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君王是历史的奴隶(1 / 1)

《战争与和平》中有这样一句话:君王是历史的奴隶。在中国古代社会专制集权达到极盛的时代,这句话甚至更为准确,我们看了一路关于明亡清兴的故事,应该会体会得很深刻了吧——没有人能和历史作对,没有人能和时间作对。每个人看似都在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但是每个人其实都是历史舞台剧上被摆弄的傀儡,冥冥中受着既定进程的指挥在走,你所认为的翻江倒海、改天换日,在整个史事大背景下不过是一个异常渺小的点往左拐一点、往右倾一下的动作,实在碍不到大局。而再回到明末,所谓“事事乃亡国之象”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是至少从嘉靖开始的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把朱家这把沉甸甸的百年龙椅推到悬崖边上。临近王朝末日,这龙椅的重心已经悬在半空外,挨一下都会毫无悬念地翻下万丈深渊——而此时坐上去的,恰恰就是崇祯。

然而,悲催的是他自己并不知道屁股底下是这么一个无法挽回的死亡开关。关于亡国之君的故事,从小我们就听过很多很多,比如夏桀、商纣、周幽王,他们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荒唐,因为亡国之君不是暴虐就是好色,最起码也是懒惰无能,反正总是会被贴上一个贬义的标签。可是朱由检呢,朱由检又是为什么,他明明是那样一个拒绝黄赌毒、温良恭俭让的正能量四有青年,怎么会摊上这样悲曲的恶名呢?的确,所有人,包括他的敌人都承认,崇祯好像不该是亡国之君。但承认归承认,现实归现实,无论这个勤俭的君王怎样委屈窝火,现实踏碎他的三观理解——他是逃不过的、历史的奴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怒气冲冲地骂大臣们不是玩意儿的时候,有没有在心里悄悄问候一下他那始作俑者的兄长父祖呢?毕竟这笔恶心人的烂摊子遗产,着实是他的祖辈荫蔽的绵长“福泽”。当然,也不少人说过,崇祯其实是掩盖在勤勉之下的无能,他多疑、武断、刚愎自用,然而纵使他缺点再多,最多可以说他只是个“守成”之君,轮不到亡国,同等条件下我们看看清王朝的乾隆皇帝,乾隆的缺点要是数一数绝对不比崇祯少,这货开始好大喜功、闭关锁国,负面影响难以估测,但是他却拥有了“康乾盛世”的赞誉,崇祯则背上了末代君主的包袱。原因很简单,乾隆的爷爷是康熙,崇祯他爷爷是万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骂祖宗吧。小朱到死都不肯南迁,最大的顾虑不就是他八辈先人的陵寝还坨在北京城郊吗?他爷爷用这个帝国的根基修了几十年的豪华版坟墓啊!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说,遇到问题,“尽人事、听天命”就好。刚刚听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很想笑,因为这话听起来非常被动,如今看来,人事尽到何等地步似乎都免不了听天命啊!崇祯的最后,改朝换代的压力如雷霆万钧势不可挡,我们不必在今天叹息什么如果怎样怎样就好了,一切都是偶然中的必然,如果只能是如果。来者可见,往不可追。

还是那句话,历史不适合后悔,更容不下眼泪。

无论当午明辉怎样耀亮,日落黄昏也终将到来。大明,大明!一个硬气铮铮的王朝起承转合了近三个百年后,还是在无数内忧外患中跌宕到了最后的一抹夕阳红。

这里再也唤不起洪武治盛,唤不起永乐的繁荣;唤不起天子守国门的传奇旧梦,也唤不起了君王死社稷的北京紫禁城。

常识告诉我们日出之前最冷,日落的时候是不是最疼呢。

大概,是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