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人们提起他来,大概想到的应该不是一般圣明君主常见的丰功伟业和文治武功,而是宠幸阉宦、土木堡丧师、屈身为俘虏和杀害功臣等并不光彩的负面形象。
而这些负面形象大多来自他的前半生。朱祁镇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堪的前半生,因为他的皇位得来得太容易了。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在他之前的五位皇帝,有刀口舔血登上皇位的(朱元璋),有造反起家的(朱棣),有被父亲死死压制了一辈子导致心力交瘁的(朱高炽),而朱祁镇比起他们真的是太幸运了,而这源于其父的早逝。
宣宗睿哲,惜不永年
大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病逝于乾清宫,年仅三十八岁。他在位时间不足十年,却和父亲一起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仁宣之治”,享有极高的声誉。明仁宗朱高炽仅仅当了八个多月的皇帝,就因病猝死,故而“仁宣之治”的功劳绝大部分就都算在朱瞻基头上。
清代名臣张廷玉在他编撰的《明史》中是这样评价他的:“仁宗(朱高炽)还是太子的时候,并不被成祖(朱棣)信任和宠爱,因为皇太孙全力支持,才转危为安。宣宗登上皇位后,任用的官吏都很称职,施政治国明智而公平,法律政令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国家储备的粮食财富充足,百姓们都安居乐业,就算发生自然灾害也不会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到此时大明已经建国六十年了,社会矛盾得到了缓解,形势蒸蒸日上,有了太平盛世的景象。就算是经历了强横的藩王突然起来作乱,也很快就被平定下来。扫除边患,使狡诈的敌人都被其震惊与慑服。他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几乎可以和英明神武的先祖相媲美了,这对一个帝王来说,应该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不过,朱瞻基的早逝还是给刚刚开始的盛世抹上了一丝浓重的阴霾。太子才刚刚年满八岁,能担得起这泰山压顶般的重任吗?
明宣宗朱瞻基之死,确实是来得太突然了一些。因为他正当盛年,身体强健,按《明史》记载,在去世前三个月,他还亲自带着部队去巡边。对于巡边的目的,他是这样解释的:“国家虽然安定,也不能忘记保持武装训练,现在农业种植的季节已经结束,朕将亲自率领六军,到边疆去巡视,以整饬武备!”天子出行,仪卫煊赫自不必说,就是率领的军队也绝不在少。统率着大队的人马去巡边真的是个体力活。古代没有现在这样便利的交通条件,出行全部靠走,就算朱瞻基可以骑马和乘坐畜力拉运的车辆,也是一个相当劳累和消耗体力的漫长行程。
而从《明史》的记录来看,朱瞻基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九月十二日从北京出发,三天后经过居庸关,第二天到岔道还打了一场猎,这也是朱瞻基精力充沛的表现。过了十天他又来到洗马林检阅了城堡的兵备情况。六天后,可能是上次出猎没有能够尽兴的缘故,朱瞻基又在洗马林组织了一场更大规模的狩猎演武,其体力的强健可见一斑。
当晚,在大军的营帐中,朱瞻基与随驾的阁臣杨士奇和杨荣促膝长谈,他问:“人君控驭天下的权柄,采用哪种方法最为重要?”杨荣回答道:“不外是褒奖有德之士,征讨有悖逆行为的罪人吧!”朱瞻基道:“你说得对,这二者就是制衡天下手段啊!大舜一下子提拔了十六位贤臣,又诛杀过四凶,而天下之人莫不臣服,因为大舜是以天下人的好恶为标准行事!齐威王烹杀了阿邑的大夫,而重赏了即墨大夫,是不受左右之人的蒙蔽啊!”在这里他引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舜帝提拔素有贤名的“八元”“八恺”为相,又诛杀了恶名昭著的“四凶”,从而天下大治。其二,是阿邑大夫贿赂了齐威王的左右侍臣让他们为自己美言,而即墨大夫不愿奉承他们。左右侍臣就在齐威王面前诋毁即墨大夫,并说阿邑大夫的好话。齐威王派人视察阿邑和即墨时,发现阿邑治理混乱,百姓困苦,而即墨政治修明,百姓安居乐业。齐威王察明实情后,烹杀了阿邑大夫和曾为他美言的侍臣,重赏了即墨大夫,齐国因而大治。朱瞻基以此来表明自己实现命德讨罪的决心和政治理想,得到杨士奇和杨荣的肯定和褒扬。
