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无法重演的靖难(1 / 1)

先来看看当时朝廷之上的局势。和当年建文帝身边存在着由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组成的智囊团一样,在朱瞻基身边也存在着一个智囊团,主要由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张辅和蹇义六人组成。其中,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蹇义五人属于文臣,张辅则属于武臣。毫无疑问,这六个人的能力要远远胜过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虽然忠心耿耿,但都是腐儒,只知道纸上谈兵,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而朱瞻基的这六人团队可就不同了,他们都是靠谱的神队友。先看看和方孝孺等同属于文臣的那五位,“三杨”就不用说了,这可是大明的顶尖辅政阁员,其中的杨士奇更是明朝在任时间最长的首辅;而户部尚书夏原吉和吏部尚书蹇义二人也不容小觑,他们二人在政坛上发迹的时间比“三杨”还要早,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两位重臣一个管财政,一个管人事,都长达二十七年,可见两人的处事能力有多强。

除此之外,在处理具体政务时这几位大臣还都有明确的分工,其中“事涉人才,则多从(蹇)义;事涉军旅,则多从(杨)荣;事涉礼仪制度,则多从(杨)士奇;事涉民社,则多出(夏)原吉”。这五位大臣在政坛摸爬滚打几十年,靠的可是真才实学,其中随便挑出一个来,都能在政治上秒杀埋头故纸堆,一心想要复古周礼的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再来看看朱瞻基智囊团中唯一的武将——张辅,年轻的时候参加“靖难之役”跟随朱棣征战,永乐时期先是四征安南,把安南叛军打得连连求饶,史称“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之后又参与了朱棣的第三、第四、第五次北征,其作战经验和作战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得知朱高煦叛乱之时,张辅相当自信地说道,只要给自己两万兵马,旋即能将朱高煦擒拿到北京来,而朱瞻基对于张辅的能力也是清楚的,认可张辅有镇压朱高煦叛乱的能力。

老实来讲,由这六位大臣组成的智囊团,只要皇帝别太过分昏庸(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明英宗朱祁镇),好好安排分工,各尽其才,基本上对朝政是不用太操心的,完全可以“垂拱而治”了。还要指出的一点是当年朱棣起兵“靖难”之时,虽然站在了中央朝廷的对立面,但是其中仍有不少大臣或是保持中立或是暗中支持朱棣,比如朱棣的小舅子时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的徐增寿便一直在给他提供消息,除此之外从南京皇宫跑出来的宦官也在为朱棣提供消息。但是这些对于朱高煦来说都是不可能出现的。要知道,在这一时期,朱瞻基身边的智囊团及朝中的其他大臣大部分都是当年明仁宗朱高炽当太子时的东宫旧臣,并且还曾负责教导过还是皇太孙的朱瞻基,这些大臣与朱瞻基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

此外朝廷的官员和朱高煦还有天然的仇恨,当年朱高煦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曾屡次陷害太子朱高炽及太子边的东宫臣属们和支持太子的朝中大臣们,文官集团中有的被杀,有的被抓,人人自危,被朱高煦搞得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别说让他们给朱高煦传递消息了,他们不主动上书攻击朱高煦,都是读书人要脸,都是对朱高煦的仁慈了。至于宦官传递消息那就更不用想了,朱瞻基在位时一方面对宦官并不像建文帝时那么严苛,另一方面朱瞻基还设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识字,甚至还赋予他们批红的权力等,大大提高了宦官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宦官反水给朱高煦传递消息那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过讲到这里,可能就有人要问了,当年朱高煦争夺太子之位时,不是有着一批追随者吗?比如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这批靠着“靖难之役”起家的军事新贵,怎么这个时候都不发声了呢?不是他们不想发声,而是他们不能发声了。其中淇国公丘福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七月率军北征鞑靼,结果丘福在北征过程中轻敌冒进,被鞑靼部团团包围,最终全军覆灭,丘福自己也被俘遇害,与其一同遇害的还有王聪、李远、王忠、火真等大将,而这些大将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朱高煦的支持者。

