。派人查看,原来是有老百姓在外面喊冤,希望万岁爷给做主。这就是传说中的告御状吧,背后肯定有不白之冤,祈求皇帝能够帮忙。如果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肯定会把告御状的人带过来,仔细了解情况。
嘉靖皇帝是怎么处置的呢?赶路一天,坐车坐得屁股都疼,骨头架子都酥了,告什么御状,哪有朕好好吃个饭睡一觉重要,朕明天还要赶路呢!于是他命令都督同知陈寅,去把那个老百姓抓起来。熟料陈寅也失职,没有站在皇帝身边随时听命,导致朱厚熜的口谕迟迟没有执行。那个告御状的一直在外面喊,搅得嘉靖皇帝不得安宁,火气越来越大。陈寅后来知道了皇帝的旨意,赶紧把人拿下。朱厚熜将其怒骂一顿,并扬言道:“以后谁再敢冲突法驾,不用等口谕,直接擒拿!”堂堂一国之君,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臣民,有多令人心寒,可想而知。
车驾离开了赵州、临洺镇,突然有人来报,两处行宫纷纷起火。幸亏嘉靖皇帝已经走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说明什么?地方官玩忽职守,竟然连皇帝的安保都不能周全,要他们还有何用?于是嘉靖皇帝命令巡按御史把相关责任人都抓起来,好好问罪;知州范昕,监管不严,扣半年工资。如果不满意可以辞职,有很多人想接你的位子。
大部队进入磁州,赵王朱厚煜前来迎驾。不愧是朱家子弟,迎接皇帝比那个潘璐积极多了。朱厚熜慰劳说:“王爷远道而来欢迎朕,足见你对朕的忠心,朕心里特别高兴!”命令礼部尚书严嵩、英国公张溶送赵王回去。当车驾离开朱厚煜所在封地的辖区时,嘉靖皇帝又向他表达感谢:朕此次前往承天府,是为了二老,也是为了千秋大业;王爷屡屡上表,请求离开封地,提前来欢迎朕;又常常对朕说路途遥远,平日要好好休息,注意饮食起居,不要累坏了身子。如此关怀备至,朕心里特别感激。由于行程匆忙,没有请王爷好好吃一顿,现在已经命令户部,每年给王爷加三百石米的俸禄,不成敬意。朱厚煜接到旨意,心里估计乐开了花。
离开京城十二天,嘉靖皇帝来到了河南卫辉境内。突然不知从哪儿刮来了一股旋风,绕着车驾久久不肯散去。随行人员都很惊讶,报告给嘉靖皇帝。皇帝心里也是忐忑不安,问道士陶仲文:道长,莫名其妙刮了旋风,您看是主吉还是主凶呢?陶仲文掐指一算,坏了,主凶呀!大凶之兆!过不了多久,火灾就要降临,夺走一些人的性命。朱厚熜连忙询问:该如何化解呢?陶仲文摇摇头,说天意如此,无法化解,到时候要多多注意皇上的安全,及时把圣驾解救出去。
陶仲文的预言有鼻子有眼,大家将信将疑。汝王朱祐梈赶来拜见皇帝,朱厚熜一看,与父亲平辈的藩王过来欢迎自己了,心里同样很高兴,双方寒暄一阵,派驸马都尉邬景、礼部尚书严嵩把汝王送回王府,每年加禄米五百石。长辈嘛,待遇要比平辈的高一些。
后半夜四更天,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行宫燃起了熊熊烈火。有人说,是因为宫女乱扔蜡烛,酿成了大祸。因为火势凶猛,人们又不知道皇帝具体在什么位置,顿时乱作一团。许多宫女、太监被活活烧死。嘉靖皇帝平时养尊处优,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不知如何是好,幸亏锦衣卫指挥陆炳站了出来,他冲进火场,把岌岌可危的皇帝背出来,脱离险境。京城带来的法物、宝玉,许多都被烧毁了,可谓损失惨重。受到巨大惊吓,又出了丑的朱厚熜,当然是恼羞成怒,需要惩罚一批官员,发泄心里的怒气。河南巡抚右副都御史易瓒、巡按御史冯震、左布政使姚文清、按察使庞浩、左参政乐頀、佥事王格等众多官员,都被免职为民,说他们办事不力,消极应对,险些酿成大祸。一场火灾,竟然使河南官场大地震,实在让人始料不及。陶仲文精确预言皇帝即将遇到的灾祸,实在是太厉害了,法术高强得有些恐怖。
