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1 / 1)

明军在广宁战役后,算是被努尔哈赤悉数赶进了山海关,我们那有种的天启直接急哭了,因为此时举国上下只有满口空言的言官,没一个能坐镇前线的武将。袁崇焕就是在这个时候华丽登场的,时任邵武令(从七品文官)的他果敢地站出来,表示愿意赴任辽东以身报国。这对于一筹莫展的天启来说无异于上主的福音,破格提拔他为兵部职方司主事(秩六品)。刚上任的袁主事为感知遇之恩,马不停蹄便赶去了山海关实地考察,不久后回来了,考察心得是:“予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守此!”——这对于朝廷来说简直是一个太久没有听过的好消息,朝野上下谈辽色变,这小子不管是吹牛还是真有本事,敢说这话就是相当可贵的,巴不得赶紧有人接过辽东这个烫手山芋的朝臣们立即交口夸赞袁崇焕有胆有识,因而在众人的抬举之下,就为他这股逆天而行的勇气,朝廷立刻提拔他为兵部佥事,给了他一笔银子,高高兴兴送去了关外。

口头附和称赞谁都会,但朝臣们心里怎么想的就不好说了,一介书生,小小文官夸下如此海口……有多少人暗暗嘲笑袁大人不知天高地厚,认定了他辽东之行是有去无回。

但是袁大人是打算自己回来,而且把辽东也带回来的,他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辽东的实际。请大家回忆下上一章我们的内容,明廷在因为保守山海关还是扩击关外而争论。那些比较了解辽东危急形势的军官大都同意留守山海关,当时主事的王在晋就持这个观点,他主张在距山海关很近的八里铺修筑一道“山海重关”,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家里木头门外面再加一道防盗门一样道理。但是他的属下袁崇焕不太同意,因为袁大人觉得山海关已是险要重地,根本不是什么“木头门”,这个防盗门加得相当没必要,而且关外的广阔领土就这般拱手相让,真是极窝囊的。于是袁大人以此反对意见上书弹劾他的上司王在晋,他说,驻守之地不应该在八里铺,而是应该在二百里以外的宁远。袁崇焕的想法非常大胆而且危险,关外土地固然诱人,但是后金的马蹄却更加令人畏惧,遭遇过关外险境的武官大都不敢考虑再向关外延伸。起初,袁大人的上奏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首辅叶向高不知是不愿得罪人还是不愿担责任,始终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不过幸好,袁大人后来终于赢了。因为他得到了一个大咖的支持。这个大咖叫孙承宗。

孙承宗是天启的老师,在朝中地位是很高的,身为东林党人的他,在魏忠贤横扫天下的时候竟可以独善其身没被扳倒,可见天启对他的看重。此次孙承宗注意到了袁崇焕的主张,当大家都对驻守办法举棋不定的时候,孙承宗认为袁有一定道理,便从内阁出面,主动要求去山海关考察实情再做最后定夺。当时辽东形势危急,孙承宗愿意勇挑重担天启感到格外欣慰,很快就批准了他的要求。孙承宗到达辽东以后,经过慎重的考察,得出了“袁崇焕是对的”的结论,他便将调研结果上报给朝廷,希望皇帝可以支持他们在辽东修筑以宁远为中心的“关宁锦防线”。天启果然答应了他的请求,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孙承宗就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调任辽东经略,督管从山东、天津一直到辽宁一条线上所有军务,孙承宗还得到了天启御赐的尚方宝剑,以便在当地见机行事。他十分欣赏袁崇焕固守宁远的看法,所以一到辽东就开始按照原定的计划着手修筑关宁锦防线。

关宁锦防线,顾名思义就是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心过渡,锦州为前线屏障的一条线性防御工事。要想关宁锦防线固若金汤,最重要的中心宁远城就成了孙承宗们首先关注的重点,他首先派祖大寿领五千人在此一边驻守一边修葺城墙,又让袁崇焕和满桂亲自督办宁远城火炮安置工作。孙承宗和袁崇焕看上的宁远,这个地方地形很特殊,环山环海,易守难攻,不远处还有一个觉华岛可作为照应点,在这里筑城只要不是豆腐渣工程,防个四五次强攻应该都没什么问题。后来事实果然证明,关宁锦防线稳如泰山,清军直到进了北京城的时候都没破了这道壁垒(他们是绕过去的)。然而在宁远城修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孙大人却有麻烦了。还是党争那摊子破事,因为他是向着东林党方向的,魏公公自然看他不顺眼,但是天启护着孙老师啊,魏公公一直也没什么办法。这次趁孙承宗远离中央,他命令他的党羽拿出一贯的党争策略对付孙承宗:那就是骂。要说晚明这言官是威力真不小,一波一波阉党党员轮番在中央讲孙大人的坏话,而能帮孙老师骂回去的东林同志早就被魏公公铲得干净了,虽然天启没具体表示什么,但是受到多方排挤的孙承宗在此逼迫下,不得不提出了辞呈,告老还乡。走的时候,他表示虽然他本人很相信袁崇焕能处理好辽东事务,但也有一分马蹄南去人北望的忧虑,毕竟从此这里就剩下袁大人了,一旦要是有人想要谋害他,他势单力薄怕是应付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