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梦醒,明辉何寻 1.日出之前最冷,日落之时最疼(1 / 1)

从我初中时第一次走进历史学的课堂,老师就讲,学历史不要掺杂任何你个人的情绪,也不要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有什么悔恨同情,更不要想着如果怎样怎样就会改变结局。历史,换个方式讲就是时间,没有人可以改变时间,历史需要人永恒的敬畏。

然而,我们在这里讲述大明的日落故事,讲着讲着我就不由自主地对这些碎片一般的往事产生了难以名状的感情,对于整个晚明时代,倾入了多到自己都觉得离谱的情绪,从万历,到泰昌,天启,崇祯,袁崇焕甚至魏忠贤,这一年以来,他们像熟人一样伴在我的身边。写到现在,我必须承认,我好像已经把自己融入了这段充满矛盾又异彩纷呈的时光,这一个时代一路的起伏跌宕,一直到最后完整地薄暮西山,日落梦醒,我彻彻底底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情实感研究历史,这一百多年发生的所有事距离我并不遥远,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有时候会为晚明社会黑暗腐朽的弊病痛心疾首,有时候会对民间生活的丰富多样感到格外好奇,有时候会因为边事战局的重重危机一同紧张不已,有时候也会为大明王朝末路上的点滴悲壮动情,它就像是一个鲜活多面的生命体,引得人看到也看不懂,看懂也看不透,或许,对你来说,有没有那么一个时代,会让你心疼呢。

对于大明最后的衰亡,原因有很多说法,比如明亡于神宗,明亡于党争,明亡于流寇,明亡于灾荒……实际上呢,任何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时,都像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看似只有事件本身,但海面以下的绝大部分才是导致它发生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来自方方面面,彼此关系错综复杂,所以我们不能无端地断定,是某一个原因导致了最后的结果,它一定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当朱由检最后气急败坏而百思不得其解地喊出“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之时,倒也不能说文过饰非,因为若把亡国的耻辱担子硬要推到他身上,那他确实冤得厉害,这个十七岁就登临九五的年轻人,明明一走上工作岗位就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在工作态度上甚至再现了太祖朱元璋当年风范,他日日焦劳,寝食难安,比起他万历爷爷几十年如一日的怠政,我们的崇祯宝宝简直是业界良心!

然而说一千道一万,朱家的天下却恰恰就是在他的手上断送了,他背着亡国之君的巨大压力走投无路,就连最后殉国的遗体,都只能用门板潦草地抬进一个妃子的陵墓勉强掩埋,崇祯皇帝下葬当日,只有一个被俘的皇子和两个亲王在场,就算是有亲人送行了,朝中遗臣竟然没有一个主动站出来前往扶柩,作为一个皇帝的葬礼悲凉冷清如此地步,也实为罕见。直到今天,我们去十三陵所看到的,依然是其他恢弘庄严的陵墓(以万历的定陵为最)丛中,崇祯的思陵异常简陋而荒凉地蜷曲着,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就仿佛是他本人因为亡国耻辱处在众多祖先面前而无颜以对的样子,又像是一个呼应着他执政生涯的凄惨象征,斯情斯景在曲曲折折的十三陵中十分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