经历长途跋涉,嘉靖皇帝总算回到了湖广承天。十八年前,朕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十八年后,故地重游,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大明天子了。多少风风雨雨,多少人情世故,化为一缕青烟,飘散在昨天的岁月里。重新站在父亲墓前,举办一系列祭祀活动,并针对显陵目前的情况,安排好了施工计划,修缮、扩建,两者缺一不可。此外,朱厚熜还接见了当地的士民乡绅,发表了重要讲话:你们,都是我故乡的人!当年我父母被朝廷分封到这里,积攒德行,累积仁义,最终好人有好报,让我这个做儿子的当上了大明皇帝。现在朕为了二老重新回到这里,你们有的是我的长辈,有的与我同龄,我没有太大的德行,父母又去世了,心里苦啊!你们知道吗?希望你们做儿子的,要好好孝顺父母;做父亲的,要好好教育儿子;做哥哥的,好好照顾弟弟。总之,要做个好人。听完皇帝陛下谆谆教诲,承天府各界纷纷表示:要把当今天子的重要讲话铭记于心,反复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成为真正的好百姓。
经过实地考察,嘉靖皇帝感觉还是把父亲的棺椁留在承天府比较好,没必要迁到昌平去。正事办完,就要回京了,一路走来,给沿途百姓造成了很大损失。于是他下旨免除承天府三年田税,免除湖广明年田赋的三分之二,京畿、河南的三分之一。四月十五日,銮驾返回北京,上千名官员竟然没来接驾,有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这让朱厚熜再一次郁闷,通通扣工资。到京师不久,他又跑到长陵西南的大峪山反复权衡,最终下定决心,父亲母亲都不葬在这儿了!全部安排在湖广。蒋太后的灵柩被拉到船上,沿运河、长江抵达承天府,与丈夫在地下相会。
回顾嘉靖皇帝南巡的整个过程,可谓劳民伤财、费时费力,这样做的目的,竟然是为了给父母看坟地,和国计民生毫无关系。在此期间,朱厚熜看到了许多紫禁城里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哀鸿遍野的饥民;皇室成员的锦衣玉食。贵族们根本看不上的食物,却是灾民们哄抢的对象。登基十八九年了,想象中的嘉靖盛世,竟然就是这个样子,对皇帝自信心的打击得有多大呀。辛辛苦苦,就是这么个烂摊子。返京途中,嘉靖皇帝实在是过意不去,拨出几万两银子,吩咐地方官赈济,哪怕喝碗粥也行呀。
然后是各级官员处事不利,效率低下,造成大火,险些殃及天子安危。仔细数一数,三场火灾,前两场损失不大,第三场烧死了不少宫女,教训何其深刻。从此以后,嘉靖皇帝再也没有大规模出巡,顶多在京郊走走,老百姓能松口气了。后来传出嘉靖再次南巡的谣言,一下子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幸好不是真的,否则河南、湖广等处的百姓都得大暴动。
宫变的考验
这只是朱厚熜度过的第一劫,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第二劫很快就来了。杨金英、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姚淑翠、杨翠英、关梅秀、刘妙莲、陈**、王秀兰等十六名宫女,竟然在皇帝熟睡之际,准备把他活活勒死。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什么人?谋杀他,十恶不赦的死罪。不光本人身首异处,还会殃及家人,落个诛九族的下场。方孝孺被明成祖诛了十族,他也没有亲自拿刀与朱棣拼命。杨金英等人的行为,从某种程度来说比方孝孺还要激烈。这十六位宫女地位低下,难道不清楚弑君会带来杀身之祸吗?她们绝对知道,即使谋杀成功,把嘉靖皇帝送上了西天,这些人还是要被杀头的。她们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把朱厚熜勒死,内心深处是何等的绝望。“啖其肉,寝其皮”,痛恨到了极点。