朱瞻基这样转了一大圈,行程将近千里,历时一个多月,于十月下旬回到北京。回京后,他还接见了暹罗、占城、琉球、苏门答剌、哈密、瓦剌进京朝贡的使臣。瓦剌顺宁王脱欢献上了故元朝的玉玺。朱瞻基认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跟是否持有玉玺没有直接关系,就没有接受他的朝贡。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上旬,他还处理了一系列的政务,如松潘蛮人叛乱的平定、停止陕西的马匹买卖、调运南京和临清仓的粮食赈济两畿、浙江、湖广、江西灾荒、免除被灾的四川税粮等。到此时为止,朱瞻基都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的症状。
时间到了十二月,情况就急转直下了。十二月初一,一直精力充沛的朱瞻基突然“不豫”,也就是生病了。这次的病势似乎相当严重,连祭祀太庙的大典都不能出席,由卫王朱瞻埏代理他完成祭祀太庙的仪式。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一,朱瞻基已经不能出席朝会了,下令群臣在文华殿拜谒皇太子。两天后这位雄才大略、德迈先祖的年轻帝皇,崩逝于乾清宫。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政治方面,削夺藩王势力,树立皇权的权威;任用贤臣、改革政治制度和行政流程;推行仁政,减免赋税,勤俭爱民,这些做法大大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军事方面,惩治军中腐败,北击蒙古,撤兵安南,弘扬国威的同时减少了军事支出。财政方面,改革财税制度提高了国家收入。文化方面,编写《帝训》和《官缄》,誊录各种古籍的副本,保存在宫中,建造“通集库”“皇史晟”收录古籍,藏书高达二万余册。他自己则工于翰墨书香,书画作品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外交方面,继承了永乐大帝的遗志,组织郑和第七次重下西洋。他在位期间,先后有数十个国家来朝进贡,国势之隆,直追汉唐。可以说,他的种种作为,将大明带入一个全新的盛世。
他的英年早逝,是大明乃至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极大损失,直到今日还经常有人遐想,朱瞻基若是再活二十年,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是怎样一个繁荣壮丽景象!但是,历史是不容假设的,生命就像一杯无法续杯的咖啡,没了就是没了,只能选择下一杯,大明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太子身世,颇具争议
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出生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据《明史》说,他的母亲是当时的宣宗宠妃孙氏宫中的宫女。这个孙氏就是热播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孙若微的历史原型。
孙氏是邹平人,自幼就有美艳之名。父亲孙忠,官居永城县主簿。明仁宗朱高炽还是太子时,太子妃张氏的母亲是永城人,常常进宫看望太子妃。有一次,她闲聊中提到孙忠家的女儿美艳无比,引起了太子妃的兴趣,就将孙氏召入宫中。孙氏入宫时,年方十来岁,明成祖朱棣就让太子妃抚养她。后来,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朱棣安排让他大婚,“童养媳”孙氏却不是大婚的另一个主角,朱棣下诏封济宁的胡氏为太子妃,而封孙氏为嫔。朱瞻基即位后,封孙氏为贵妃。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后册封时有金质印玺和金册,贵妃只有金册而无印玺。宣德元年五月,朱瞻基请求皇太后同意,制作了金质的印玺赐给孙氏,可见朱瞻基还是非常宠信她的。
孙氏当了贵妃以后,一直没有生下儿子,心中很是着急。有一天,她听说有一个宫女被宣宗临幸怀孕了,不觉大喜过望。她偷偷把这个宫女接到自己宫中,细心调养,自己则对外宣称已经怀孕,并瞒过了所有的人。不多时宫女产子,孙氏便将她的孩子夺过来,据为己有,对外宣称是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朱祁镇。而那个宫女生下孩子后就死了,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和死亡的原因。关于这个标准的宫斗剧剧情一样的过程,一直存在着很多的疑问。明代宫禁严格,像这样李代桃僵的事,操作起来应该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实际上近乎不可能。那么,事件真相究竟如何呢?
