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 / 1)

开铁之战失利让那批将领全部下课。辽东混乱的局势换上了新的经略熊廷弼。《明史》记载这个人名声不太好,因为他不太文明,经常粗鲁地骂人,一路看来明朝的故事,经验之一就是做人千万不能槽点过多,熊廷弼那么爱骂人自然有更多的人骂他。在他干了不到一年就被言官给骂下来了,换上了新的经略袁应泰。一番人事调动勉强完成,就迎来了努尔哈赤对辽沈新一轮的进攻。这一场战争是可怖而悲怆的,沈阳主将贺世贤奋勇抵抗,终不敌。连满清人都对他的忠坚表示了敬佩,最后明军全军覆没,却也沉重打击了后金军队,损失极大的努尔哈赤为了泄愤,在沈阳整整屠城三天,彻底血洗了这座“顽抗”的城市。而攻克辽阳时,因为沈阳战役调取了大量驻兵,留下的士兵已经不多了,袁应泰袁经略亲自上阵,激战难分胜负。让战争转折的依然是努尔哈赤情报技术学校的优秀学员,几名内奸在辽阳城内夜乱放火,趁机打开城门放入大敌。辽沈陷落。

看到这里各位是不是发现一个重要问题?每一场战役都有些许猥琐内奸参与,并且发挥了转折性的巨大作用。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努尔哈赤超前的情报系统了,若问奸细技术哪家强?首屈一指女真的努校长啊!辽东巡抚周永春就在给熊廷弼的书信中特意强调了关于努尔哈赤派出的奸细层出不穷的问题:“奴之奸细无处无之,往往投入新兵中,更难物色。”那一句“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的传说倒是早就在近代碎成渣了。在当时,虽然八旗军的战斗力的确不可小觑,但兵不厌诈,后金靠着这种背后的阴暗手段也是巧取不少。

努尔哈赤最重要也是最微妙的关系,莫过于和铁岭李氏一家,虽然李成梁弄死了他父祖好几辈儿,二人并不能说没有因此结缘,李家既然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李家盘根错节在辽东、在朝廷的势力成员怎么可能不给这货面子呢?后来除了李如松战死善终,李家兄弟也都因此牵连治罪。即使没有确凿的证据论断李家叛国,种种迹象也表明他们关系非一般。

大家可能还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大明不是个相当重气节的时代吗?怎么还会有奸细存在?这样问有点天真了。事实上,越是这种看似追求名节风骨的时代,败类越是显眼,别看朝廷里那些扯着嗓子喊仁义的士大夫,其实有很多也都是道貌岸然之人,你就看投降了满清的有多少就知道了,这些人吹牛扯淡的时候一套一套的,其实满脑子就是为了自己明哲保身,虽然拿着老朱家给的俸禄,却时刻准备“弃暗投明”,而且文臣武将都有,前线的更是,为了自保他们随时可能给自己换个东家。在努尔哈赤攻城的过程中就是这类人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即使大部分军民都坚强不屈不惜以身殉国,但这种人不用多,只要在关键时刻,一两个足以。足以帮后金作弊取胜。努尔哈赤的幕后英雄啊。

在节节败退的辽东战场,任是再淡定的统治者也淡定不了了,何况朱明王朝还是一个常操刚烈硬气人设的王朝。彼时的辽东已是一片残败,山海关外基本上都是后金的势力范围,一个曾经扬威西洋、远败倭寇的大国被逼到这个地步也是够了。兵部的官员叫苦不迭,他们拿什么去和努尔哈赤见面呢,军饷、军衣、军备无一不短缺,将领、战士、战马无一不疲惫,近些年来因为征战过于频繁,百姓们的赋税压力已经到了即将崩盘的地步,要再摊派下去战费,恐怕要和明军拼命的就不仅仅是努尔哈赤了。眼看八旗军压境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大明那个残腐不堪的朝廷上,再次掀起热烈的讨论,一派主战的大臣(多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官)怒喊着“此仇不报非君子”“是可忍孰不可忍”要继续反攻;一派则是比较冷静的官员,主张暂时退回关内,坚壁清野,他们是了解形势的,后金风头正盛,可明军却漏洞满满,这个样子实在是不太好打。怎么办呢?天启心里也很烦恼,比起爷爷万历成天在后宫躺着还能获得三大征的胜利成绩,他当然也梦寐以求收复辽东洗雪国耻!但是看之前的战况,明军似乎毫无胜算,甚至连能督战的将领都没有,那些喊着死都要战的大都是走路都哆嗦的空想大战主义,窝里臣子打得不可开交,而后院努尔哈赤已经拆了围墙……

如此愁云惨淡下,看似一切都要完蛋,天启连做木头凳子的心情都没有了,他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相当没有出息地拉着首辅叶向高的袖子哭了起来。但是,人往往在特别绝望的时候就会迎来事情的转机,所谓否极泰来是有一定道理的,黑暗中,竟然有一个身影向天启慢慢走近——

他说他愿意赴任辽东,以身报国。

天启抬起婆娑的泪眼,几乎不假思索地点头同意:

“袁崇焕!就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