朱厚熜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卑微的宫女置生死于度外?首先,是态度上不够友好,根本没有把宫女当人看,平时喜怒无常,动不动就责罚、谩骂,稍微有点过错,让他不满意了,就拖下去毒打。十几岁的女子,体质都比较弱,一不留神就给打死了。看到姐妹们血淋淋的惨状,活着的宫女都很害怕,担心哪天自己也被打死了。嘉靖皇帝还做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用宫女的经血炼药。身为一名笃信道教的皇帝,他听道长说,用十几岁宫女的经血炼制丹药,能够长生不老。既然如此,那就炼呗。于是宫女就成了皇帝的药材,平时只能喝喝露水、吃吃桑叶,以保证“药材”的纯净。这真是人干出来的事情?没错,就是这个九五至尊,号称老天的儿子:天子。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杨金英率领她的姐妹们来到了乾清宫,看到嘉靖皇帝正在熟睡,心里窃喜,招呼大家分头行动,将朱厚熜的身体完全控制起来。有的宫女按住脚,有的压住双手,有的掐住脖子。都准备妥当,杨金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绳子,套在朱厚熜的脖子上,拼命拉,使劲拉,希望皇帝赶快奔赴黄泉。遗憾的是,紧要关头,操作不当,绳子打了个死结。这该怎么办,又没有备用的。姐妹们只好干着急,又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
正当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有人动摇了。眼看谋杀失败,一个叫张金莲的宫女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跑了出去,把姐妹们的意图告诉了方皇后。咱们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张金莲,正在谋杀国家元首,心里得有多大的压力。如今见计划不成,想到即将面对的结局,她吓得双腿发软,于是希望主动投案,把皇帝援救出来,至少是重大立功表现,没准还不用被千刀万剐,获得点奖赏什么的。方皇后一听张金莲的告密,惊得目瞪口呆。这种事情,本宫想都不敢想,你们竟然敢做,立功的机会到了!方皇后赶紧往事发现场跑。宫女姚淑翠见皇后来了,大事不妙,一拳打了过去。王秀兰叫陈**把蜡烛吹灭,干扰救兵的行动,古代没有电灯,用的是蜡烛照明。
张金莲这个叛徒看到宫里一片漆黑,立刻将总牌艾芙蓉找来,把灯给点上。杨金英她们又把蜡烛吹灭,很快,艾芙蓉叫来了大部队,十几名宫女哪里敌得过宫廷卫士,全部都被擒获。蓄谋已久的谋杀计划,到这里算彻底失败了,非常可惜。她们主要有两个地方没有做好,第一是手法不成熟,打了死结,又没有备用的作案工具,这是最致命的。第二是出了叛徒张金莲,出卖了众位姐妹,把皇后和总牌叫过来了;如果没有她,也许宫女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急中生智,想出别的方法干掉嘉靖。
虽然皇帝没有被宫女杀死,但也被勒得不轻,众人赶到时,他昏迷不醒,情况不容乐观。赶紧传太医吧!太医们连忙跑过来,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开药。为什么呢?万一药开得不对,使朱厚熜病情加剧,甚至驾崩了,那也是诛九族的事情。与其冒杀头的风险,还不如作壁上观。大家都保持沉默,这时掌管太医院的许绅站出来了。他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履行职责,否则皇帝驾崩了,第一个追究他的责任。许绅仔细分析皇帝的病情,写好了药方,命人熬制,给皇帝服下。七八个小时后,朱厚熜吐出紫血,又过了两小时,可以开口说话了。许绅和属下们松了口气,千斤巨石总算落地,想想都后怕。此事过去不久,许大夫便身患绝症,他对别人说:我这个病,用药是治不好的,当年宫变后让我治疗,由于紧张过度,落下了病根。