可能性不外乎有两个,一个是不存在什么“狸猫换太子”之类的阴谋,朱祁镇实际上就是孙氏的亲生儿子;另一个就是孙氏这样做其实是出于朱瞻基的授意,不然她如何才能瞒得过包括御医、侍女、宦官以及宫中无时无刻不在争风吃醋的近百位妃嫔们的眼睛。明史作为严谨的正史,应该不至于随意胡编,既然说朱祁镇不是孙氏的亲生儿子,应该是有明确的证据。那么,真相就只剩下第二种可能了,就是孙氏的做法是朱瞻基的意思,这只是为找到一个废黜胡皇后,让孙氏上位的理由而已。
朱祁镇出生四个月后被朱瞻基正式册立为太子。朱祁镇出生后一直被晋封为皇后的孙氏抚养,孙氏并非他的亲生母亲,因而对他可能也没有什么感情。每日里对他的抚养教育,可能只是例行公事,缺少感情上投入。一个幼小的孩子,刚出生就失去了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个陌生环境。在他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他名义上的母亲却对他漠不关心,不会给他拥抱,不能让他依靠,这是怎样一种恐怖的事情啊!因此,年幼的朱祁镇开始将目光和感情的依托,转向了围绕在他旁边的宫女和宦官们,这时候,一个叫王振的人出现了。
王振在朱瞻基时期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后来,朱瞻基设立内书堂,让翰林学士入宫教宦官们读书,可能也是受他的启发和影响。朱祁镇出生后,朱瞻基任命他为东宫局郎,负责照顾太子的生活起居。
凭着王振的聪明才智,哄一个缺乏母爱,孤苦无依的小孩,简直易如反掌。王振很快就让朱祁镇将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身上。在朱祁镇眼中,这个人整天陪着自己,照顾他,关心他,陪他玩,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是自己最亲密的家人。当王振得到了朱祁镇全部的亲情和信任,他还会甘心于做一个低三下四,被人鄙视,只能给人踩在脚底下,永远都无法出人头地的宦官吗?
国赖长君还是嫡子继位,太后宸衷独断
宣宗朱瞻基在病中,召杨士奇、蹇义、黄淮、杨荣由思善门进宫。他强撑病体,命令杨士奇当面书写敕书,然后,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了遗诏的撰写。这时候他已经深染沉疴,牵缠多日了。遗诏是由他口述大概,让诸臣记录下来,再加以点染润色,最后敷衍成文的。遗诏书成后要呈他御览,确定无误后再收藏起来,因此,遗诏中的主要意思还是他自己的,这一点,大臣们是不敢更易的。
遗诏中说:朕以平庸的资质,能够继承祖宗传袭下来的皇位,兢兢业业,倍感压力,不敢有所懈怠。在位已经有十一年了,而恩德还未能泽及天下,心中常常怀着愧疚。现在深染沉疴,病势一天比一天差,已经快到了弥留之际。大概生死本是大自然的规律,人的生命长短自有定数,唯独对不能弘扬光大祖宗的伟业和继续奉养皇太后,耿耿于心,心中挂念,就算死去也不能安宁。皇太子朱祁镇天性纯朴厚道,聪明仁慈,刚强正直,我命令他继承皇帝之位。你们文武大臣要尽心辅佐,务必以安定休养军队和人民为宗旨,不要自作聪明,违反现有的规章制度。凡是国家的重要事务,都要禀报皇太后、皇后,然后再施行。……
遗诏中载明让太子即位,皇太后、皇后参与政务的处理。这样的安排,在宣宗和他的大臣看来,应该是考虑得面面俱到了。但有人却不是这样想的,此时宫中突然有传言,国赖长君,当此危亡之际,如果继位的嗣君年龄过小,会把持不住局面,导致东汉末年董卓、曹操之祸。这些议论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却让忠于宣宗的大臣们感到分外刺耳。另外,宫中还传出谣言,太后可能会召襄王朱瞻墡进宫。
