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前代宦官之祸的教训,对于宦官是进行全方面的严格限制的。首先,严格控制宦官的人数,其在位时期皇宫内的宦官人数受到严格的控制,规模始终不是很大,最开始规定皇宫内的宦官人数不超过一百人,够用就行了,到了后期随着宫廷事务的增多也只是稍微增加了一些而已;其次,严格限制宦官所享受的待遇,明确规定宦官不能在外朝兼任官职,只能够在皇宫内廷行动,而且宦官的品级不得超过四品;最后,严禁宦官干政,一方面,朱元璋下令宫内宦官不许识字,通过限制宦官的文化水平来消除官宦专权干政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在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明文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并且为了防止后代子孙忘了自己这个规定,也为了震慑皇宫内的宦官,朱元璋还命令将这句话刻在铁牌上,并立在宫门内。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要求朝中各部门不得和宦官有交往,如果有人违反了这条规定那朱元璋是不会手软的。朱元璋曾经对身边的侍卫之臣表达过自己对宦官的看法,对此《明史》中明文记载,朱元璋认为上古三代,宫廷宦官所用宦官不过百人,后世王朝宦官数目越来越多,朝政也就被他们败坏了。像宦官这种人,只能够用来打扫宫廷、供驱使。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宦官是一种鄙夷的心态。除了制定各项规定来全面限制宦官之外,朱元璋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震慑皇宫中尤其是他身边的宦官。当时在朱元璋身边有一个已经侍奉了他很多年的老宦官,很受朱元璋的信任和重视,但是这个老宦官在一次与朱元璋的交谈中,谈及了朝中政务,这一下算是触碰到了朱元璋的逆鳞。朱元璋勃然大怒,当天就让这个老宦官告老还乡了。
以上种种,似乎已经充分表明了朱元璋对宦官干政的警惕和严防死守。但是很讽刺的一点是,明朝宦官参与政事的开端就是在朱元璋在位时期。史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派司礼监的内侍聂庆童到河州去办理茶马事务,开了宦官参与政务的先河。应该说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当时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乃至于朱元璋本人都没发现已经打破了自己的规定了。朱元璋即位后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废丞相、权分六部,权力是集中了,但是任务也加重了。据明史专家吴晗先生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日中内外诸司呈送皇帝的奏章为一千六百六十六件,涉及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算下来的话,朱元璋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零八件,处理事情四百二十四件。不论朱元璋再怎么厉害,他毕竟也是一个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天都处理这么多政事,就算是朱元璋也会觉得吃不消的。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势必会找一些人来协助自己,朱元璋也的确任命了一些大臣作为自己的顾问,但是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就使得朱元璋不会完全信任朝中大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起用宦官了,其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九月,派遣宦官前往陕西通知陕西都指挥使司训练将士;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六月,又派遣宦官前往桂林等地给屯田士兵购买耕牛。
宦官被派出的越来越多,涉及的事务也越来越广。不过要指出的是,在朱元璋的威压之下,这些被朱元璋派出去的宦官并不能作威作福,只能小心谨慎地处理事务。除了参与政事之外,“宦官不许识字”这条规定也是在朱元璋在位时期开始遭到破坏的。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设立了内官监,其职能之一便是掌管宫内“内史名籍”并且“所掌文籍,以通书算小内使为之”,小内使既然负责掌管文籍,这就表明这些小内使是有一定文化的,最起码是识字的,不是一个文盲。同时,小内使都是从小入宫的幼童,在宫外基本上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他们能够“通书算”应该是在宫内接受教育的结果,不过此时宫内对他们的教育应该是让他们仅能识字,不知义理。由此可见,朱元璋在位时期虽然为了预防太监干政做了种种规定,但是受实际情况的影响,朱元璋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违背了自己的规定,不过好在朱元璋始终对太监干政保持着警惕,使得他这一朝的宦官在政治上的表现还不是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