至于驸马王宁起初在朱棣面前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朱棣曾称赞王宁“孝于太祖,忠于国家,正直不阿”,并且还封其为永春侯,赐予丹书铁券,可见,朱棣最初是颇为欣赏王宁的。但是王宁有一个问题就是他十分信佛,当然信佛没啥问题,宗教自由嘛,但是这个王宁不光自己信佛,他还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老想光大佛教,怎么光大佛教呢,王宁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劝皇帝朱棣信佛,这样不就能带动天下臣民都信仰佛教了嘛!可能王宁认为朱元璋曾经当过僧人,他们老朱家有这方面的基因。于是王宁凭借自己的身份经常劝说朱棣也信佛,作为封建皇帝,宗教是其维持统治的一种手段,但统治者知道不能过分沉迷宗教,必须要有一个度,除非是脑袋拎不清的昏君,否则没哪个皇帝会真的信佛,再说如果朱棣真要信佛,找姚广孝就行了,哪还轮得到王宁,但狂信徒眼中是看不到这些的,还是接二连三给朱棣传教,最终搞得朱棣烦了,对他的恩宠也就日益衰减,也是,皇帝都不想看到他了,哪还有什么宠信呢?之后不久王宁又受到其他事的牵连被下狱,被释放出来后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

总之,当年支持朱高煦的那批大臣在永乐时期就基本上凋零殆尽了,到这个时候其实朱高煦在朝堂已经没有什么支持力量了。但是朱高煦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天真地以为自己能在朝堂之上争取到支持者。他选中的争取对象不是别人,就是英国公张辅,可能是以为当年曾一起参与过“靖难之役”,是老战友,所以就认为自己和张辅关系非同一般能够争取到他的支持。结果张辅毫不犹豫地就把朱高煦的使者给抓了起来,随后便上报朝廷。当时,御史李浚因为父亲去世回到乐安守丧,朱高煦也想把他拉到自己的队伍中来,结果李浚“不从,变姓名,间道诣京师上变”,跑回来告诉朱瞻基乐安出事了。由此可见,朱高煦叛乱时在政治上是何等的孤立无援、四面楚歌。

而此时在位的明宣宗朱瞻基的能力也不是当年的建文帝朱允炆可比拟的。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当年的建文帝很有可能是“读书读傻了”,结果才会让朱棣逆风翻盘。因此朱棣后来在培养朱瞻基的时候也吸取了建文帝的教训,多次提醒朱瞻基不要“死读书”,并且给朱瞻基制订了全面的培养计划,使其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君王。之后在朱棣的有意安排下,更是早早地接触到了政务和军务,其治国能力和军事能力都是建文帝无法比拟的。

早在朱瞻基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其散发的锋芒便已经让朱高煦十分忌惮了。当初朱棣曾让朱高炽、朱高煦、朱瞻基三人一起去祭拜孝陵(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寝),在祭拜过程中由于朱高炽太胖加上有足疾,走路不太利索,因此就让两个小太监搀扶着他,以防止朱高炽失足跌倒。朱高煦看到后便从后面嘲笑朱高炽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讽刺朱高炽行动不便。当时朱瞻基则跟在朱高煦的后面,听到朱高煦的话语后也朗声应对道:“更有后人知警也”,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朱高煦听后脸色大变。

等到朱高炽去世后,朱瞻基从南京返回北京奔丧并且继位时,朱高煦还计划在途中截杀朱瞻基,但是因为朱瞻基有所准备,没能成功。此次截杀失败,也使得朱高煦暂时收敛了一下。在朱瞻基继位的第二个月,朱高煦突然“陈奏利国安民四事”,朱瞻基看到朱高煦的上书后颇为感慨地对身边的侍臣说道:“永乐朝的时候,皇祖父朱棣曾经跟皇考(朱高炽)及朕说过,二叔朱高煦是有异心的,应当早做防备。然而皇考没有对二叔生疑心,反而十分厚待他,或许这令二叔改过自新了吧。现在看他上书的这些利国利民的政策,应该是出于诚心了吧,如果他说的对,那么应该推行这些政策。”

随后便命令有司研究这些政策能不能执行,并向朱高煦回复致谢。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正月的时候,朱高煦又派人来进献元宵灯,有人向朱瞻基指出朱高煦这是名为进献,实为刺探朝廷虚实,但是朱瞻基却说,只要自己推心置腹地对待二叔,那么一定能感动他的,随后派人向朱高煦致谢。朱瞻基即位之后并没有打算追究朱高煦此前的过失,反而是打算仿效他爹朱高炽在位时的举措,继续厚待自己这位叔叔,史载:“帝即位,赐高煦视他府特厚。高煦日有请,及言朝政,上曲徇其意。索驼与之四十,索马与之百二十,索袍服又与之。”可见朱瞻基明面上还是很重视这位叔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