朱瞻墡是明仁宗朱高炽嫡三子,与明宣宗朱瞻基是真真切切的一母同胞。朱瞻墡为人庄重,聪明机警,颇具美名,加上他年龄刚好二十一岁,也符合长君的条件。一时之间,人言汹汹,有沸反盈天之势。
为避嫌疑,安抚人心,张太后当机立断,紧急召大臣们进宫。她叫出朱祁镇,当着众人的面,一边哭泣一边指着他说:“这就是新的天子啊!”,明确了朱祁镇的继承人身份。群臣同时山呼万岁,至此流言才平息下来。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明宣宗病逝。太子朱祁镇即位,大赦天下,改元正统,因为朱祁镇年幼,宣布下午不再上朝。二月初五,尊封张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二月初七,尊封孙皇后为皇太后;二月初八,封自己的弟弟朱祁钰为郕王。
朱祁镇的即位,张皇太后出力良多。按当时的情况,无论立长还是立嫡,于她而言,利益并不受到多少影响。甚而言之,要是立长的话,她仍是皇太后,而立嫡的话,她就成了太皇太后,与皇帝的关系还要疏远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她权衡利弊,最终还是选择了立嫡。事后,众位大臣请求她垂帘听政,被她拒绝,但仍保留着对重大事件的决策权,大明的朝政还是由太皇太后主持。她时时刻刻敦促朱祁镇学习,并重用宣德年间的大臣,保持政治格局不发生大的变化。朱瞻基去世后,大明朝政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动**,张氏皇太后功不可没。
三杨辅弼,正色立朝
朱祁镇即位后,因为年龄还小,太皇太后主政,她任用仁宣旧臣杨士奇、杨溥、杨荣入阁执政,对他们非常信任。这三个人,在历史上被称为“三杨”。太皇太后对“三杨”非常信任,达到了推心置腹的程度,有重要的事情就派宦官到内阁向他们咨询后,再做决定,而“三杨”也自信满满,正色立朝,勇于任事。
按《明史》记载,太皇太后在宣宗去世后,对“三杨”安排说:“要遵循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必须把所有不急用的事务都停下来,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要时时刻刻鼓励皇帝向先代贤明君主学习,委任得力的大臣,尽心辅佐皇帝,让他不要做错事情!”
有一天,太皇太后坐在便殿中,召见英国公张辅、“三杨”以及尚书胡濙,朱祁镇脸朝向西面站着相陪。太皇太后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老臣,皇帝年幼,请你们齐心协力,共同安定社稷!”之后她又叫杨溥上前对他说:“仁宗皇帝常常挂念着你的忠诚,屡次为你叹息,没想到今天还能再看见你!”杨溥感动得老泪纵横,太皇太后也跟着哭了起来,左右侍奉的人都悲恸不已。仁宗朱高炽当太子时,被朱高熙与朱高遂诬陷,身边的属官大多被逮捕进诏狱受刑而死,杨溥和黄淮都坐了十年牢,好几次都是差一点就死了,却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当时朱高炽在东宫时,常惦记着各位臣僚。太皇太后也对他们心生怜悯,故而这样对他说。太皇太后又回头对朱祁镇说:“这五位大臣都是三朝元老,先帝特意留下来辅佐你的。皇帝在处理政务的时,要与这五位大臣共同商议,以策万全!”
还有一次,太皇太后召见五位大臣谈论政事,她让女官召王振前来跪在殿前。见了王振,太皇太后突然变脸厉声说道:“你侍奉皇帝的起居时,多行不法之事,今天就赐你死!”。这时女官立刻拔刀架在王振脖子上。朱祁镇见了,连忙跪下替他求饶,众位大臣见状也纷纷跪下。太皇太后说:“皇帝年纪小,哪里知道这种人会祸国殃民,败坏朝纲。现我听皇帝和众位大臣的劝,饶了你,今后不允许你再干预国家之事!”
