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迷不悟的朱高煦(1 / 1)

然而,朱棣一定没有想到一语成谶,十年后的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汉王朱高煦真的在乐安起兵造反了。朱高煦的这次造反可以说是“有样学样”,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看看他这次找的起兵借口是什么便知道了。史书记载,朱高煦直接派遣使者在朝堂之上声称“仁宗皇帝不当违洪武、永乐旧制,与文臣诰敕封赠”,这段话是斥责刚刚过世的仁宗皇帝违反祖制;之后又“谓上(明宣宗朱瞻基)不当修理南巡席殿等事,为朝廷过,遂斥二三大臣为奸臣,而指夏原吉为首,并索诛之”,这段话呢就是指出现任皇帝朱瞻基身边有奸臣作祟,祸乱朝纲。“违反祖制”“重用奸臣”这几个理由是不是看着特别眼熟,没错朱高煦他爹朱棣当年就是以此为借口,打着“清君侧”的旗帜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而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可是跟随朱棣冲锋陷阵的重要人物,对这段典故那是信手拈来,当年只能演配角,现在终于能演主角了。

或许朱高煦认为只要汉王(朱高煦的爵位)的大旗一树,从乐安到北京定会畅通无阻,很快自己就能在北京的“奉天殿”(早前几年奉天殿已经被雷劈烧掉了,一直到明英宗时期才重建)登基了。然而朱高煦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他不是当年的燕王朱棣,朱瞻基也不是当年的朱允炆,此时天下的格局也不是当年了,这决定了他发动的这场叛乱只能惨淡收场。果不其然,朱高煦的这场叛乱只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正如朱棣当年所说的那样,乐安这个地方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朝廷能很快派兵扑灭,而朱瞻基并没有像当年的朱允炆那样派个草包将军前去平叛,而是御驾亲征,以此鼓舞前方的士气,朱高煦的叛乱都没能出乐安城就被扼杀在萌芽中了。

两百多年后“清代文苑第一人”谷应泰曾对朱高煦发动的叛乱做出了精辟的评价:“然而煦之谋,非有湘东刻檀之狡也;煦之才,非有曹植自试之铭也;地不过乐安,煦非有吴、楚七国之强也;人不过王斌、朱烜,煦非有贯高、伍被之佐也”,就是说朱高煦起兵之前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这个人谋略不行,才华也不咋的,地盘小、兵马少,手下还没什么像样的人才,就这样还敢起兵造反,妄图颠覆中央,简直是“异想天开、以卵击石”。

那么朱高煦知道自己造反成功的希望不大吗?其实他应该是知道的。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干了,只是为了心中那份执念,那句给了他希望的“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在他看来只要有一丝希望,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要去尝试一下。而朱高煦之所以会变成叛乱者,这个根还是朱棣种下的。要知道,当年觊觎太子之位(其实说到底就是皇位)的不是只有朱高煦一个人,还有朱棣的嫡三子朱高燧。尽管永乐一朝时朱高燧也曾经多次冲击皇位,但是自从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之后,朱高燧就彻底认清了现实,知道自己这辈子是与皇位无缘了,但求后半生能平安度过就行了。

随后,朱高燧老老实实在封地就藩,并主动请求朝廷削去他的护卫,之后更是闭门谢客,不再过问政事,平日就待在自己的王府养花喝茶,朱高燧这顿教科书式的操作,简直值得历代夺嫡失败的王爷效仿,最终朱高燧一直安稳地活到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享年五十岁,是他们兄弟三人中活得最长的。相比之下朱高煦就不一样了,在被放逐到乐安后,他的表现是“怨望,异谋益急”,首先是感到不满,其次是加紧密谋;而在朱棣驾崩后,他竟然多番派遣使者去京师打探消息,就等北京发生变故;没多久朱高炽驾崩后,朱高煦想要造反的心情更加急切,当时朱瞻基要从南京赶回北京,途中要经过山东,而朱高煦竟然打算在半路伏击朱瞻基,只不过由于朱瞻基早有准备,这场暗杀最后不了了之;随着朱瞻基的登基,朱高煦的心态更加扭曲,看到人家父子接连登上皇位,而自己只能待在小小的封地,朱高煦的不满达到了顶点,他的行为举止也是越来越猖狂。

同样是皇位竞争的失败者,一个是谨小慎微,低调做人;另一个却是肆意张扬,暗藏祸心。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二者对于皇位的痴迷程度不同,朱高燧虽然对皇位也有觊觎之心,但是他知道朱棣虽然疼爱自己,但是从来没有把自己纳入继承人的考虑范围,而在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试图谋反夺权失败之后,其对皇位基本上是死心了。但是朱高煦不一样啊,当年“靖难之役”中朱棣那一句“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就等于亲口承认了朱高煦的继承人地位,和当时还是世子的朱高炽享有同等的继承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高于朱高炽,因为在这两个儿子中,朱棣无疑是更喜欢朱高煦的,毕竟朱高煦英武类己。

朱棣的这句话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成了朱高煦心中的执念,以至于在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朱瞻基被立为太孙、朱高炽登基为帝、朱瞻基登基为帝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之后,朱高煦还没有放弃对皇位的执念,他离皇位太近太近了,近到他的一生都在努力走那最后一步,却越走越远,甚至在朱高煦看来自己才是大明皇位最合法的继承人,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人则是“逆贼叛党”。此时朱高煦已经是完全被执念蒙蔽住了双眼,他现在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效仿他老爹来起兵夺取皇位。与此同时,朱高煦对自己军事才能似乎也有着一种盲目自信,毕竟当年在靖难之役中他也是一员大将屡立战功并且还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随着靖难老将的凋零,朱高煦更是认为当世之武将再没有能与自己一较高下的了,这也是他明知处于劣势却仍然铤而走险、起兵叛乱的重要原因。正是这份自负蒙蔽了朱高煦的双眼,使他没有发现如今的局势已经和他老爹当年发动“靖难之役”时大为不同了。