皇帝转危为安,开始打击报复了。杨金英、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等十余人,图谋不轨,丧心病狂,谋害当朝皇帝,罪无可赦,通通凌迟处死,也就是千刀万剐。刑场上,这些十几岁的小姑娘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刽子手一刀一刀地折磨着,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她们绝望地哀号,无能为力。方皇后平时对曹端妃十分不满,这个贱女人,竟敢和本宫争宠,现在遭遇变故,正好把她也牵连进去,一起处决。于是她就把曹端妃也报告给皇帝,说宫女们其实没有胆量谋害圣上,她们的后台正是曹端妃。嘉靖皇帝早就被吓怕了,凡是有嫌疑的,他宁可枉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个。既然曹端妃参与了谋反,那也给杀了吧。过了一段时间,朱厚熜醒悟过来了,曹端妃谋害朕,图什么呢?朕那么宠信她,她肯定是被嫁祸了。可惜斯人已去,香消玉殒,只能默默地遗憾了。
最高统治者被行刺,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大新闻。四百多年前要是有电视、网络什么的,肯定传遍了全世界,吃瓜群众都想了解前因后果。由于发生在宫闱禁地,又是见不得人的丑闻,知道的人比较少。但一传十,十传百,京城上下议论纷纷,老百姓都特别焦虑。嘉靖皇帝顺利康复后,派成国公朱希忠告谢天地、宗庙、社稷及神祇,感谢他们显灵,保佑自己渡过难关。对此,天地、祖宗都感觉很奇怪,这小子感谢我们干什么?大学士严嵩上疏嘉靖皇帝:现在满城风雨,都在传宫变的事情,人心已经不稳了,请陛下颁布诏书,以定人心。朱厚熜认为有道理,那就下诏吧!看到官方文件,人们的疑虑总算得到了释放,原来这是真的!但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到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朱厚熜前后三次感悟到了死亡,他的人生态度也从此改变。哪三次呢?第一次:母亲蒋太后病故。好不容易当上了太后,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只享受十几年荣华富贵就走了,留下孤零零的儿子;第二次:南巡途中,险些被火烧死,看到宫女太监在烈火里挣扎哀号,被烧得面目全非,朱厚熜无处可逃,心如刀割;第三次:壬寅年间爆发的宫变,他最应该感谢的不是社稷、神明,而是皇后、许绅,如果不是运气不好,杨金英她们的计划没准成功了,历史就要改写。
三次经历,让嘉靖皇帝深刻感受到:活着,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自己原本就是个普通的藩王,阴差阳错当上了皇帝,站在金字塔的顶端。这么好的生活,这么优渥的待遇,他想要永远保持下去,不要跟母亲一样,撒手人寰,躺在冷冰冰的地宫里,什么都享受不到了。如何做到长生不老?根据当时说法:服用丹药可以延年益寿、永葆青春。
嘉靖皇帝索性搬出了大内,移居西苑,那是朱棣以前做藩王的地方。永乐以来,多少皇帝死在紫禁城,里面操办过多少次丧事;而西苑从来没有死过皇帝、妃嫔,是个吉祥的好地方。至于上朝,嘉靖皇帝很少再去了,修炼重要还是上朝重要?朱厚熜认为显然是前者。君臣虽然不见面了,政务还要处理,嘉靖皇帝会留出一定时间批阅奏章,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权力牢牢攥在手里,一刻也没有放松。祭祀典礼嘛,那就更不去了,以前祭了那么多,旱灾、水灾、蝗灾还不是照样发生,派官员代表一下不就得了,反正也没什么用。一面相信修道能长生不老,一面不相信祭祀神灵可以天下太平,嘉靖皇帝的信仰也是相当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