由于张太皇太后当国之时,任用贤能,制约宦官,倚重“三杨”等仁宣老臣,严格限制宫廷对朝政的影响,放手让大臣们处理政务,在“三杨”等老臣的维持下,没有出现过失政的情况,大明国势平稳,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延续了仁宣以来的盛世。
专宠阉宦,王振弄权
不久以后,太皇太后因病去世,杨荣也老病而终。杨士奇因为儿子曾杀过人,避嫌不能多言,不久也去世了。杨溥年迈加上势穷力孤,不能对王振有所制约,王振借朱祁镇的恩宠和信任,渐渐开始走上前台,干预朝政。
英宗朱祁镇继位后,为答谢王振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直接越级提拔王振当了权势滔天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因为感情上的依赖,他对王振口口声声称先生,而不直呼其名。王振在此位置上开始大量培植私党,扩张自己的势力。
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趁众大臣正在开会讨论开经筵之事的时候,王振领着朱祁镇去观看阅武台。阅武台在朝阳门外的近郊,当时正聚集京营以及各个护卫的武职人员考试骑马和射箭。参加考试的人中间有一个人叫纪广,是守卫居庸关的卫卒,投奔到王振门下,颇被器重。王振就对朱祁镇说纪广是考试第一,破格提拔了他,他的干政,便是自此事而始的。
正统元年十月,朱祁镇又一次来到阅武台,命令诸将演练骑射,每人射出三箭。参加比赛的有一万多人,驸马都尉井源跃马而来,张弓搭箭,竟然三发三中。朱祁镇大喜过望,拿自己的酒杯赐他喝酒,但没有升迁他的职位。围观的人都说:“去年王太监来阅武,纪广被破格提拔。现在天子自己前来,难道只赏赐一杯酒吗?”小皇帝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王振狐假虎威了一回。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驾崩,王振没了制约,加上小皇帝对他无比的信任,开始更加有恃无恐。他偷偷将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的刻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八字的铁碑移出了宫外。十二月,王振伪造朱祁镇的旨意,将一个姓徐的私党任命为兵部尚书。于是朝廷各部门以及在外的官员,都竞相拿着银两去贿赂他。进见的人送上一百两以上白银的都很常见,送给他一千两白银的人才会被留下吃饭,得以醉饱而出。
自此开始,只有争着给王振送礼的人才会被晋升,其中不乏许多读书人,像都御史陈镒、王文都曾为了擢升俯首跪在王振门前,斯文扫地。王振的侄子王山,从未读过书,一下就被任命为锦衣卫指挥同知,不久还被派到给皇帝讲解儒学经义的经筵上陪读。王山作为陪读最大的作用怕是有助于提高朱祁镇的自信心,让他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还是很高的。这后门走得让天下读书人都大跌眼镜。
侍讲刘球上书请皇帝自己亲自处理政务,被王振所恨,将其关入监狱。王振私下安排其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在狱中将刘球暗杀并将其肢解。王振想拉拢大理寺薛少卿,被拒绝后恼羞成怒,诬陷他判案出错,下狱问成死罪。南京国子监祭酒陈敬宗为人清高,王振让人以求字为名拿着钱到他家,想拉拢他。陈敬宗没有收王振的钱,也没去王振家回拜。王振大怒,陈敬宗也因此十八年未得到升迁。王振到国子监去,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没有理会他。王振怀恨在心,找了个借口把他用枷铐起来示众,过了好长时间,才放了他。
如此作为,可见王振弄权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这一切,都是朱祁镇无底线纵容造成的。朝臣中只要有说王振不对的,他一律认为是诽谤,予以重责。这样一来,朝臣三缄其口,百姓苦不堪言。
张太皇太后辅政以来,取得安定平稳的政治局面,被朱祁镇和王振明目张胆地破坏与颠覆,“仁宣之治”取得的政治成果和经济成就也被肆无忌惮地挥霍。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朱祁镇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大明的国势也渐渐开始走向衰微。大明的天下还能有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